在中國文人的筆下,小草沒有春花、春雨那麼惹人憐愛。
花有花的豔麗芬芳,雨有雨的細膩甜美。
而春草,要麼是枯黃未發,要麼成為豔麗花朵的陪襯。
但是,春天的草,雖弱小,卻又蘊藏着不屈不撓的精神、洋溢着蓬勃向上的生機。
讓我們穿越時空,來感知曆代詩人筆下的别樣小草吧:
淑女的輕靈水草
關關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先秦】《關雎》
《關雎》是《詩經》的第一篇詩歌,雖然短小,但是因其精煉、優美,而成為中國文學史最早的一顆燦爛明珠,被後世廣為傳誦。
詩裡的荇菜是一種水生的可食用植物。在全詩裡面占據着篇幅最大的背景描寫,成為表現淑女美好姿态的重要襯托手段——纖纖玉指、輕靈采撷,清清春水、荇菜豐美,描摹出《淑女采荇菜》的動人畫卷。
原野上的精神之草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唐】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别》
白樂天筆下的原上草,年年秋黃冬枯,春天一到,又會新芽破土、青青生長,即使是野火焚燒,也無法燒盡頑強的野草,春風吹來,又用新綠渲染大地,生機勃勃。詩人借草詠志,啟迪人們學習小草這堅韌向上的精神。
家國憂思裡那郁郁的荒草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唐】杜甫《春望》
三月的春天,本該是草長莺飛,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是安史之亂卻重創了盛世的大唐,國家動蕩,山河破碎。長安城雜草叢生,一片荒蕪不堪。詩人憂國憂民的悲情油然而生,花濺濁淚、鳥啼驚心。烽煙外的親人、家書中的牽挂、心裡頭的憂戚,和着這斷壁殘垣裡春草野蠻生長、無計出離……
皇都春雨裡的黃綠春草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 唐 ]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同樣是長安的春草,昌黎先生筆下就有所不同。此時,安史之亂已過去數十年,國家恢複繁榮,社會安定祥和。經過一冬的酣睡,春雨如酥,小草得到滋養,悄悄地探出腦袋,為春天增添一絲依稀淡淡的綠意;俏皮中透着可愛,為人們獻上些許春的生機與希望。
孤山寺外的愉悅淺草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莺争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香山居士在春日裡策馬奔馳,從孤山寺到賈公亭,遍地的淺草才剛剛沒住馬蹄,新綠遍布,亂花迷眼,莺飛燕啼,一起組成美妙的旖旎春景。詩人一路陶醉在鳥語花香之中,最後才意猶未盡地沿着白沙堤,在楊柳的綠蔭裡戀戀不舍地離開。春天的交響曲卻耳畔回響,于是,這明快的《錢塘湖春行》便從詩人心裡緩緩流出,和着淺草的清新,潤澤了千古。
旅人途中的河邊春草
楚色窮千裡,行人何苦賒。芳林逢旅雁,候館噪山鴉。
春入河邊草,花開水上槎。東風一樽酒,新歲獨思家。
——【宋】歐陽修《早春南征寄洛中諸友》
六一居士身在旅途,歸心似箭。此時正初春時節,乍暖還寒的時候,河邊的小草已經發芽,長出了淡淡的綠色,洋溢着春天的氣息。“春入河邊草”,這個“入“用的很巧妙,形象地描繪出悄然而至的春風裡,草色黃綠參差,襯托着詩人淡淡的思鄉之情。
城南郊外的感懷芳草
風前欲勸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
未随流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
鏡中已覺星星誤,人不負春春自負。
夢回人遠許多愁,隻在梨花風雨處。
——【宋】辛棄疾《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
稼軒居士辛棄疾多才多藝,詩風全面,既有金戈鐵馬的壯闊,也有田園風光的閑适,更有婉約傷懷的詠歎。詩人在這首詞中,他想勸留春光而不能得,已經是芳草萋萋的晚春時節,“芳草萋萋”也寓意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歎,人生易老,壯志未酬,心生感歎,徒歎奈何。
江邊初睛的雨後碧草
露堤平,煙墅杳。亂碧萋萋,雨後江天曉。獨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長亭,迷遠道。堪怨王孫,不記歸期早。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宋】梅堯臣《蘇幕遮 草》
宛陵先生是歐陽修的好朋友,詩作被歐陽修所推崇。在這首詞中,雖說是描寫春草,但是通篇找不到一個“草”字,隻是用“亂碧萋萋”來描寫,一個“亂碧萋萋”描寫的煞是形象,在我們眼前顯現出一片雨後江天,曉風堤岸,青草碧綠、露珠晶瑩的詩意畫卷,再通過對江邊環境、植被、落花、長亭、人物等的立體描寫,烘托出江天開闊、萬物清新的景象。詩中也隐含詩人對自身人生的絲絲感懷。人生如景,雖美好卻易逝去,不免感懷。
度江盼歸的南岸綠草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隻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是一位詩人、文學家,也是北宋的改革家。 這首抒情小詩裡,詩人用一個“綠”用的很巧妙,形象的描繪春回江南,長江岸邊一片碧綠,把春風吹來的效果描繪的淋漓盡緻,生動準确。春到長江兩岸,思鄉之情油然,試問明月何時伴我歸鄉?據說詩人在用這個“綠”字的時候下了不小的功夫,反複推敲,最終才确定用此字。為整篇詩文添色不少。“春風又綠江南岸”,也隐隐含有詩人作為改革家,希望能夠早日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的願望。
莺飛柳醉的童趣春草
草長莺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鸢。
——【清】高鼎《村居》
農曆二月,河堤邊的青草已經漸漸發芽生長,黃莺飛來飛去。柳枝長垂、綠意飄拂,随風舞動,輕輕地撫摸着堤岸。河水和草木間蒸騰的水汽,如霧似煙。楊柳似乎都陶醉在這濃麗的景色中。小孩子們放學早歸,紛紛趁着東風放飛紙鸢、盡情玩耍。
詩人高鼎存世詩文不多,這首《村居》卻質樸清新,充滿童趣。詩裡的小草與飛莺、拂堤楊柳做伴,在春風中靜靜成長,用青草的靜靜生長與莺飛、紙鸢形成鮮明對比,一動一靜,襯托出春天的盎然生機。
筆者後記:小草枯黃春複生,無喜無悲度秋冬;
年年歲歲景相似,歲歲年年心不同。
先秦唐宋元明清,上下東西南北中;
經典詩文集錦繡,世事滄桑付東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