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想要去擁有一技之長的時候都想要去學習各種各樣的東西,學的越是多,每樣東西越是不擅長。樂器是女孩子們用于提升氣質都非常不錯的,卡龍琴也是其中一個。本期維吾爾族文化一起去了解卡龍琴。
卡龍琴是維吾爾樂器裡弦最多的古老民間彈撥樂器,清代史籍中稱七十二弦琵琶、“喀爾奈”,形狀酷似揚琴,發出的聲音清脆悅耳,近似古筝,但比古筝的音色更明亮,是演奏古典樂曲《十二木卡姆》中不可缺少的樂器。
在南疆和東疆的維吾爾族群衆中,每逢佳節、婚禮、盛夏之夜或豐收之後,人們常常聚集在一起,舉行載歌載舞的“麥昔萊甫”,表達内心的歡樂,男女青年則用它來傳遞愛慕之情。
卡龍是“麥昔來普”中演奏古典音樂“十二木卡姆”離不開的樂器,更是演唱“刀郎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的主要伴奏樂器,特别是演奏“刀郎木卡姆”的散闆部分,最能發揮它風格濃郁的特色。
在刀郎木卡姆的演奏中,有四種樂器是與衆不同的,刀郎人獨有的卡龍琴、刀郎熱瓦普、刀郎艾捷克、刀郎人的手鼓。其中卡龍琴和刀郎熱瓦普被稱為刀郎樂器,是刀郎木卡姆中的靈魂。
關于卡龍琴的來曆還有一個傳說,大約500年前,有一位叫毛拉的刀郎人,酷愛音樂,用一塊三角形箱式木料,把野獸的腸子曬幹,擰成細弦釘上,便可以彈奏出音響。後來,毛拉幾經改制,将三角形改成四邊形,彈奏出的聲音更加美妙了,這“有聲的音箱”就是卡龍琴的始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