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是我們非常了解的一個少數民族,從小時候的課本上就能了解到傣族的重大節日“潑水節”,傣族更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少不了樂器的伴奏,本期民族樂器大全帶你了解常見的傣族樂器。
蘆絲又稱“葫蘆蕭”,傣語稱“芘南母倒”。主要流傳于滇西的傣族、阿昌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地區,是青年男女用來表達愛慕思念之情的樂器。
在傣族民間神話傳說中相傳:很久以前一次山洪爆發,一個傣家小蔔冒(小夥子)抱着一個大葫蘆,沖過肆虐的洪水,救出自己心愛的小蔔哨(小姑娘)……于是他忠貞不渝的愛情感動了佛祖,佛祖便把竹管插入金葫蘆,送給勇敢的小蔔冒,小蔔冒捧起金葫蘆吹出了美妙的韻律。頓時風平浪靜、鮮花盛開、孔雀開屏,祝願這對情侶吉祥幸福。從此葫蘆絲便在傣族人家世代相傳。
葫蘆絲。又稱葫蘆箫。雲南少數民族樂器。以前主要流傳於傣、阿昌、德昂等民族中。其音色輕柔細膩,圓潤質樸,極富表現力。在雲南,深受人們的喜愛。無論是在民間還是在舞台都能聽到葫蘆絲演奏的優美音樂。近年來在國内外頗受矚目。
葫蘆絲屬於簧管内樂器。常見的葫蘆絲是由一個作為共鳴腔的葫蘆和三根竹管組成。竹管插入葫蘆的一端有簧片。中間竹管為主管,兩邊為附管,主管上開有七個按音孔(上六下一)。副管無按音孔,一般隻能發一下固定音,用作和聲以豐富其表現力。曲調多有深情、委婉之特點。
葫蘆絲發音優美、親切、略帶鼻音、含有憂郁的韻律感,古人雲之“彩雲之南獨神韻,繞梁三日音不絕”,葫蘆絲擅長于表達溫柔細膩的感情,給人以朦胧憂郁的美感。因為它的發音猶如抖動的絲綢那樣飄逸、親柔而得名“葫蘆絲”。它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時代。
巴烏流傳于我國西南邊陲的哈尼族、彜族民間,是一種彈簧震氣吹奏的樂器,外形類似笛子,常用于自娛自樂性的獨奏,極富民族特色,但在雲南主要流傳于西雙版納等少數民族集居的地區。
象腳鼓是傣族的重要民間樂器。因鼓身形似象腳而得名。廣泛用于歌舞和傣戲伴奏。象腳鼓還受到景頗、佤、傈傈、拉祜、布朗、阿昌和德昂等族人民以及克木人的喜愛,是各族歌舞中不可缺少的樂器。
象腳鼓外形似一隻精美的高腳酒杯,它是用一整段木材(或幾塊木料拼粘)制作,通體中空,上端是杯形共鳴體,鼓面蒙皮,鼓皮四周用細牛皮條勒緊,拴系于鼓腔下部,并可調節其張緊度。鼓身外表塗漆,鼓腰和鼓的下半部雕有裝飾圖案,有的還在鼓身上系有花綢帶和彩球。
象腳鼓鼓身常有圖飾,圖形多為孔雀,有時象腳鼓在舞動中還插上幾根孔雀羽毛,而孔雀是傣族人最珍視和喜愛的鳥類,它代表着吉祥如意,表現了傣族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樣,象腳鼓造型似大象的足,而大象在傣族人的心中象征五谷豐登,生活美好。從象腳鼓中看到了孔雀和大象,無不表明出傣族人民的美好願望。
象腳鼓的敲奏方法十分豐富,往往随表演情緒需要而指、掌、拳、肘、腳并用,鼓點紛繁多變。鼓手邊敲邊跳,不時做出擺鼓、甩鼓、搖晃轉身等動作,十分誘人。
象腳鼓是傣族古老的民族樂器。明朝人錢古訓寫的《百夷傳》一書說:傣族“以羊皮為三、五長鼓,以手拍之”。這裡說的“三、五長鼓”正是指的象腳鼓,其長度有三尺至五尺的意思。可見在明代以前,傣族就已經有了象腳鼓。
關于象腳鼓的來曆,在傣族民間流着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說的是很久以前,傣族地區年年洪水為患,人們不得安居樂業,後來才知,是一條蛟龍作孽。大家都恨死了這條蛟龍,有一個勇敢的傣族青年,立志為民除害。他在鄉親們的幫助下,終于殺死了蛟龍。在慶祝勝利的時候,人們為了表示對孽龍的憎恨,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就剝下蛟龍皮,仿照象征吉祥如意的白象的腳,作成了象腳鼓。
從此,象腳鼓的咚咚聲,響徹傣家村寨,表達出傣族人民的歡樂心情。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百獸中的大象和百鳥中的孔雀都被看成是吉祥的象征。因此,每當象腳鼓敲響之時,男女老幼都歡快地跳起舞來。
現在,傣族人民制作的象腳鼓,鼓身細長,鼓面不再用蟒蛇皮,而是用羊皮作成。鼓身用輕質木材,一段完整的圓木挖空樹心而成。整個鼓身塗上鮮豔的彩色,并用孔雀翎毛裝飾,非常美麗。鼓身上系黃色或其他彩色綢帶,挂在擊鼓人的左肩。
擊鼓人夾鼓于左脅下,雙手擊鼓面。擊鼓前,要用糯米飯滋潤鼓面,使鼓聲哄鳴悅耳。擊鼓人邊敲鼓邊舞蹈,鼓聲時緊時緩,節奏明快。擊鼓人是整個舞蹈的組織者和指揮着。人們随着鼓聲歡樂舞蹈,舞姿婆娑,變化萬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