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有三皇五帝,但他們并不是真正的帝王,指的是原始社會中後期出現的為人類作出卓越貢獻的部落首領或部落聯盟首領,後人追尊他們為“皇”或“帝”。也有把他們當做神靈,以神話故事傳說着。本期民族文化為你介紹曆史上的三皇五帝分别是誰。
三皇,指燧人(燧皇)、伏羲(羲皇)、神農(農皇);五帝,指黃帝、颛顼、帝喾、堯、舜。
燧人
燧人氏(生卒年不詳),風姓,又稱燧人,尊稱“燧皇”、“天皇”,位列“三皇”之首。燧明國(今河南商丘)人,出生于商丘,為華胥氏之夫、伏羲與女娲的父親。一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燧人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帶鑽木取火,成為華夏人工取火的發明者,教人熟食,結束了遠古人類茹毛飲血的曆史,開創了華夏文明,奉為“火祖”。商丘因此被譽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被中國文聯授予“中國火文化之鄉”稱号。
華夏文明有文字記載的曆史始于燧人氏,燧人氏是中華民族可以考證的第一位祖先。
燧人氏發明人工取火,結束了遠古人類茹毛飲血的曆史,開創了華夏文明的新紀元,被尊為“三皇”之首,奉為“火祖”。火的發明使人類有了可以創造的溫暖,對遠古人類的聚集提供了武器和條件,是人類群居思想的産生提供了根源。火的發明創造了中國家文化的妊娠期。燧人氏被稱為“中國的普羅米修斯”。
伏羲
伏羲(生卒年不詳),風姓,燧人氏之子。《史記》中稱伏犧,又寫作宓羲、庖犧、包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太昊,又稱青帝,是五天帝之一。傳說其生于成紀,一說生于仇夷。所處時代約為新石器時代早期。
伏羲是古代傳說裡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之一,是中國醫藥鼻祖之一。相傳伏羲人首蛇身,與女娲兄妹相婚,生兒育女,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占蔔八卦,創造文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曆史。他又結繩為網,用來捕鳥打獵,并教會了人們漁獵的方法,發明了瑟,創作了曲子。伏羲稱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後去世,留下了大量關于伏羲的神話傳說。
神農(炎帝)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号神農氏,又号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尚有争議,也有說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領尊号炎帝)。傳說姜姓部落的首領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稱為炎帝。從神農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農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傳位五百三十年。
炎帝所處時代為新石器時代,炎帝故裡目前有六地之争,分别是:陝西寶雞、湖南會同縣連山、湖南株洲炎陵縣、湖北的随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炎帝部落的活動範圍在黃河中下遊,在姜水(一說是今寶雞市渭濱區的清姜河,一說是今寶雞市岐山縣的岐水。)一帶時部落開始興盛,最初定都在陳地,後來又将都城遷移到曲阜。
相傳炎帝牛首人身,他親嘗百草,發展用草藥治病;他發明刀耕火種創造了兩種翻土農具,教民墾荒種植糧食作物;他還領導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飲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華人(不僅漢族)自稱炎黃子孫,将炎帝與黃帝共同尊奉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成為中華民族團結、奮鬥的精神動力。
黃帝
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号軒轅氏,建都于有熊,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
史載黃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黃帝。黃帝以統一華夏部落與征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黃帝在位期間,播百谷草木,大力發展生産,始制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等。
颛顼
颛顼(生卒年月不詳),中國上古部落聯盟首領,“五帝”之一,本名乾荒,号高陽氏,黃帝之孫,昌意之子。又稱黑帝或玄帝,在流傳下來的上古神話傳說中,颛顼是主管北方的天帝。
颛顼始自窮桑,而遷都于商丘,後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陽)。《國語·楚語》說颛顼是繼少昊之後主政。《列子·湯問》說法亦同:“共工氏與颛顼争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山海經·大荒東經》神話中說少昊育颛顼于東海。後來的虞(舜)、夏、秦、楚都成了他的子孫,成為黃帝系下與帝喾并列兩系中的一系,成為中華民族人文共祖之一。
颛顼生子窮蟬,是舜的高祖。據說他在位七十八年,活到九十八歲逝世,葬于濮陽。
帝喾
帝喾,姬姓,名俊(一作夋),五帝之一。出生于高辛,黃帝的曾孫,中國上古時期一位着名的部落聯盟首領。《山海經》等古籍中天帝帝俊的原型就是帝喾。15歲受封為辛侯,30歲受禅即位,号高辛氏。春秋戰國後,被列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帝喾前承炎黃,後啟堯舜,奠定華夏根基,是華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被商族認為是其第一位先祖。
其祖父玄嚣,是黃帝次妃女節的大兒子;父親名蟜極,颛顼是其伯父。帝颛顼死後,他繼承帝位,時年三十歲。帝喾繼為天下共主後,以亳為都城,以木德為帝,深受百姓愛戴,死後葬于故地辛,建有帝喾陵。
堯
堯,姓伊祁,名放勳,古唐國(今山西臨汾堯都區)人。中國上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帝喾之子,母為陳鋒氏,“五帝”之一。十三歲輔佐兄長帝摯,封于陶地。十五歲改封于唐地,号為陶唐氏。十八歲,堯代摯為天子,定都平陽。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後,堯老,舜代替堯執政,堯讓位二十八年後死去。堯從父親帝喾那裡繼承帝位,并開創了“禅讓制”的先河。堯傳位給舜。
他命羲和測定推求曆法,制定四時成歲,為百姓頒授農耕時令。測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堯設置谏言之鼓,讓天下百姓盡其言;立诽謗之木,讓天下百姓攻擊他的過錯。
帝堯德高望重,人民傾心于帝堯。他嚴肅恭謹,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團結族人,使邦族之間團結如一家,和睦相處。堯為人簡樸,吃粗米飯,喝野菜湯,得到人民的廣泛愛戴。被後世儒家奉為聖明君主的典型。
舜
舜,中國上古時代的部落聯盟首領。被後世尊為帝,列入“五帝”。姓姚又姓妫,名重華,字都君。出生地在諸馮(諸城)或者姚墟,為傳說中的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首領,“禅讓”為有虞氏首領。治都蒲阪(今山西省運城市永濟)。尊号有:帝舜(舜帝)、大舜、虞舜。堯傳位給舜,舜傳位給禹。
舜與堯一樣,同是先秦時期儒墨兩家推崇的古昔聖王。而舜對于儒家,又有特别的意義。儒家的學說重視孝道,舜的傳說也是以孝着稱,所以他的人格形象正好作為儒家倫理學說的典範。由于儒家的宣傳,有關舜的傳說事迹在中國文化傳統中留下極深刻的影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