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是有貿易順差好呢,還是有貿易逆差好?如果是有貿易順差好,有多少貿易順差最好?
我曾經跟大家談過國民收入核算,也就是講GDP是如何計算出來的。GDP不是萬能的,很多美好的東西無法在GDP裡面體現出來,比如家庭生活和閑暇,而很多不好的東西反而會為GDP的增加做出貢獻,比如污染環境的工業。沒有GDP,是萬萬不能的。沒有GDP,宏觀經濟就無從談起。就像曆史學家黃仁宇在《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裡講到的,資本主義之所以能夠出現,是因為摸索出了如何“用數目字管理’’。複式記賬制度、股份公司、國民收入核算,都是“用數目字管 理”的創新。
今天我們講一個新的“用數目字管理”的創新。國民收入核算算的是一國國内的經濟活動。幾乎沒有一個國家是完全自力更生的,總要或多或少地跟其它國家有經濟往來。反映一個國家和其它國家的經濟往來,就要講到國際收支平衡表。國際收 支平衡表算的是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比如一年,或是一個季度)之内和其它國家經濟往來的總賬。
—看經常項目賬戶中的貨物貿易。到2016年底,中國已經連續51個季度保持貨物貿易順差,這說明什麼?首先,這說明中國的産品有國際競争力,大家都願意買。其次,這也說明中國還得靠國際市場,國内的消費還沒有發揮潛力。
二看經常項目賬戶中的服務貿易。這個項目下最重要的是旅遊和運輸。2008年之前,中國在旅遊項目下保持順差狀态,但2009年之後開始出現持續逆差。這反映出中國人更有錢了,有能力出國旅遊的人越來越多。但是,2014年第三季度之 後,旅遊項目的逆差突然增加且越來越大。如果比較一下國内出境旅遊支出的增加與出境旅遊人數的增長,就會發現完全不成比例。一個可能的解釋是:有人假借出境旅遊的名義把資産轉移到了國外。
三看資本和金融賬戶中的直接投資。長期以來,中國政府積極實施招商引資政策,目的就是吸引外國企業到中國來投資,反映到國際收支平衡表上就體現為過去20年裡,直接投資項在大部分時期都保持着大星順差。近年來,有不少中國企業也 在探索走出國門,到國外投資。從2015年開始,直接投資的順差逐漸成了逆差。但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有的企業借對外直接投資的名義在轉移資産。前幾天,中國央行的潘功勝副行長批評“各類企業收購足球隊”,說的就是這個問題。
四看資本和金融賬戶中的證券投資和其他投資。顧名思義,證券投資統計的就是跟股票和債券相關的投資活動。其他投資的内容則比較複雜,涉及外币存貸款、貿易信貸等。這裡隻需要把握一點,那就是這兩項主要反映了短期資本的流動。如果 這兩個項目突然出現大規模順差,那說明有許多短期資本正在流入中國,反之則說明短期資本在流出中國。2015年,僅其他投資一項的逆差就達到4791億美元,比2015年整個經常項目的順差還多。短期資本的快進快出會影響一國經濟金融穩 定,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就是慘痛的教訓。因此,如何有效管理短期資本流動是各國決策者十分關注的問題。
五看資本和金融賬戶中的儲備資産。儲備資産是一國中央銀行為穩定彙率、抵禦外部沖擊及其他突發情況而準備的資産。比如剛提到的短期資本流動問題,就需要靠外彙儲備來作為緩沖。這些短期資本流入國内時是美元,然後在國内外彙市場上 兌換成人民币。等到這些資本要走的時候,就必然要先在外彙市場上換回美元。這時如果中央銀行沒有足夠的外彙儲備,那外彙市場上本币就要面臨巨大的貶值壓力。如果不想讓本币貶值,就要動用外彙儲備,滿足短期資本的兌換要求。手中有 糧,心中不慌。當然,外彙儲備也不是越多越好。我們回頭詳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