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什麼她抵擋不住世俗的眼光

為什麼她抵擋不住世俗的眼光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09:21:02

鹹豐二年,17歲的女孩蘭兒參加了選秀,順利入宮并成為蘭貴人。

那時,沒有人會想到,這個女孩兒居然會改變一個王朝。

宮内,從來不缺美貌的女人。所以,美貌并非晉升的通行證,如果空有美貌沒有智慧,美貌甚至會成為走向死亡的推手。

蘭兒富有心計,又善于察言觀色,很容易就得到了鹹豐帝的喜歡。

但在這步步驚心的皇宮中,隻有帝王的喜愛,顯然是不夠的。從入宮的那天起,蘭兒就開始默默地為自己的未來謀劃。

創造機會讓帝王看到自己,抓住帝王的喜歡,及時生下皇子,是她的一步重棋。

為什麼她抵擋不住世俗的眼光(世人都說她殘忍)1

鹹豐十一年,鹹豐帝去世,蘭兒的兒子成為同治帝,蘭兒也被封為慈禧皇太後。

幼子繼位,年輕的母親或者強大的權臣奪權在所難免。鹹豐帝死前自然也想到了這一點,于是,他為防止大權旁落,在臨終前任命八位顧命大臣攝政,讓他們在朝堂之上相互牽制。

帝王的設計很周全,但八位顧命大臣的野心不息,他們企圖控制谕旨的頒發。

時年27歲的慈禧聽聞後,迅速從熱河趕往京城,并以雷霆之勢聯合皇後、太監等人,組成後妃勢力,同時聯合恭親王發動了政變,收回了八位顧命大臣的輔政權。

從此,兩宮皇太後開始垂簾聽政。

大權在握的慈禧,也成為了人們口中的蛇蠍婦人。她殘酷地鎮壓了太平天國等農民起義;設計罷免了恭親王的職位;換掉諸多軍機大臣;肅清清流黨、毒死慈安太後……

殘忍專權的慈禧,用盡手段,換來了大權獨攬。從此,大清隻知慈禧太後,不知君王。

慈禧忙于在政治上爾虞我詐,皇宮就是她的世界,宮外的父母,她幾乎沒有時間去見。

為什麼她抵擋不住世俗的眼光(世人都說她殘忍)2

母親七十歲大壽當天,外國使團來訪,本來準備為母賀壽的慈禧,由于接待外國使團,又一次缺席了母親的壽宴。

一天的忙碌之後,慈禧獨坐窗前,回憶自己這大半生,不禁感慨萬千。

世人皆知她狠毒,又有誰知道,她也孤獨。

集皇權于一身的人,注定是孤家寡人。曆朝曆代,無不如此。

“聯”“孤”“寡人”,這些相關的自稱,也字字透着無奈與孤獨。

風聲四起,高處不勝寒。既選擇了最高點,就要承受低處所沒有的狂風駭浪、明槍暗劍。

這些,慈禧又怎能不懂。她隻是感慨,走得越高,離“情”這一字就越遠。

她不敢相信,任何人的“真情”。但生而為人,既為血肉之軀,又豈能真的無情無欲?

越是無情的人,越是向往那一份真情。

皇宮之内,親情幾乎沒有容身之地,愛情更是鏡花水月。充滿算計的人生,容不下“情”字。

為什麼她抵擋不住世俗的眼光(世人都說她殘忍)3

她回憶起自己的童年,那時候,她也是父母的嬌嬌女,也對這人世充滿情懷。如今,她登上高位,年少時的情懷已是一場夢。

權利雖好,卻缺少溫度。在她身邊,除了父母,或許再無人可愛可信。

她不由得長歎一聲,提起筆來,寫下了一首充滿溫情的詩:

祝母壽詩

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

殚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這世間,所有的情義都有所圖謀,唯獨父母之情最真最深。淚血為兒女,骨肉親情,永遠不會消失。

如今,很多人都熟知“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卻鮮少人知,這充滿深情的詩句居然出自素有惡名的慈禧太後。

可憐天下父母心,當她寫下這詩行時,她的心中也是有那麼一絲溫情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