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時代在發展,國家在富裕,恩格爾系數呈下降趨勢,大多數的人脫離了貧困,不再是一心為了解決溫飽問題。越來越多的人把錢花在享受型消費上,滿足自己精神層面的需要,旅遊就是許多人的首選,那麼,在空閑之餘,不妨攜手自己的家人、愛人、朋友一起去欣賞中國最美的地方,現在就讓城市文化帶你一起欣賞天然巧成的安徽黃山。
黃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産,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中華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
黃山,位于安徽省黃山市,地跨市内黟縣、休甯縣和黃山區、徽州區,面積1200平方公裡,有72峰,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并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黃山是安徽旅遊的标志,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唯一的山嶽風光。黃山是長江流域與錢塘江流域的分水嶺。山北青弋江入長江,山南新安江入錢塘江。黃山市因此也成為安徽省唯一位于錢塘江流域的城市,黃山地區也是安徽省唯一成建制的吳語片(徽州方言)地區。黃山為三山五嶽中三山的之一。
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素稱黃山“五絕”,令海内外遊人歎為觀止。黃山82峰,或崔嵬雄渾,或峻峭秀麗,布局錯落有緻,天然巧成,并以天都峰、蓮花峰、光明頂三大主峰為中心向三周鋪展,跌落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巒峭壁。特别是玉屏樓,被稱為“觀松絕勝處”峰頂還有著名的玉屏卧佛,值得一去。
黃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遙望蒼黛而名。後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故改名為“黃山”。黃山代表景觀有“四絕三瀑”,四絕:奇松、怪石、雲海、溫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龍瀑。黃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熱情友好的象征,承載着擁抱世界的東方禮儀文化。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臨黃山時贊歎:“薄海内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被後人引申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黃山曆史悠久,遠在六、七千年前,也就是公元前51世紀,我國母系氏族社會的後期,人類就已經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山脈勞動生息了。在距今三、四千年的殷商時期,這裡就居住着一支叫山越的先民。山越乃百越中的一支。在春秋戰國時期,這裡先屬吳,吳亡屬越,越亡屬楚。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實行郡縣制,這裡為會稽郡屬地。南朝時開始設置新安郡,郡府搬遷又始終未離開新安江上遊,徽州古稱新安,其源蓋出于此。
宋代徽宗宣和三年五月廿四日(公元1121年),歙州被诏改為徽州。關于徽州名稱的起源,一說因其境内有徽嶺、徽水、大徽村等,州則因地得名;另一說趙宋王朝是取“徽者、美善也”之意,炫耀他對這一地區的失而複得。此二說并存了八百多年,州名亦被曆代沿用至今,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建省的時候,就是摘取安慶、徽州二府首字作為省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