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天氣”、“氣候”這3個詞,我們幾乎天天都要碰到。當你打開收音機、電視或是翻開報紙,就會聽到或看到天氣預告的消息;當您要到某地出差,總要向别人打聽一下那裡的氣候、天氣好不好?然而,“氣象”、“天氣”和“氣候”的确切含義是什麼,它們有什麼區别?用什麼檢測呢?可能有些人會将其混為一談,認為反正都是天氣呗!其實三者的含義有着較大的區别,相互之間又有着密切的聯系。
天氣是短時間尺度的大氣現象和過程,指的是某一地區在某一瞬間或某一短時間内,大氣現象及大氣狀态的綜合。“今天的天氣很好啊,不冷不熱,還有點微風,很适合出去遊玩。”這裡說的就是天氣。還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在未來的24小時内,本地區将有6至7級偏北風,氣溫下降6至8攝氏度。風和日麗”。
氣候指的是在太陽輻射和氣候系統各子系統相互作用下,地球上某一區域天氣(氣候)要素的多年平均狀況及其極端情形。“你老家在哪裡啊?”“雲南昆明,那裡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如春。”這裡說的就是氣候,指的是一種平均狀态,主要反映一個地區的冷暖幹濕等基本特征。
天氣和氣候是互相聯系的。天氣是指一個地區較短時間内的大氣狀況。我們從廣播和電視中收聽收看到的24、48小時天氣預報說的是天氣。但他們又是有區别的:天氣時間短,是多變的,氣候時間長,一般變化不大。
而地球上覆蓋着很厚的空氣層,叫做大氣。在大氣中我們看到陰 、晴、冷、暖、幹、濕、雨、雪、霧、風、雷等各種物理、化學狀态和現象,氣象就是它們的通稱。
那麼要監測的話,又要運用到哪些設備呢?
随着時代的發展,目前氣象監測基本實現自動化,主要的監測手段包括地面氣象站、氣象雷達、氣象衛星、小衛星監測、無人機監測、智能氣象監測設備等。
①地面氣象站
地面氣象站分為國家基準站、國家基本站、國家一般站和區域自動氣象站。觀測内容包括:氣溫、氣壓、空氣濕度、風向風速、雲、能見度、天氣現象、降水、蒸發、日照等。
② 氣象雷達
氣象雷達屬于主動式微波大氣遙感設備,厲就厲害在它會發波和收波,可以探測大氣中的雲雨粒子。
③氣象衛星
氣象衛星承載着中國人科技強國的夢,氣象衛星可以從太空對地球及其大氣層進行氣象觀測,就像是給氣象監測開了天眼,可以監測沙塵暴、森林火災、洪澇災害、大霧等。氣象衛星分兩種,一種是極軌衛星,一種是靜止衛星。極軌衛星離地球更近,它看得更清楚,但是對于某一個地方,一天隻能觀察兩次。靜止衛星,靜止在地球上方的某一個位置,可以全天候24小時不間斷觀測。
④小衛星監測
小衛星監測随着科技的發展,新型觀測手段不斷湧現,小衛星就是其中之一。小衛星主要指質量小于500kg的航天器(也有認為1000kg以下),由于體積小,成本低,研發周期短,性能叠代快,小衛星的價值越來越受到重視,全球已發射超千顆小衛星。隻要小衛星數量夠多,能夠對地面進行空間分辨率和時間分辨率更高的觀測,未來将在氣象精密監測中發揮巨大作用。
⑤無人機監測
無人機具有靈巧、快捷、實時操控等優勢,在氣象監測,特别是惡劣環境下如山區、高原、無人區等具有巨大作用。
⑥智能氣象監測設備
智能氣象監測設備不僅可以監測常規的溫壓濕風,還内置了攝像頭,可以實時拍攝天空照片,上傳雲端全球分享。社會化的高清圖片和視頻,再結合人工智能圖像識别技術,未來在氣象領域的應用擁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間。
氣象監測是氣象工作的基礎,為天氣預報、氣候分析、科學研究和氣象服務提供重要依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