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劇是如今的上海代表戲曲劇種,滬劇剛開始也并非是一種大型的戲劇。中國如今的大多數代表戲劇都是從小開始慢慢随着時代變大的,滬劇的起源同樣是上海,上海一帶都流傳着滬劇。
那麼,本期滬劇文化帶你去了解一下滬劇的起源。
滬劇是上海地方戲曲劇種,它形成于上海,主要流布于上海、蘇南及浙江杭、嘉、湖地區,屬灘簧系統。滬劇源自上海及江、浙一帶農村的田頭山歌,初名花鼓戲,進入城市後改稱本地灘簧,亦名“本灘”。二十世紀20年代始有“申曲”之稱,40年代初又出現了滬劇稱謂,至抗戰勝利後才通稱滬劇,是一個較年輕的戲曲劇種。
在上海風行的劇種很多,但隻有滬劇才是唯一産生并壯大于上海的地方戲。它源于民間,語言生動,音樂柔和,委婉動聽,帶有濃郁的江南水鄉情調。
屬于灘簧系統的滬劇,初名花鼓戲,上海花鼓戲早在清乾隆年間(1736-1795)已有流行,它流動演出于鄉村集鎮,一般在茶館中臨時占一角,面對茶客演唱,逢廟會、節日,村鎮中搭台演唱,習稱“放高台”。
戲班被稱為支錐班,班中的男角稱上手,女角稱下手,以一生一旦居多,也有一醜一旦,乃至兩個旦角的。早期戲班主要在鄉間流動演出,後來又在上海的茶樓、街頭演出。劇目大都以農村生活為題材,演員的裝束都是清代的農村服飾,這些劇目後來被稱為清裝戲。
當時的演出形式是男的敲鑼,女的兩頭鼓,用胡琴、笛、闆伴奏,賓白用土語。所唱曲調是吳淞江(蘇州河)、黃浦江兩岸農村中流行的山歌,有“四句頭山歌”、“對唱山歌”和“叙事性長山歌”,這些山歌或二句一段,或四句一段,節奏自由,接近口語,風格委婉樸實。
文革後,滬劇逐漸得到複蘇,着名滬劇藝術家重返舞台,煥發了藝術青春。滬劇舞台上陸續推出了一批新人、新劇目,如《金繡娘》、《張志新之死》、《日出》等。
演出内容大多表現愛情婚姻和勞動生活的,如《郎唱山歌象銅鈴》、《十二生肖》、《童養媳》、《長工山歌》。叙事性長山歌唱句長達百句、千句,作品有《白楊村山歌》、《趙聖關山歌》等。
演唱程序是先用樂器演奏[三六]等江南絲竹樂曲,稱為“拉合頭”。繼而表演稱為“打陽當”的節目,再次是清唱開篇,接下來演正戲。戲演完後,往往由觀衆按折子點唱戲的唱段或小曲,稱為“翻牌”。清唱開篇流傳至今的有《三國》、《大西廂》等。
【結束語】滬劇自抗戰勝利之後就在上海不斷發展,而後也在上海一帶流行起來,在周圍的城市也是大多數人都喜歡的一個戲劇,如今也是擁有着非凡的地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