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人們都沒有放棄對長壽不老之法的探求,尋神醫求神藥,雖然現代的科技像我們解釋了“人活一世,終有一死”,誰都沒有辦法逃脫死亡。
所以大家更多的渴求就是希望自己能夠活得更久一點,特别是老人,雖然老年生活悠閑自在,但也是過一天少一天,數着天數過日子,“明天”顯得尤為珍貴,長壽也是心之所向往的。
人活世上不就是為了一口飯嗎,民以食為天,面對美食無論是哪個年齡段都會垂涎三尺。就像是古裝電視劇裡蹲大牢的罪犯,赴死之前總會有一句經典台詞“死也要做個飽死鬼!”,吃飽喝足确實美滋滋的,但其實這還未必是一件好事。
英國倫敦大學經過研究發現,人要是食量減少40%,壽命就會延長20年!吃得少,真的有助于長壽?
《細胞.代謝》雜志曾經發表一個研究,研究人員對實驗人員參與實驗之前身體的各項機能指标進行測量記錄,随後在2年的時間裡對部分人每天攝入的食量進行控制,讓他們每天攝入的卡路裡量也相應的減少,2年後發現控制食量的實驗人員血液裡面的葡萄糖、膽固醇都處于“友好”的水平。
因為食物進入身體經過腸胃的作用會轉化為能量供身體使用,但這時候也會産生一種叫做“氧自由基”的物質,這種物質一旦生成就沒有辦法被清除,一直堆積身體并發生“氧化應激”反應,導緻身體發生炎症、基因突變等,對身體造成損傷,導緻慢性疾病、高血壓、癌症的發生。也就是說,堅持控制食量可以保護血管健康,預防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慢性疾病,不僅僅如此。
研究人員還發現實驗者們身體在夜晚的時候新陳代謝速度變慢.夜晚新陳代謝效率降低就會讓細胞氧化的壓力減小,要是細胞氧化速度變快,就意味着身體衰老的速度變快。也就是說控制食量不僅可以預防疾病,還可以延緩衰老。
衰老雖然是一種大自然萬物生存的自然現象,但衰老就意味着身體各項機能下降,包括血管、肌肉力量、骨骼營養、膠原蛋白等,身體免疫力越來越低,從而導緻慢性疾病、癌症的發生。所以控制食量延緩衰老,就是在幫助身體長壽。
你以為控制食量,僅僅有助于你長壽,好處多了去了
如果你每一頓飯都吃得很飽,心裡是快樂了,但是你的腸胃卻開始受到飽腹的折磨。這時候的腸胃就像是一套絞肉機,一點一點的放肉進入很快就會嚼成條,但要是一股腦的放進去就會可能導緻機器的堵塞、損壞,肉也沒有辦法高效的攪碎。腸胃就像是機器,每天負擔都很大會導緻腹脹、消化不良包括腸胃疾病。
控制食量工作學習的效率會更高,因為飽腹後,腸胃需要消化食物身體的血液就會大量地往腸胃跑,大腦缺氧會感到頭暈隻想睡覺,身體沒力,腦袋轉不過來,影響飯後的工作與學習。
吃飽會大腦不僅會缺氧,同時還會分泌一種會導緻大腦動脈硬化的物質,影響身體向大腦提供氧氣和營養,慢慢地導緻大腦組織損傷,影響大腦工作,記憶力下降,增加患上老年癡呆的風險。也就是說控制食量還可以預防老年癡呆。
綜合以上的方方面面,完美地解釋了控制飲食與長壽的關系,以及為什麼說控制食量就會長壽的原因。
但文章中所說的控制食量,并不是每天讓你逼着自己看着美食忍住嘴,承受美食當前卻不能吃得痛苦,而是讓你慢慢地控制,且還要會控制。
吃得少不是直接“食量減半”,如何控制?《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認為吃法吃到七分飽就好。七分飽就是對食物并沒有進食之前的欲望了,吃飯速度變慢,雖然還想再吃一點,但是也可以忍住,不吃也沒有關系的感覺。
美食當前,如何達到七分飽?
首先就是要準時吃飯,不要拖拉,因為拖拉不僅傷胃,還會導緻身體對食物的欲望增加,就會沒有意識地控制食量,還會狼吞虎咽容易吧肚子吃撐。
吃飯的時候先吃桌上容易消化的,像是青菜,蔬菜湯,粗糧之類的,當肚子不是饑餓狀态了,就可以吃一點肉。雖然肉沒有果蔬好消化,但是裡面也有身體所需的營養物質,還是要吃的。
飯後要是餓了,可以吃一點食物墊墊肚子,可以是水果、酸奶、堅果等,不要吃一些油膩、過度加工的食物,雖然好吃也可以填飽肚子卻會影響你下一餐的進食量。就比如下午吃了很多的小零食,晚餐就吃得少,晚上容易餓,到了早上就會加大食量,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綜上所述,控制食量有助于長壽,但是也要會控制,頓頓吃得飽心裡快樂,身體卻受到折磨,所以想要身體健康,生活中還是要處處會養生。
參考文獻:
1. 科學家證實:吃得少一點,更長壽!到底該吃多少?怎麼吃更合适?看這篇就夠了2020-10-03 16:30·北京衛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