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唐代敦煌壁畫和雕塑的世俗化傾向

唐代敦煌壁畫和雕塑的世俗化傾向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4-29 18:42:07

唐代敦煌壁畫和雕塑的世俗化傾向(敦煌懸泉漢簡中的浮屠簡)1

1987年,敦煌市博物館在文物普查時,在敦煌市東64公裡處火焰山北面沖積台地上發現懸泉置遺址,1990—1992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發掘,清理面積2.25萬平方米,出土文物7萬餘件,其中漢簡2.3萬件。

出土漢簡中,有一件與佛教有關,編号為Ⅵ91DXF13C②:30,長25厘米,松木,一般稱“懸泉浮屠簡”。浮屠簡的文字完整:第一行為正文,大字:“少酒薄樂。弟子譚堂再拜請。”第二行為落款,字體較小:“會月廿三日,小浮屠裡七門西入。”這是一份通知書,也即請柬。意思是在作為齋日的廿三日(佛教将陰曆每月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稱六齋日),在浮屠裡舉辦齋會活動。也有學者認為“少酒薄樂” 是指譚堂準備了酒菜,以弟子身份邀請老師或長者,以期相樂,屬于請柬的客套話,與佛教無關。

浮屠簡出自塢院内一間小房子,該小房子一共出土128件漢簡,其中有11件有具體紀年,最早是公元51年、最晚是公元108年,則浮屠簡的年代也在這一段時間前後。

古代一裡約100戶(《後漢書·百官志》記載“一裡百家”),浮屠裡當是信仰佛教的人居住地,可見敦煌在公元一世紀就有一群有着共同佛教信仰的人集中居住。從稱“小浮屠裡”看,浮屠裡不足百家。

浮屠簡是目前發現的敦煌最早的佛教資料,也是懸泉置唯一一件佛教資料,此後約200年間,敦煌沒有其他佛教資料。到了3世紀後期,才有竺法護、竺法乘在敦煌弘揚佛法的曆史記載。因此,懸泉浮屠簡的發現在佛學研究、絲綢之路文化研究中具有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郝樹聲、張德芳《懸泉漢簡研究》第五章第二節《懸泉漢簡與敦煌早期佛教的傳播》,甘肅文化出版社,2009年。

李永平《敦煌懸泉置遺址F13出土部分簡牍文書性質及反映的東漢早期曆史》,《敦煌研究》2010年第5期。

王裕昌《敦煌懸泉置遺址F13出土簡牍文書研究》,《考古與文物》2011年第4期。

趙寵亮《“懸泉浮屠簡”辨正》,《南方文物》2011年第4期

來源:敦煌研究院,作者:王惠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号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