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一味做老好人沒有人會領情?文/郭元鵬目前,我國約有兩億名靈活就業者,包括快遞、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網絡主播等等,有不少人質疑,這些崗位技術含量低、沒有職業前景,“青春飯”吃完之後,他們又該何去何從?還有人認為,這些崗位的存在,使得年輕人不去學技能,大量年輕人當騎手,就等同于消耗了高端制造業所需的技術人才(5月13日《南方都市報》),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不要再一味做老好人沒有人會領情?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文/郭元鵬
目前,我國約有兩億名靈活就業者,包括快遞、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網絡主播等等,有不少人質疑,這些崗位技術含量低、沒有職業前景,“青春飯”吃完之後,他們又該何去何從?還有人認為,這些崗位的存在,使得年輕人不去學技能,大量年輕人當騎手,就等同于消耗了高端制造業所需的技術人才。(5月13日《南方都市報》)
對于“這些崗位的存在,使得年輕人不去學技能,大量年輕人當騎手,就等同于消耗了高端制造業所需的技術人才”的說法,筆者是不贊同的。社會分工不同,任何行業總是需要有人去做。這也是一種職業的選擇,更是讓我們幸福生活的需要。假如說,所有人都對“吃青春飯”嗤之以鼻,沒有人願意從事這些行業,那麼社會會是什麼樣兒?
不過,筆者倒是認為,确實應該關注“吃青春飯”的現象。如今,“吃青春飯”的人越來越多,有的是“靠顔值”,有的是“靠體力”。但是,青春終将不再,容顔終将老去,這個世界沒有“靈丹妙藥”,更不可能“青春永駐”。當這些“吃青春飯”的人漸漸老去的時候,他們的未來在哪兒?
就拿“快遞小哥”這個職業來說,這絕對是體力活兒,需要快速地奔跑,需要強健的體魄,年輕的時候他們爬樓如履平地,可是當年齡漸漸大了的時候,怎麼辦?有多少“快遞小哥”能變成“快遞老哥”呢?
一個有溫度的國家和社會,要為“吃青春飯”的人想好未來,要讓“吃青春飯”的人也都能“老有所依”。
一方面,需要監督好各種社會保障的落實,讓用人單位給“吃青春飯”的人交好交足社會保險,即便今後不能“吃青春飯”了,他們也能有所保障;一個方面,需要多送幾個“飯碗”,也就是說,他們不能“吃青春飯”之後,也有能力從事其他适合的職業和崗位。這就需要多些免費的技能培訓,讓“吃青春飯”的人“藝多不壓身”,一旦年華逝去的時候,能夠實現“華麗轉型”和“美麗蝶變”,最起碼,不至于悔恨自己為何當初選擇了“吃青春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