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農村的朋友,肯定會發現過一件很神奇的事,那就是當你将雞抓在手上時,它們的頭也還是能固定面向一個方向,而且即使你将它的身體進行轉動,它的頭仍然還是能保持一個方向不變。
甚至,有些“喪心病狂”的網友,因為雞的這個特性,還對它們進行了“改裝”,做成了雲台來使用。結果,效果那是相當好,穩如老狗一般啊!
那雞的頭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何它們就能這麼防抖,而我們人類卻不行呢?其實,不光是雞有這種“特異功能”,幾乎所有的鳥,都是這樣的,隻是每種鳥表現出來的并不一樣。
比如鴿子,一些細心的朋友應該會發現,鴿子在走路的時候,就會出現邊走邊“點頭”的現象出現,但是,你可千萬不要以為,它們是為了成為這條gai最靓的仔!
其實,這是因為它們必須要将自己頭的位置徹底固定,才能防止行走時的幹擾,導緻自己看不清周圍的情況。簡單地說,它們這樣是為了能更好地穩定自己的視線,在生物當中,這是個十分普遍的現象。
當一個動物在想要關注某個東西時,就會本能地将目光集中到那個東西身上。即使是人,也會有類似的情況出現。
我們可以馬上進行一個測試,比如就試試向左轉頭,你的目光是不是直接看向了左面的某個位置,而不是随着頭的轉動而慢慢轉動的?
所以,這就很容易理解了,我們人的眼球是可以左右上下晃動的,且兩隻眼睛看到的重疊區域比較大,看得也更清楚。也就是說,我們的眼球其實就已經實現了防抖的功能,也就不需要脖子也跟着防抖了。
但很多鳥就不是這樣的了,它們的眼睛長在了頭的兩側,這就導緻它們雖然可以看到除自己身後外的幾乎所有區域。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想要抓雞,卻很難抓到的原因,因為它們是可以看到從後側偷偷靠近的人。
但是,也是因為兩眼看到的前方重疊區域确實比較小,所以,它們看東西比較吃力,不怎麼容易看得清。而且,它們眼球的靈活性,并不如我們人類。
所以,它們看東西時,就必須要先将頭轉個方向,讓眼睛對着它,并且必須讓頭保持固定,仔細觀察,才能看得清。
所以,雞頭之所以看上去“防抖”,隻是因為在長期的這種用眼習慣下,将自己的脖子鍛煉得比較靈活而已,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神奇。
當然,也有些科學家認為,雞在走路時之所以看上去“一頓一頓”的,就是因為這樣會使得每次看到的圖片出現差異,以此來判斷周圍物體離自己的距離。隻是,這個理論并沒有得到證實。
不過,鳥類想要保持視覺“防抖”,必然是視覺系統與身體平衡系統共同參與的結果。
在2015年時,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們為了提升相機防抖能力,專門去研究了天鵝飛行時的動作。結果發現,天鵝在飛行時,由于翅膀上下扇動,身體自然也會跟着上下擺動。
一般來說,這樣的大幅度動作,是肯定會影響到頭部的。然而,巧就巧在天鵝的脖頸部可以随之進行調整,使得身體出現晃動時,仍然能保持前面的頭部不會遭到影響。
通過這樣的觀察,科學家們也是對天鵝的動作建成了模型來進行模拟,終于研究出了與之類似的調整系統。它們将它與無人機進行結合,拍攝到的畫面果然變得更加清晰了。
不過,也是由于雞頭擁有超強的防抖功能,它被很多人玩出了新高度。有位名叫戴夫的攝影師,為了讓自己拍攝的畫面保持穩定,曾嘗試過各種手段,但都不是很滿意。有一天,他看到了關于雞頭“穩如老狗”的視頻之後,突發奇想:怎麼不把攝像頭安到雞頭上去試試。
為此,他特意挑選了一隻母雞,并将它命名為“莉茲”。然後,戴夫為莉茲專門打造了一個“雞頭盔”。這個頭盔上安裝了一個攝像頭,并且還連上了天線,可以将拍攝的圖像傳到戴夫的電腦中。
然後,莉茲便開始了與其它雞完全不同的人生體驗,參加演唱會、登山、滑雪、劃皮劃艇、坐遊艇等等等等,可以說真的實現了“雞生巅峰”,哪怕是回到雞籠,也夠它下半輩子給其它雞友吹牛了。
不過,戴夫也是如願以償,的确拍出了許多之前不敢想象的作品。不過,後面戴夫也是說到,由于莉茲的膽子比較小,且定力不夠,容易多動,而且還不注意衛生。所以,“攝像雞”也是不太可能真的實現的。
由此看來,直接用雞來當穩定器确實不算是一個好想法,所以我們幹脆還是放過它們,做成紅燒雞它不香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