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知道的太少,而你,則見過很多東西,如果做某件事能讓你開心,那麼盡管去做,不管别人說什麼。”
論畫面美感,它不輸05版《傲慢與偏見》;論故事治愈,它不輸《放牛班的春天》。它就是豆瓣評分高達9.2的《海蒂和爺爺》。
電影取景于美麗的阿爾卑斯山,春天時綠意盎然,夏天時花海漫山,秋天時金黃燦燦,冬天時白雪皚皚。
平均海拔3000米的阿爾卑斯山,之所以舉世聞名,一方面是因為它是歐洲最高的山脈,另一方面是因為它獨特的原生态自然環境,造就了這個位于德國和瑞士邊境的天然氧吧。
《海蒂和爺爺》的故事,改編自兒童文學作家的長篇小說《海蒂》,故事的發生地正是阿爾卑斯山。
抛開電影不說,這部原著小說在豆瓣上的評分都高至9.2分,它被許多人都奉為童年時期的瑰寶,每次翻拍都非常成功。但今天要講的這部是2015年在德國上映的版本,才是所有翻拍電影中能達到原著級别的一部。
最美的自然風光,配上最治愈人心的故事,仿佛就像是最好的紅酒,遇到了最美的人。這樣具有人文色彩的自然美景,才格外讓人陶醉,這樣具有絕美風光的故事,才格外沁人心脾。
本文将從故事中的海蒂的童年經曆出發,探尋藏在人性中的真、善、美。
将大人的自私和小孩的天真以悖論的形式呈現,用對比的形式來突顯出海蒂的堅強樂觀,給觀衆帶來治愈的力量
在浩瀚的中華文化裡,有一本學生必修的《三字經》,開頭的兩句便是:“人之初,性本善。”
這六個字寫在整部《三字經》的開始處,書之初,即是人之初。用“性本善”這三個字,很好地總結了幼孩時期的心性純良。
電影中的主角海蒂,就是一個隻有8歲的小女孩。父母早逝,被姨母撫養至8歲後,姨母把海蒂強行塞給了住在阿爾卑斯半山腰上的爺爺。
爺爺一個人住,生活自給自足,性格孤僻不愛說話,也幾乎從不與外人打交道。爺爺在小鎮上的口碑極差,被認為是一個無法相處的糟老頭。
對于市儈貪财的姨母,海蒂就是自己奔向幸福生活的包袱。海蒂在姨母家寄養期間,幾乎不被允許出門,自幼就成為孤兒的她,并沒有成為一個脆弱、整天隻會哭鼻子的小女孩,而是看起來比同齡人更加的頑皮,但卻又遠超同齡人的懂事。
姨母把海蒂帶上阿爾卑斯山的路上,海蒂第一次看到花叢中飛舞的蝴蝶,興奮地拽下了厚厚的棉襖和棉靴,匆忙地跑上去和蝴蝶嬉戲。
這是電影的開頭,一個很美的長鏡頭,很好地展現出了海蒂渴望自由、渴望與大自然親近的内心世界。同時春夏季節還穿着棉襖、棉靴,這也側面表現出了海蒂與姨母生活期間,并沒有得到童年應有的關愛。
一個嘴硬心軟的老人、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祖孫兩代享受天倫之樂,喚起觀衆心底最柔軟的記憶
海蒂與爺爺見面後,這個突如其來的孫女不受爺爺待見,姨母被爺爺粗暴的趕走,海蒂也吃了閉門羹。夜幕降臨,海蒂鑽進羊棚,抱着小羊安然入睡。從海蒂的神情來看,她并未因被爺爺拒絕而苦惱,反而在羊棚入睡的她,臉上還浮現了一絲安然的笑容,仿佛就像是孩子找到了童話故事裡的棉花糖世界。
經過了幾天的相處,爺爺已經允許海蒂睡在閣樓,還精心為海蒂做了一把吃飯的椅子。而海蒂也非常懂事的每天幫爺爺去山上放羊,以前都是山下的放羊倌皮特順帶帶上爺爺的兩隻羊,現在美麗的阿爾卑斯山上,羊群滿足地啃食着嫩葉,海蒂和皮特每天放羊時玩得不亦樂乎。
冬天大雪封山,皮特不用再放羊,而是在山下的學堂上學。海蒂和爺爺住在半山坡上,海蒂失去了玩伴,也開始向往山下的學堂。爺孫倆相處半年後,感情越發濃厚,為了滿足海蒂的心願,爺爺暫時搬到了山下去住,海蒂上了學堂 ,爺爺的轉變,也得到了村民們的認可。
爺孫兩個人在美麗的阿爾卑斯山下享受着無憂無慮的天倫之樂,日子雖然清貧,但他們臉上的笑容卻從未間斷過,那響徹山谷的笑聲,是親情合奏出的美妙音符,喚起觀衆心底最柔軟的部分,人間最美的畫面不過如此。
用困境塑造制造矛盾沖突來突顯海蒂的善良,縱使是身不由己來到克拉拉家裡,但還是努力掩飾好自己的情緒,為克拉拉帶來溫暖和快樂。
在這個美麗的邊陲小鎮上,開學季都設在冬天,因為隻有冬天孩子們才不用幫家裡幹活,也才有空閑時間進入學堂念書。第二年春天,阿爾卑斯山的大雪被生機盎然的嫩葉代替,海蒂和爺爺又搬回了山上。
姨媽的到來,打破了爺孫倆美好的生活,姨媽乘爺爺不在,私自帶走了海蒂,并把海蒂安置在了一個富人家庭當陪讀,換取一份豐厚的報酬。
克拉拉是一個美麗、端莊的小女孩,作為這個富人家庭的掌上千金,她因為幼年生病而落下了殘疾。
黑壓壓的城市,空氣中到處都是揚起的塵土,這裡的街道筆直,建築物也同樣筆直,象征了陰冷嚴肅的社會規則。來自于阿爾卑斯山的女孩海蒂,一點也不喜歡這裡。
房間裡的窗簾必須閉合得嚴絲合縫,房間裡的人不可以把身體探出窗外,克拉拉住在自己家的大房子裡,幾乎都沒有離開過自己的家。
一個是在來自于大山的野孩子,一個是家境優渥卻無法行走的富家千金。海蒂和克拉拉兩人,一矮一高、一個自然卷一個頭發修長、一個喜歡在山間歡騰跳躍,一個從小被禁锢在輪椅之上。兩個截然不同的女孩卻碰撞出了友情的火花。
兩個孩子的友情純真無邪,讓熒屏前的觀衆為之動容,克拉拉被海蒂治愈的過程,也是海蒂努力綻放自我的過程,心懷善意的海蒂,無論是在哪裡,都能散發出人性最美的善良之光。
隻要心存善良,必能收獲所有的善意和美好,用極大的善意向觀衆傳遞堅持真善美的人生價值觀。
後來海蒂實在待不慣城裡的生活,最嚴重時還患上了夢遊症。克拉拉的奶奶将海蒂送回了阿爾卑斯山的爺爺家,還把克拉拉也托付給了海蒂的爺爺照顧,好讓克拉拉不會因為海蒂的離開而繼續傷心。
在山裡,海蒂教會了克拉拉如何端起碗喝羊奶。而克拉拉的到來,讓皮特失去了和海蒂一起放羊的機會,皮特嫉妒心起,悄悄的把克拉拉的輪椅推到了山下。
而爺爺背着克拉拉找到了放羊的皮特,三人在山上玩得十分開心,而克拉拉想要追蝴蝶時,竟然發現自己能夠站起來了,并且還能正常的走路。
這一幕算得上是片中最感人的場景,無數觀衆在克拉拉當着父親面站起來時熱淚盈眶,劇中并沒有刻意煽情,但這确實的最真摯的感動,淚水源于内心最柔軟的地方。
關于克拉拉為何就站了起來,其實片中給出了隐晦的解釋。首先,克拉拉是在童年生病之後,還無法像正常人一樣的行走,而克拉拉的腿并沒有創傷,所以再恢複可以行走的狀态,是很有可能的。
其次,克拉拉生活的場景都是在室内,長時間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在沒有科學食補的情況下,很容易導緻缺鈣。克拉拉慘白的膚色,也說明了她身體狀态并不好。
再者,克拉拉去到阿爾卑斯山後,生活環境發生了巨大轉變,每天三位小夥伴都在山間玩耍,這對她的病情恢複,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最後是因為追蝴蝶的動作,成功誘導了克拉拉再次站了起來。或許,在城市的家裡,即便克拉拉早就能站起來,因為沒有行走的意識,與輪椅為伴的她或許終身都離不開輪椅。
最後的結局是美好的,海蒂和爺爺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皮特有了一個海蒂這樣的玩伴,克拉拉最終也站了起來。
不管身處怎樣的困境,不管事實如何不如人意,海蒂一直心懷美好,用樂觀積極的心态去面對,最終不僅治愈了自己,也治愈了身邊的人,同時更治愈了熒屏前的觀衆:隻要心懷陽光,必能收獲美好。
如果沒人治愈自己,那就自己治愈自己,一手爛牌終将會打出王炸的效果
海蒂很早就父母雙亡,姨媽對她很不好,最後與爺爺相依為命。皮特家庭條件困難,很早就為家裡承擔放羊的任務。克拉拉雖然生活條件優渥,但精神上卻并不快樂,正是因為克拉拉整日郁郁寡歡,所以家裡才找了海蒂作為陪讀。
片中的主題,是呼籲人性中的真、善、美,三個孩子中,命運最坎坷的是海蒂,皮特和克拉拉都因為“失去”海蒂這位玩伴而發過脾氣,而海蒂卻從始至終,都是微笑着面對這一切。
三個孩子中,過得最幸福的,依然還是海蒂。命運對于她來說,如同是給了她一手爛牌,可是沒人能想到,她卻打出了王炸。
海蒂之所以有如此大的能量,是因為她的内心充滿了真、善、美,對世間沒有一絲雜念,用最純粹的内心,治愈生命中那些不美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