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排毒”成了養生保健的熱門話題,尤其是在朋友圈瘋轉的排毒文章的渲染下,仿佛人人都中了毒,甚至有人總結了“人體器官排毒時間表”。
于是,各種排毒養生保健品、治療儀,五花八門的洗腸、禁食、泡腳、針灸等排毒療法鋪天蓋地而來。
“排出了哪種毒素”“究竟怎麼排出的”這些關鍵性問題,商家雖振振有詞,卻始終拿不出科學的證據。專家則表示,“排毒”并非嚴謹的科學概念,操作不當還可能帶來傷害。
《生命時報》(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特邀權威專家,揭秘“排毒”騙局,并教你5個更靠譜的養生方法。
受訪專家
北京協和醫院内分泌科教授 伍學焱
中國保健協會市場工作委員會秘書長 王大宏
“排毒潮”經久不衰
“排毒”起源于20世紀早期,其核心理論為:疾病是由體内廢物積累導緻的,排出毒素即可防治疾病。
到了20世紀30年代,随着病理、毒理學的發展,醫學界摒棄了“排毒”這一概念,但商界并沒有舍棄它,反倒通過虛構、誇大等手法制造危機感,從而銷售産品賺取錢财。
例如,“現在的食物、水、空氣都遭到污染,人體蓄積了很多毒素”“臉上的痘痘,腰上的‘救生圈’,腿上的贅肉等,都說明體内毒素沒排淨”“毒素輕則導緻疲勞、黑眼圈、脫發,重則引起頭痛、失眠甚至癌症”,這些說法始終存在。
林光常就是提倡排毒的代表性人物。
2002年他出版了《無毒一身輕》一書,連續80周高居台灣金石堂暢銷排行榜,在美國世界書局,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大衆書局,香港三聯書局也是久居暢銷排行榜。
該書提出了各種似是而非的醫學論點,誤導民衆“吃排毒餐就可以藥到病除”等。
2007年,《生命時報》刊發文章《專家批駁林光常歪理》《另類養生靠啥忽悠人》,請醫學界和營養界權威專家對林光常的一系列“歪理”進行逐一批駁。
2008年,林光常的“排毒療法”使數位癌症病人因拒絕化療而不幸死亡,昔日赫赫有名的“排毒教父”遭到台灣司法部門的調查,最終被判刑兩年六個月。
林光常的理論被推翻,并沒有讓“排毒”産業消亡,如今打開百度搜素“排毒”,依然可見3240萬個結果,微博上也有3108萬條“排毒”相關内容。
市場上以“排毒”為噱頭的産品或服務,讓不少人趨之若鹜,有的花錢買安心,有的深陷商家的營銷陷阱,将血汗錢揮霍一空,更有甚者美容變毀容。
減肥、去痘是“排毒招牌”
杭州中學生曉紅身高一米六,體重卻有80公斤,常常被同學們嘲笑。
商家稱曉紅的腸道中含有大量毒素和細菌,如果不及時排出,就會超出肝髒解毒負荷,甚至增加患癌幾率,勸她吃一款名叫“美國自然之寶膳食纖維膠囊”的産品。
然而,曉紅吃後沒有變瘦,便秘卻越來越嚴重。
25歲的雨婷相貌可人,但臉上的痘痘讓她自卑了十多年。
最近經朋友介紹,她吃了網上的一款“盤龍雲海排毒養顔膠囊”,主要成分是大黃、白術、西洋參、芒硝、枳實、荷葉等,号稱可解決便秘、痤瘡、色斑問題。
她吃後胃一陣陣地絞疼,一天拉了四五次肚子,一段時間後,痘痘沒治好,人卻變得無精打采,工作和生活都大受影響。
記者調查發現,市面上的“排毒”産品主要針對減肥、去痘、便秘等,此外,治病也是“排毒”領域的熱門。
“衡通儀”是西安豫本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主推産品。
其宣稱“利用電流打通全身經絡和微循環,逼出體内的激素殘留、化學殘留、藥物殘留和重金屬殘留”,對失眠、便秘、青春痘、關節炎、痛風、血栓、高血脂、尿毒症等有神奇療效,“體驗館”遍布全國大小城市,一台儀器售價高達五千元。
記者現場體驗發現,所謂的“衡通儀”就是一盆水加一勺鹽,把腳泡進去,打開儀器通上電,不一會兒清水就變得渾濁,出現褐色或黃色的絮狀物。
店員稱這就是從體内逼出來的毒素,如果堅持泡腳,高血壓、糖尿病不用吃藥就能緩解。記者随後用相同的設備做了實驗,發現即使不放腳進去浸泡,讓機器空轉,水中也會出現“毒素”。
類似的“泡腳排毒”還有很多,早在十多年前就被央視揭露過,但至今依舊在市場上大賣。
其實隻要用高中化學知識就能戳穿“清水變濁”的騙局:金屬鹽溶于水後形成了電解質溶液,通電後,在儀器的兩個電極上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産生沉澱物,也就是騙子口中的“毒素”。
排毒,多此一舉
中國保健協會市場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王大宏說,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規定,保健食品的功能包括增強免疫力、輔助降脂、輔助降糖、抗氧化等27種,其中并沒有“排毒”。
宣稱保健食品可以“排毒”的企業行為,可初步判斷是違法行為。
王大宏建議,購買保健食品應該到正規的商業銷售網點,通過促銷會、講座、網絡購買的安全風險較大。
北京協和醫院内分泌科教授伍學焱介紹,人體擁有一套有效的排洩系統:
皮膚、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可擋住許多有毒有害物質;
免疫系統則能識别、消除侵入體内的外來物質;
肝髒和腎髒可以過濾掉進入血液和人體代謝産生的廢物,正常情況下不需要依靠外力。
他強調,“排毒”隻是一個營銷概念,正統的現代醫學理論根本不講“排毒”,商家口中的“毒”與嚴肅醫學上的毒完全是兩回事。
伍學焱分析,市場上的排毒産品無非是利用呼吸、出汗、排便、排尿四種渠道。
拿排毒減肥來說,脂肪包裹在皮下,沒有什麼渠道能将其排出,有的産品能迅速起效,原因有兩點:一是含有瀉藥成分,減少營養吸收;二是非法添加處方藥,促進體内脂肪燃燒,但會帶來一系列副作用。
不少排毒減肥藥都混有價格便宜的甲狀腺激素,可增強代謝功能,吃後有腹瀉、心悸、出汗等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症狀,長期大量使用會導緻心髒和腎髒功能損壞。
還有部分産品通過腎髒排出體内水分,看似減重了,但喝水後會馬上反彈。
一些潤腸通便類的排毒産品,會擾亂腸道的正常功能,導緻水和電解質紊亂、營養失衡, 長期服用容易出現腸道菌群紊亂、腸壁神經細胞數量減少、腸道蠕動功能減退,造成瀉藥依賴性便秘,甚至癌變。
對于市場上的抗痘産品,伍學焱表示,痘痘主要與激素紊亂有關,靠腹瀉不能很好地調節激素,痘痘自然無法去除。
5個好習慣更靠譜
人體像一台精密的機器,有很強的自我調節能力,也有脆弱的一面,一旦内分泌失調,就會出現肥胖、長痘等各種問題。
我們要正确看待“排毒”,依靠人體自身功能進行調節,而不是把健康交給不靠譜的藥丸或儀器。
1
多吃蔬菜水果
高熱量、高油脂食物容易引起肥胖,建議多吃水果、蔬菜,适當吃些粗雜糧,肉類首選魚肉、蝦肉、瘦牛肉、雞胸肉、瘦豬肉等。
2
養成運動習慣
運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消耗熱量,是最科學的減肥方法。此外,排便需要用到腹部力量,常鍛煉腹部、盆底肌肉,有利于排便。
3
做好皮膚清潔
有的人皮脂腺旺盛,容易出現毛囊角化,如果清潔不當,皮膚管道不通,痘痘等各種問題就會出現。
做好皮膚清潔工作,如每天用溫水洗臉等,有助改善痘痘。
4
保持心情愉悅
良好的心情可幫助平衡内分泌,調整機體代謝,改善皮膚狀況。
5
保證良好睡眠
長期熬夜會導緻激素紊亂,讓皮膚變差。人在睡眠過程中會分泌“瘦體素”,促進新陳代謝。因此,保證良好的睡眠有助保護皮膚、控制體重。
本期編輯:王曉晴 本文作者:生命時報記者 田飛 徐文婷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
近期熱門文章
”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标題
我們不做隻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詢
010-65363786
010-65363791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