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我們閱讀吧?編者按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每年的這一天,閱讀話題都會成為熱點不僅因為閱讀與寫作是人類傳承文明的重要方式,更因為我們可以通過閱讀,去了解自我、他人以及我們所處的社會與世界可以說,閱讀素養是現代人必備的關鍵素養推動閱讀素養提升,已經成為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共同行動,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世界讀書日我們閱讀吧?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編者按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每年的這一天,閱讀話題都會成為熱點。不僅因為閱讀與寫作是人類傳承文明的重要方式,更因為我們可以通過閱讀,去了解自我、他人以及我們所處的社會與世界。可以說,閱讀素養是現代人必備的關鍵素養。推動閱讀素養提升,已經成為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共同行動。
近年來,閱讀素養在學校教育與學生成長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更成為國際學習與教育測評的關鍵指标。世界各國如何培養學生閱讀習慣?閱讀課程如何開設?閱讀素養測評趨勢與啟示又是什麼?圍繞這些問題,在“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本版策劃“讀,遍世界”專題,與讀者共同走進世界閱讀畫卷。
英國 推進連貫性學校閱讀教育
長期以來,英國社會和政府把培養社會閱讀風氣、提升兒童和青少年閱讀能力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并在學校教育的各個學段有所側重地推進閱讀教育。
早在1992年,英國圖書信托基金會(Booktrust UK)就面向學齡前兒童發起了“閱讀起跑線”(Booktrust Education Program)項目,一直以來項目都受到廣泛好評。2018年起,英國教育部設立專項經費支持各地建立語言中心(English Hubs),為幼小銜接階段的學生提供免費的支持性閱讀課程,并優先面向那些閱讀能力測評得分偏低的學生。
小學階段的閱讀課程主要指向兩個目标:單詞識讀和文本理解。低段學生偏向于掌握單詞識讀,閱讀材料多為童話故事和簡單的記叙文,戲劇表演是這一階段頗具特點的學習方法。高段學生則逐漸接觸短篇小說、詩歌、戲劇、神話等多種文學體裁,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開展關于文本結構、主題思想和核心情節的讨論,并理解諸如修辭等基本的文學創作手法,“作品推薦人”活動是這一階段的特色活動之一。
中學階段的閱讀課程旨在發展學生的批評思維能力,同時以閱讀促進寫作能力。初中前半階段學生會閱讀英國古典文學作品、英國現當代文學作品和世界經典著作的節選,其中莎士比亞經典戲劇和英國浪漫主義詩歌是必讀篇目。除了閱讀本身之外,課程也強調讓學生掌握基本文學常識。初中後半段則要求學生能夠結合作品的曆史文化背景,提出思辨性觀點和論據,并與其他文本進行批判性分析比較。
1997年英國曾發起“全國閱讀年”活動,将閱讀納入終身學習方案,目标是“建立滿是讀書人的國度”。通過立法和廣泛的動員,當前英國學生的閱讀素養得到了極大的改善。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英國教育部還特别組織專家按照學段特點研發适合遠程教育的教學材料以保障閱讀教育。
法國 熱愛閱讀從娃娃抓起
在法國乘車,時常會看到有人捧着一本口袋書讀得津津有味。相較于當下的手機或電子書,大多數法國人更偏向于傳統的紙質出版物。法國人看書也不挑地點,公交、地鐵、草地、咖啡廳等随處可見捧書之人。根據2021年3月法國圖書中心(CNL)發布的調查數據,盡管在2020年全球閱讀量總體下降,但堅持閱讀的法國人仍不在少數——在過去一年中,有86%的法國人至少讀了一本書。
法國提倡閱讀要從娃娃抓起,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學生的智力和情感發展都有所裨益,對學生學業成績表現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法國國家教學大綱委員會強調,要連貫性地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特别是在小學階段,要為未來閱讀能力的運用打下堅實的基礎。大綱要求小學課堂每天開展閱讀活動,學生可以采取獨立閱讀或集體閱讀的方式,可以默讀或大聲朗讀,同時借助寫作和聽說促進閱讀能力的提升。
教育部鼓勵學校設立“一刻鐘閱讀”活動,讓學生每日設置自己的固定閱讀時間。法國教育部和文化部還聯合推出了多項活動,鼓勵學生分享閱讀内容,培養閱讀興趣。比如面向小學畢業年級的“閱讀小冠軍”演講比賽,學生要在公共場合大聲朗讀自主選擇的文本,表現優異者就有機會參與在巴黎歌劇院舉行的決賽;每年1月舉行不同主題的“閱讀之夜”活動。法國教育部還協同信息媒體聯絡中心(Clemi)組織開展“學校新聞與媒體周”,為學生提供探索媒體多樣性的機會。兩部門與法國知名銷售商平台FNAC合作,設立了高中生龔古爾獎,鼓勵學生閱讀提名龔古爾獎的小說選集。此外,教育部還面向遠離大區或市圖書館等資源的學校提供資助,2017年起,國家已投資650萬歐元為1500多所小學購買了30多萬冊圖書。
美國 閱讀優先
上世紀90年代,在美國出台的諸如《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等多個重要文件中,都提出了“閱讀優先”(reading first)的概念。概念強調閱讀能力包括把握中心思想、理解細節和文本結構、整合信息并理解複雜文本等維度,是發展語言能力的基礎,是進入高等教育、職業生涯的重要素養。特别是批判性閱讀,在21世紀迅速變化和信息紛雜的今天,對快速篩選精确信息、獲得真知至關重要。
由于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等多項國際測評中,美國學生的學業表現不盡如人意,2009年,美國聯邦政府着手制定通用的語言藝術标準,規定K—12階段美國學生聽說讀寫方面的基本能力标準,目前已有48個州和地區按照這一标準出台了地方課程框架。以《加州公立學校語言藝術(閱讀)課程框架》為例,首先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診斷性評價,按照标準組、策略提升組和重點幫扶組确定學生的水平定位,然後調整教學策略,有針對性地提供閱讀輔導,并定期對學生的上課表現、平時作業進行過程性評價。
除學校課程外,美國學校還會借助家庭和社會的力量來推進閱讀教育。一方面,學校向家長介紹閱讀課程的相關要求,促使家長在家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另一方面,學校會積極與科研機構、閱讀專家取得聯系,邀請他們對學校閱讀課程進行專業指導,同時學校還會充分利用社區圖書館的資源開發各類活動來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
芬蘭 推廣網絡閱讀學習小組
芬蘭青少年在各項國際閱讀素養測評中均名列前茅,據芬蘭教育部統計,芬蘭有61%的學生保持每天讀報紙的習慣,85%的學生每月經常讀報紙,近一半的學生将閱讀作為日常休閑,且女生比例高于男生。追根溯源,芬蘭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其中小學階段的閱讀課程以及相關教育項目的推進有着密切的聯系。
芬蘭将培養閱讀興趣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任務。2020年芬蘭中小學課表顯示,作為重要提升閱讀能力的“母語與文學”課,一、二年級學生每周14課時,三至六年級每周18課時,七至九年級每周10課時,小學階段該課程的比例明顯高于同級其他課程。“母語與文學”課旨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芬蘭中學還會額外開設一課時的自主閱讀課,閱讀之後教師會組織學生展開小組讨論、交流讀後感等。同時,芬蘭國家大綱也提出要把閱讀素養納入各類課程,如“曆史與社會”“宗教與倫理”等。
進入21世紀,芬蘭教育部開始大力建設閱讀網校(Netlibris),網校面向初高中學生開設了綜合閱讀教育項目,受到廣泛好評。選擇參加項目的學生會加入不同的閱讀小組,小組成員由4所不同中學的15名學生和一位地區指定的閱讀教師組成。每個閱讀學習小組都有一個自己的網絡活動平台,包括圖書選擇區、小組讨論區、公開讨論區、事件和提示區、圖書館鍊接區和網絡雜志區六個部分。學生每月至少需要閱讀兩本書,一本是經過組内協商後,從教育部和社區推薦的書目中選出的,一本是學生自主選擇的書。學生還須完成讀書筆記并在組内分享,同時輪流編輯網絡雜志區,向大家推薦書籍、讀書筆記或好的閱讀方法。小組的指導教師會參與并點評讨論,鼓勵學生發表角度多元且有深度的觀點。此外,小組成員一年大約有六次線下會面以加強溝通。
日本 立法推動閱讀教育
日本哲學家三木清說:“在學生時代未能養成讀書習慣的人,恐怕将終身無法理解讀書的樂趣。”近年來,日本政府、學校、社會廣泛采取措施推廣兒童閱讀,努力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特别是通過各種立法和規劃促進閱讀教育。
21世紀初,日本國會通過了《少年兒童讀書活動推進法》,确定設立“少年兒童讀書日”,并明确了國家和地方公共團體在推進閱讀活動中的責任和義務。2002年,日本将4月23日“世界閱讀日”同時定為“少年兒童讀書日”,并增加政府預算用于為學校購買圖書、改善兒童閱讀環境、建設公共圖書館等。2005年,日本通過了《文字及印刷品文化振興法》,強調複興傳統閱讀模式。2007年,日本修訂《學校教育法》,特别增加了“親近閱讀”的指導意見,鼓勵教師在課堂上增加學生的“言語表達活動”,并養成自主學習的态度。同年,日本中小學根據《學校圖書館法》,在設置學校圖書館的同時還專門設置了司書教谕,為學校開展讀書教育課程提供支持。
法律推動了社會各界對閱讀教育的關注。“國民閱讀周”“國民閱讀年”“兒童讀書周”“晨讀”“書評彙”“夏日100冊”等活動陸續開展起來,這些有組織、成體系的活動極大調動了兒童參與閱讀活動的熱情,給孩子們沉浸式的閱讀樂趣,并促進了家校合作。同時,不同學段之間的學校也推開彼此大門,比如鼓勵高中生擔任講讀活動的志願者,深入各所小學營造“大手牽小手”的悅讀氛圍。
(本文由劉敏、李焱如、蘇厚澤、馬夕婷、林虹池、尤陸穎整理而成,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組稿)
責任編輯:曹金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