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榜樣”年度人物?“愚公移山”,子子孫孫無窮匮也;王靜造林,三代接力,荒山新綠,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北京榜樣”年度人物?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愚公移山”,子子孫孫無窮匮也;王靜造林,三代接力,荒山新綠。
王靜是土生土長的門頭溝人,她家在妙峰山鎮炭廠村,小院裡,牆根兒下,都是植樹工具,“從當年公公響應國家号召承包荒山開始,35年,種樹一直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王靜說。
1984年,王靜的公公李德普病退在家,聽到“防塵固沙,還北京一片藍天”的号召,坐不住了,他承包了炭廠村1300多畝荒山,合同一簽就是50年,這是家裡第一代種樹人。
當時,從李德普家到承包的荒山,連公路都沒有。李德普和老伴兒就住在山上,把孩子交給老人照看,一門心思撲在種樹上。山上,有一間小屋,沒水沒電,糧食和水都要從山下挑上山,晚上隻能用煤油燈,和外界惟一的聯系就是一台收音機。
雖然樹苗由政府提供,但這麼大的一片山,李德普和老伴兒忙不過來,需要雇人幫忙。當時經濟壓力很大,有時候年關結賬的時候,李德普沒錢給工人,隻能賣掉家裡的牛羊、值錢的物品,或者向親戚朋友挪錢、借錢墊上。
“家裡窗戶都是紙糊的。”2005年,王靜結婚,第一次進婆家,大吃一驚。聽說了公婆的故事,王靜特别感動,“當時,老兩口兒身子還硬朗,全部心思都在樹上,說‘一天不看見林子就睡不着覺。”王靜也加入植樹行列,她和丈夫每周肩挑手扛地往山上送食物和修剪樹木的工具。
2009年前後,老兩口兒歲數大了,不能再上山,看管和養護樹林的重任就落在了王靜和丈夫的身上,這是家裡的第二代種樹人。
由于住在市裡,每周末,王靜和丈夫都會開車一個多小時回到炭廠村。進門撂下東西,就徒步上山,巡視山林,修剪樹木、去除枯枝……巡視一圈,至少要走十多公裡路,王靜的手上,總是舊痕沒去,又添新傷。
逢年過節,王靜一家人除了團圓飯,固定節目就是十幾口人一起上山。早上五六點鐘出發,傍晚才返回,幹一天活兒,出一身汗,“我家這過節方式夠特别吧。”王靜說着,呵呵地笑着。
春天育苗、夏天澆水、秋天整地、冬天防火……王靜一大家子,年複一年地忙碌着,荒山上的綠色,一年比一年多。
王靜是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永定分校教師,她經常給孩子們講植樹的故事,“澆水後要等上十來分鐘,等水洇開後才能把樹苗放進去”“樹木多了,可以防風固沙,咱們北京才能有更多的藍天”……孩子們聽得很認真,王靜很欣慰,她知道,一顆顆綠色的種子,正在發芽。
王靜的孩子,4歲時就跟着父母上山,耳濡目染,她特别喜歡樹木植物。“我可是家裡第三代種樹人,我有了不起的爺爺,還有了不起的爸爸媽媽。”今年11歲的小女孩兒驕傲地說。
“我們還會種下去!”王靜說着,望向窗外的荒山,一家人植樹35年,荒山之上,側柏、油松、楊樹、柳樹、榆樹、槐樹……30多萬棵樹苗,已長成片片綠林。
關于中美貿易戰,這些消息都是假的!搜“中國網”抖音号(787874450),看你想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