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馬斯克談讓人類成為宇宙文明

馬斯克談讓人類成為宇宙文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28 12:50:46

電影《頭号玩家》熱播時,大家都驚歎于電影中表現的虛拟世界竟然看起來如此的“真實”,有時候甚至會讓人分不清楚到底哪個才是現實。重要的是,面對這樣美好的虛拟世界,真的會有人選擇“雞毛滿地”的現實嗎?

馬斯克談讓人類成為宇宙文明(人類活在真實世界之中的幾率)1

《頭号玩家》,讓現實與虛拟無縫對接

但如果告訴大家,其實我們的真實世界和影片中的虛拟世界可能是一樣的,很多人的“三觀”都會崩塌。實際上,曾有不少人懷疑過這個問題,甚至連埃隆·馬斯克都這麼認為。針對訪談中記者提出的人類活在真實世界中的幾率有多大的問題,他表示可能不到十億分之一

馬斯克談讓人類成為宇宙文明(人類活在真實世界之中的幾率)2

虛拟世界的構想

馬斯克的訪談發言

馬斯克作為這些年名聲鵲起的科技新貴,總有一些不同于常人的想法。他于2016年在加州舉辦的Code Conference大會上直接指出,人類可能生活在計算機模拟的世界當中

簡單來說,我們每一個人都隻是電腦當中的“一串代碼”,以為看見和觸碰到了真實世界,其實那些都是虛構的

馬斯克談讓人類成為宇宙文明(人類活在真實世界之中的幾率)3

SpaceX的創始人馬斯克

馬斯克認為,随着科技的發展,VR向我們展示了迷人的虛拟世界,而在繼續發展之下,計算機模拟出的世界會發展到讓大家“真假難辨”的程度。待到那時,我們就會明白,人們現在看到的世界也并非是“完全真實”的。

馬斯克談讓人類成為宇宙文明(人類活在真實世界之中的幾率)4

虛拟世界的構想圖

此外,不止馬斯克這麼認為,許多人都曾公開讨論過這個問題,甚至連部分物理學家都接受了這個說法。這些人甚至于2016年4月,在美國紐約自然曆史博物館中針對這一問題展開了“探讨”。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宇宙學家艾倫·古斯說:“我們整個宇宙可能是真實的,但仍然是某個實驗室的實驗。他說,我們的宇宙可能是由一些超級智慧創造的,就像生物學家養殖微生物群一樣。”

馬斯克談讓人類成為宇宙文明(人類活在真實世界之中的幾率)5

我們隻是高等生物的小白鼠?

那麼,究竟是什麼讓這些人對世界的真實性産生了這樣的懷疑?有證據可以證明嗎?

生活在虛拟世界的“證據”

這種想法可能源于1981年普特南提出的“缸中之腦”思想實驗,他認為當人類的大腦被取出來并且将其的神經末梢與超級計算機相連,就能讓大腦的主人保持“真實的幻覺”,以為自己還活着。這時,缸中之腦就無法分辨自己到底是“顱中腦”還是“缸中腦”,換句話說就是無法分辨真實世界和虛拟世界。

馬斯克談讓人類成為宇宙文明(人類活在真實世界之中的幾率)6

我們的大腦可能隻是一個終端

至于證據,他們提出了以下幾點。首先就是從地球到人類誕生的“意外性”,曾有人利用了這樣一個例子來表述人類文明誕生的概率。人類文明誕生的巧合就像是我們将一塊瑞士表完全拆解然後丢進遊泳池中,再讓遊泳池開始排水,這時水面的旋渦“恰巧”就把所有零件拼成了此前的瑞士表。

相信通過這個例子,大家就能領悟到,我們以為的“巧合”從概率學上來說簡直就是暴殄天物。而且我們如今已經遍尋太陽系,都沒發現和地球一樣有着良好條件的行星。相較于地球上的“人聲鼎沸”,其他星球都是一片死寂,這難道真的隻是咱們運氣好嗎?

馬斯克談讓人類成為宇宙文明(人類活在真實世界之中的幾率)7

我們現在所探測到的宇宙

其次就是宇宙的自相似性。大家可以回憶一下,不論是行星圍繞着恒星運動的方式,還是電子圍繞原子核旋轉的方式,它們看起來都有極高的“相似性”。而根據上世紀出現的分形理論來看,人類以為深奧晦澀的宇宙,其實和現實世界當中的不少東西都有着自相似性

馬斯克談讓人類成為宇宙文明(人類活在真實世界之中的幾率)8

宇宙酷愛“自相似性”

比如說,樹木和它的枝丫,有着自相似性。而這些枝丫的形狀,又與人類身體裡交錯的血管有着自相似性。如果我們按照分形理論一直向上觀察,就會發現這宇宙真的符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說法。

哲學家張世英認為:萬物皆是宇宙聯系之網的交叉點,宇宙間的每一人、每一物甚至每一人、每一物的構成部分都成為一個千絲萬縷的聯系、作用與影響的交叉點……每一人都向全宇宙開放而囊括一切,一切又向它集中,交織于它。

馬斯克談讓人類成為宇宙文明(人類活在真實世界之中的幾率)9

宇宙可能與人腦具有自相似性

最後就是宇宙的運行似乎總是在“數學線”上,有些人可能會說難道不是物理學嗎?事實上,物理學的誕生與發展離不開作為基礎學科的數學助力,而麻省理工學院的馬克思·泰格馬克表示,假如未來我們證明了所有物理定律的産生都是“基于算法”,那麼就能夠坐實咱們所處的宇宙是計算機模拟出來的這件事了

馬斯克談讓人類成為宇宙文明(人類活在真實世界之中的幾率)10

計算機宇宙的構想圖

此外,他們還談到了量子力學的發現,不論是薛定谔的貓還是雙縫幹涉實驗,都代表着我們以微觀世界去觀察這個宇宙的時候,它似乎就出現了各種bug,這種bug顯然是不符合常理的。對此,馬裡蘭大學研究基礎物理學的詹姆斯·蓋茨表示,從原子層次分析的結果來看,也能提供證據。

蓋茨研究亞原子層次的物質,比如誇克,它是原子核中的質子和中子的構成成分。他說:“支配這些粒子行為的規則原來具有類似于在計算機中操縱數據時糾錯的特點。那麼,也許這些規則真的是計算機代碼。”

馬斯克談讓人類成為宇宙文明(人類活在真實世界之中的幾率)11

雙縫幹涉實驗

相信大家看完以上這些論據,會驚出一身冷汗,也明白了為什麼這麼多人都會堅持人類不是生活在真實的世界中。也難怪,人們總會說物理學家都是“瘋子”,想象一下,如果我們在宇宙規律和真相的過程中,碰見了這麼多詭異的巧合,想必也會懷疑人生吧

值得一提的是,其實跟這一看法有些相似的“模拟論”早在十七世紀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

馬斯克談讓人類成為宇宙文明(人類活在真實世界之中的幾率)12

我們人類又是真實的嗎?

“模拟論”的存在

許多人應該都玩過模拟類遊戲,比如《模拟人生》。在暢快遊戲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産生過這樣的錯覺,就是電腦當中這些角色會認為自己是真的“活着”嗎?還真說不定,他們在遊戲中可能也在努力學習、認真工作,按照我們的操作去戀愛和生活。這樣的話,誰會懷疑自己隻是虛拟世界的一串代碼呢

早在十七世紀時,勒内·笛卡爾就提出了自己的質疑,即你怎麼知道自己沒有生活在模型之中。而事實上,人類從誕生以來經曆的各種“天災人禍”,都像是我們對模拟人生中人物做的那樣

馬斯克談讓人類成為宇宙文明(人類活在真實世界之中的幾率)13

《模拟人生》中的遊戲角色

在覺得不合适或者不好玩的時候,我們就會删除角色,選擇“重啟”。而這時,大家不會對那些角色抱有憐憫之心,畢竟我們知道他們是虛拟的。而站在宇宙之外看我們的那個“人”,對待人類也是如此。這樣來看,老子在《道德經》當中所說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其實就很有道理了。

或者說,有可能是人類自己模拟了自己。許多未來學家都認為,人類有機會在科技的進步之下将自己變成“後人類”。所謂的後人類,就是把我們的思維上傳到計算機上,然後利用人工智能取代自己的肉身。其實現在被炒得火熱的“元宇宙”,就有這個意思了。

馬斯克談讓人類成為宇宙文明(人類活在真實世界之中的幾率)14

AI人工智能

可是,像“元宇宙”這種東西的存在,不僅代表着人類的科技發展到了新的高峰,還隐藏着諸多的危險。

馬斯克談讓人類成為宇宙文明(人類活在真實世界之中的幾率)15

元宇宙的概念圖

“元宇宙”有風險

大家可能覺得,元宇宙不過是一個加強版的互聯網而已。但實際上,元宇宙的設計更高級,它能讓你快速沉浸于其中。長期全身心地沉浸在元宇宙當中,就會變得“虛實不分”,最終無法逃脫。

實驗表明:小白鼠在顯示着障礙牆圖像的虛拟環境中,會把虛拟障礙當作真實的障礙物,像走進真實迷宮一樣來回尋找出路

馬斯克談讓人類成為宇宙文明(人類活在真實世界之中的幾率)16

沉浸元宇宙的構想圖

此外,當人在元宇宙當中放縱完之後。重返現實勢必陷入“虛無主義”當中,隻想逃避和沉溺在那個美好的世界。這樣的話,我們會徹底淪為感官動物,忘記人生的意義。

馬斯克談讓人類成為宇宙文明(人類活在真實世界之中的幾率)17

元宇宙世界的構想圖

當然,元宇宙當中的“隐私”洩露也會更加明顯。到那時,系統的持有者,會利用人的隐私做些什麼,都是很難被限制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