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9月23日)
秋分
太陽黃經195 °,九月節
落葉的浪漫,收獲的喜悅,坦蕩豁達,酣暢淋漓,都在秋分時節的秋天裡。
秋分夜,天高露濃,月亮在天邊靜靜挂着,月光灑下大地,這時,點亮一盞燈,打開一本書,極美。
靜下心來,享受秋天帶來的一切美好。
秋分三候
一候,雷始收聲丨雷二月陽中發聲,陽光開始明媚。八月陰中入地收聲。陽光随之衰微。前半秋,秋雲逶迤,秋霞爛漫;後半秋,陰風四起,秋雨纏綿,秋蟲殘鳴。
二候,蟄蟲坯戶丨“忽忽遠枝空,寒蟲欲坯戶。”“坯”在這裡是“培”的意思,蟲類受到寒氣驅逐,入地封塞巢穴,提前告别殘秋,準備冬眠。
三候,水始涸丨涸是幹竭,水氣的影響,春夏水長,到秋冬幹涸。
|秋分·詩詞|
詠廿四氣詩 秋分八月中
唐·元稹
琴彈南呂調,風色已高清。
雲散飄飖影,雷收振怒聲。
乾坤能靜肅,寒暑喜均平。
忽見新來雁,人心敢不驚?
晚 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徹,浮雲薄未歸。
江虹明遠飲,峽雨落馀飛。
凫雁終高去,熊罴覺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夜喜賀蘭三見訪
唐·賈島
漏鐘仍夜淺,時節欲秋分。
泉聒栖松鶴,風除翳月雲。
踏苔行引興,枕石卧論文。
即此尋常靜,來多是君。
三用韻·其三
宋末元初·楊公遠
屋頭明月上,此夕又秋分。
千裡人俱共,三杯酒自醺。
河清疑有水,夜永喜無雲。
桂樹婆娑影,天香滿世聞。
八月四日晚霹靂碎大柳木
宋·樓鑰
秋分雷自合收聲,白露明朝忽震霆。
怪得坐中驚欲倒,鄰牆老柳碎中庭。
客中秋夜
明·孫作
故園應露白,涼夜又秋分。
月皎空山靜,天清一雁聞。
感時愁獨在,排悶酒初醺。
豆子南山熟,何年得自耘。
秋分習俗
祭月節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北京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貴族所奉行,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送牛圖
民間還有挨家挨戶送秋牛圖的習俗。送圖時還要說些秋耕有關的吉祥話,俗稱“說秋”。
立雞蛋
“秋分到,蛋兒俏”。同“春分”一樣,每年“秋分”之際,我國很多地方都 要舉行“豎蛋”的趣味遊戲或比賽。
吃秋菜
秋分很多地方要吃一種叫“野苋菜”的秋菜。秋菜與魚片“滾湯”,湯叫做“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髒,洗滌肝腸。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粘雀嘴
農村還有吃湯圓的習俗,除自食外,還要煮二三十個不包心的湯圓,插上竹簽放在田邊,這就是“粘雀子嘴”,寓意是讓雀子不來破壞莊稼。
秋分養生
秋屬肺金,酸味收斂補肺,辛味發散瀉肺,所以秋日宜收不宜散,要盡量少食蔥、姜等辛味之品,适當多食酸味甘潤的果蔬。
秋燥養陰,甜棗滿倉,石榴清肺,紅柿當季。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種花色多樣,其中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蘋果、葡萄、百合、銀耳、柿子、芝麻、蜂蜜等,都是此時調養佐餐的勝品。
秋分時節進補也不可太過,忌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
編輯:劉倩
圖文:中國網綜合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拍照或上傳花朵照片,即刻慧眼識花!
今·日·話·題
▼
“在你心中,哪裡的秋天最美?”
上期
話題
“你喜歡和什麼樣的人相處?”
部分小夥伴評論如下
▼
物以累聚,人以群分----喜歡和積極向上、内心陽光、不怨天憂人、老老實實做事、踏踏實實做人、不違背原則、守得住底線的人一起談天說地。
——風中飄雪
我相信每個人,都喜歡跟真心實意對你的人、真正關心你的人、真正為你好的人相處,與真誠的人相處會讓你感覺溫暖、踏實而心安!同時會感覺不是一個人在孤軍奮戰。世界那麼大,能和真正為你好的人相遇,真的是很幸運的事!
——錦繡河山
人以群分,物以類聚,與優秀的人同行,與靠譜的人做事,與懂得的人相伴,人生美妙啊!
——秋
更·多·推·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