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鑒綱目》即《資治通鑒綱目》是朱熹生前未能定稿的史學巨著,其門人趙師淵于樊川書院續編完成,共59卷。内容注重嚴分正閏之際、明辨倫理綱常,并注意褒貶春秋筆法。本書不能算是偉大的曆史著作,因為朱熹不過是修訂了司馬光的正統觀,加入了濃厚的道德信念和解釋。全書以“綱目”為體,網仿《春秋》,目仿《左傳》,朱熹完成網的部份,他的弟子趙師淵續成目的部份。
此書創造了一種新的史書體裁,但并沒有做原始材料的收集與裁定,所以連一般曆史家所作的初步工作也沒有,史學價值不高。宋明以來,有許多人為《通鑒綱目》附加價值,如尹起莘寫了《發明》,劉友益寫了《書法》,汪克寬寫了《考異》,把《通鑒綱目》更加神秘化。清朝康熙四十六年,皇帝為《通鑒綱目》加上禦批,加強了這本書的政治性,乾隆十一年閏三月修成《禦撰資治通鑒綱目三編》,共二十卷,此書乃赓續朱熹的《資治通鑒綱目》與商辂的《續資治通鑒綱目》而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