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紅樓夢四十回至四十五回

紅樓夢四十回至四十五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08:30:17

紅樓夢四十回至四十五回?第三十五回白玉钏親嘗蓮葉羹 黃金莺巧結梅花絡,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紅樓夢四十回至四十五回?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紅樓夢四十回至四十五回(紅樓夢閱讀提要)1

紅樓夢四十回至四十五回

第三十五回

白玉钏親嘗蓮葉羹 黃金莺巧結梅花絡

回目解釋:

①“白玉钏”,金钏的妹妹,也是王夫人的丫鬟。

②“黃金莺”,寶钗的丫鬟,能說會道,心靈手巧,深得寶钗喜歡。

③“梅花絡”,即梅花結。“絡”,像網子一樣的東西。

重點情節:

①黛玉歎命薄。 ②賈母誇寶钗。 ③王夫人屬意襲人。

經典語言及解說:

1、“雙文,雙文,誠為命薄人矣。然你雖命薄,尚有孀母弱弟,今日林黛玉之命薄,一并連孀母弱弟俱無。……何命薄勝于雙文哉!”

這是黛玉的一段内心獨白。看到潇湘館“竹影參差,苔痕濃淡”,黛玉觸景生情,聯想到《西廂記》中“幽僻處可有人行,點蒼苔白露泠泠”兩句詩來,不禁感歎“雙文”命薄。

“雙文”即崔莺莺,出自唐代元稹的傳奇《莺莺傳》,又叫《會真記》。主要情節為:雙文遇人不淑,被張生始亂終棄。元代王實甫将《莺莺傳》改編成雜劇《西廂記》,主題也變成“歎人間真男女難為知己,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黛玉由雙文聯想到自己。雙文命薄,在愛情上遭遇坎坷;但是在生活中“尚有孀母弱弟”陪伴。“孀母”,父死守寡的母親。“弱弟”,幼小的弟弟。黛玉覺得,自己比雙文命更薄,不僅和寶玉的感情一波三折,很不順利,而且生活中孤苦伶仃,“一并連孀母弱弟俱無”,一個親人也沒有。

黛玉命薄,令人同情。但是性格即命運,黛玉的不幸,與她多愁善感的性格有着直接的關系。

2、“妹妹的項圈我瞧瞧,隻怕該炸一炸去了。……妹妹如今也該添補些衣裳了。要什麼顔色花樣,告訴我。”

這是薛蟠對寶钗說的話。頭天晚上,薛蟠和妹妹寶钗置氣,他的一番氣話得罪了寶钗,讓寶钗“整哭了一夜”。第二天,薛蟠向妹妹賠罪,一邊對着寶钗不住作揖,一邊說着讨好的話。

薛蟠,外号“呆霸王”,平時弄性尚氣,揮金如土,不學無術,是個典型的花花公子、纨绔子弟。但是薛蟠卻是個好哥哥,他對妹妹寶钗愛護有加。

第十九回,黛玉拿“冷香丸”說事,“便是得了奇香,也沒有親哥哥親兄弟弄了花兒,朵兒,霜兒,雪兒替我炮制”。從黛玉羨慕嫉妒恨的話中,我們能間接感受到薛蟠對妹妹的好。他為了治好妹妹的“熱毒”病,四處尋找藥材,并且親自炮制。

第三十七回,湘雲要開社作東,寶钗想幫助湘雲,她讓哥哥準備幾簍極肥極大的螃蟹,幾壇子好酒,再加上四五桌果碟。薛蟠二話不說,就把這些東西籌措好送來。

第六十七回,薛蟠去江南“遊藝”,回來給寶钗帶了整整一箱的禮物,其中有一樣物件寶钗特别喜愛,就是薛蟠的泥捏塑像:“又有在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的小像,與薛蟠毫無差錯。寶钗見了,别的都不理論,倒是薛蟠的小像,拿着細細看了一看,又看看他哥哥,不禁笑起來了。”從這個細節描寫中,我們能看出他們兄妹之間細膩又深厚的感情。

同是兄妹,薛蟠之于寶钗,與賈珍之于惜春、賈琏之于迎春相比,不知要強過十倍、百倍。

3、“猴兒,把你乖的!拿着官中的錢你做人。”

這是賈母說的話。寶玉想吃蓮葉羹,鳳姐說這東西家常不大吃,幹脆多做些,老太太、姑媽、太太大家都有份。賈母聽了,戲谑鳳姐道:“猴兒,把你乖的!拿着官中的錢你做人。”“猴兒”,是賈母對鳳姐的昵稱,形容她機靈、乖巧、精明。“拿着官中的錢你做人”,是說鳳姐會做順水人情,拿着公共的錢去讨好衆人。

文本中,賈母多次戲稱鳳姐為“猴兒”。第二十二回,鳳姐湊趣說賈母偏心,把梯己都留給寶玉,賈母笑道:“你們聽聽這嘴!我也算會說的,怎麼說不過這猴兒。”第三十八回,

鳳姐拿賈母額頭的傷疤開玩笑,說賈母從小兒福壽就不小,額頭上碰出的那個窩兒,是用來盛福壽的。賈母聽後都笑軟了,說:“這猴兒慣的了不得了,隻管拿我取笑起來,恨的我撕你那油嘴。”

賈母對鳳姐還有其它戲稱,如“鳳辣子”、“潑皮破落戶兒”(第三回)、“沒臉的”(第五十回)等。這些稱謂看似貶抑,實是褒揚,表現賈母對這個精明能幹、能說會道的孫媳婦的偏愛和寵溺。

4、“我來了這麼幾年,留神看起來,鳳丫頭憑他怎麼巧,再巧不過老太太去。”

這是寶钗說的話。對這句話,通常有三種理解:第一種,寶钗是為了讨好賈母,沒有别的意思。第二種,一褒一貶,寶钗恭維賈母而貶低鳳姐。第三種,寶钗既奉承了賈母,也奉承了鳳姐。

筆者認為是第三種。一是人物性格使然。生活中的寶钗“穩重和平”(賈母語),與人為善,她不會輕易去得罪人。二是說話情境使然。當時賈母打趣鳳姐,衆人都很開心。寶钗沒有理由去破壞這種融洽的氛圍。三是人物關系使然。寶钗和鳳姐是表姊妹,她們之間并沒有矛盾和利害沖突,在寶、黛二人的感情問題上,她們倆都認同和看好,寶钗為什麼要無緣無故去貶低鳳姐呢?

此外,寶钗稱鳳姐為“鳳丫頭”,并非對鳳姐不敬,就像寶钗稱呼黛玉為“颦兒”一樣,沒有絲毫惡意。文本中,寶钗或當面或背後,不止一次稱呼鳳姐為“鳳丫頭”。僅第四十二回就有三次,第四十四回、第五十七回各一次等。聯系說話的具體語境看,實在看不出寶钗有輕慢、瞧不起鳳姐的意思。話再說回來,如果寶钗真的小瞧鳳姐,按照鳳姐的性格,她是一定會睚眦必報的。

寶钗與鳳姐是平輩,年齡上差距也不大。這樣稱呼,給人一種親切、随和、不生分的感覺。

5、“我如今老了,那裡還巧什麼。當日我象鳳哥兒這麼大年紀,比他還來得呢。他如今雖說不如我們,也就算好了,比你姨娘強遠了。你姨娘可憐見的,不大說話,和木頭似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顯好。鳳兒嘴乖,怎麼怨得人疼他。”

這是賈母對寶钗說的話,“他”指鳳姐,“你姨娘”指王夫人。賈母這番話有三層含義:一是自謙。賈母說自己老了,比不了當日了,潛台詞卻是自己當年很“來得”,遠在今日鳳姐之上。二是不滿。賈母對兒媳王夫人頗有微詞,認為她“不大說話,和木頭似的”,不招公婆喜歡和待見。三是誇獎。賈母說鳳姐不僅能力強,而且“嘴乖”,招人疼愛。

筆者認為,造成王夫人木讷、遲鈍的性格,大概有三個原因,一是天生的,二是婆婆賈母太強勢,三是兒子賈珠的死。讓鳳姐當家理政,應該是賈母的主意和安排,以此表達她對兒媳王夫人的失望和不滿。

6、“提起姊妹,不是我當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萬真,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全不如寶丫頭。”

這是賈母說的話。這句話到底是真“誇”寶钗還是暗“損”寶钗?“我們家四個女兒”是否包括黛玉?

先回答第二個問題,“我們家四個女兒”包括黛玉,不包括元春。第二十二回有段文字描寫,賈母為寶钗過生日,“排了幾席家宴酒席,并無一個外客,隻有薛姨媽、史湘雲、寶钗是客,餘者皆是自己人。”脂硯齋評點道:“将黛玉亦算為自己人,奇甚!”這裡交代得很清楚,寶钗、湘雲是客人,黛玉是自己人。

按理說,黛玉也是客人。隻是黛玉父母雙亡,林家又沒有什麼“親支嫡派”(第二回),她隻能在外祖母家長住下來,正如鳳姐對寶玉說笑道:“你林妹妹可在咱們家住長了。”(第十四回)再說上有賈母罩着疼着,中間有賈政關照,下有寶玉愛戀着,誰還敢把黛玉當“客人”對待呢?即便王夫人不待見黛玉,也隻能在暗中“使絆子”。

這時候的元春早已入宮,而且加封了“賢德妃”,她已是皇家的人,不再屬于賈府。按照封建禮教思想的規定,“辯尊卑,别等級,使上不逼下,下不僭上”。賈母不可以随便對貴妃評頭論足,更不可能拿貴妃與寶钗作比較。如果真的要比較,結論也是元春遠勝于寶钗,因為她是“貴妃”。

再回答第一個問題。首先,賈府與薛家是親戚,是世交,是命運共同體,“一損俱損,一榮俱榮”。賈母不是普通人,不是目光短淺的村婦,她不可能不懂這個道理,不會輕易怠慢或者得罪薛家母女。其次,寶钗做客賈府,識大體,明事理,謙恭寬厚,端莊賢淑。賈母深以為然。第二十二回,賈母素喜寶钗“穩重和平”,親自拿出二十兩銀子給寶钗過生日,連黛玉都嫉妒。再次,如果賈母說的是反話,薛姨媽也不是傻子,不可能聽不出弦外之音。從她與賈母相談甚歡的情景看,賈母的話,又怎麼可能是貶損寶钗呢?

7、“我們老祖宗隻是嫌人肉酸,若不嫌人肉酸,早已把我還吃了呢。”

這是鳳姐說的話。運用誇張手法,故意言過其實,表面是抱怨賈母盤剝壓榨自己,實際上是當衆邀寵,顯擺自己的孝心,從而博取賈母的歡心。

俗話說,會說的讓人笑,不會說的讓人跳。鳳姐屬于會說的一類。她的語言幽默诙諧,通俗易懂,非常生活化,很能營造氣氛,經常逗得衆人哄堂大笑。她是一個優秀的演員,進得去,出得來,能應時即景,随機應變,是賈母的“開心果”。

當然,賈母也是一個很有幽默感的老太太,鳳姐會說,賈母會聽,二者缺一不可。否則,鳳姐的“沒大沒小”,結果隻會适得其反,惹得老太太堵心和憎惡。

8、“怪道有人說他家寶玉是外像好裡頭糊塗,中看不中吃的,果然有些呆氣。他自己燙了手,倒問人疼不疼,……大雨淋的水雞似的,他反告訴别人:‘下雨了,快避雨去罷。’”

這是傅試家兩個婆子的對話,她們在一起談論發生在寶玉身上兩件呆氣的事。一件事在第三十回:齡官在地上劃“薔”字,天下大雨。寶玉提醒她:天下大雨了,你的身上都濕了。卻沒有發現自己的身上也都濕了。另一件事在第三十四回,寶玉将碗碰翻,将湯潑在手上。自己燙了手倒不覺,卻關心問玉钏:“燙了哪裡了?疼不疼?”惹得玉钏兒和衆人都笑翻了。

在兩個婆子看來,寶玉就是個傻子,“果然有些呆氣”。她們看不懂寶玉的所作所為,更看不透寶玉的内心世界,才會把寶玉的癡情當作“糊塗”。她們無法理解,齡官是個戲子,玉钏是個丫頭,連她們都看不起的人,寶玉為什麼要對她們那麼好呢?

當然,這兩個婆子如此看低寶玉的智商和情商,肯定是不恰當的。

寶玉是個“情種”,他體貼、溫柔、多情、忘我,能想人所想,急人所急,“天分中生成一段癡情”(第五回)。他不僅對齡官、玉钏癡情,對大觀園裡的許多女孩癡情,甚至對大觀園外的女孩如二丫頭(第十五回)、傅秋芳(第三十五回)以及挂在牆上的美人(第十九回)都癡情。不過,寶玉的“癡情”是有條件的,就是這些女孩必須是未出嫁的。在寶玉看來,“女孩兒未出嫁,是顆無價之寶珠;出了嫁,不知怎麼就變出許多的不好的毛病來,雖是顆珠子,卻沒有光彩寶色,是顆死珠了;再老了,更變的不是珠子,竟是魚眼睛了。”(第五十九回)

所以,我們也不要把寶玉的“癡情”,解讀為“人間大愛”,是對“每一個生命的尊重”等等。無限拔高,過猶不及,同樣也是不恰當的。

9、“看見燕子,就和燕子說話;河裡看見了魚,就和魚說話;見了星星月亮,不是長籲短歎,就是咕咕哝哝的。且是連一點剛性也沒有,連那些毛丫頭的氣都受的。”

這是傅試家兩個婆子說的話。根據脂硯齋批語,《紅樓夢》最後一回安排了一份“警幻情榜”,評價寶玉為“情不情”。對于“情不情”,脂硯齋是這樣解釋的,“凡世間之無知無識,彼俱有一癡情去體貼。”(第八回)現代人通常的解釋是,前一個“情”是動詞,意思是“動情”“用情”“多情而癡迷”;“不情”是名詞,意思是指“無情的、不懂情的、沒有感情的人物或事物”。

齡官深愛着賈薔,對寶玉總是不理不睬;玉钏因為姐姐金钏之死而心生怨恨,對寶玉态度非常冷淡。然而,寶玉卻“一點剛性也沒有,連那些毛丫頭的氣都受”,這讓兩個婆子覺得不可思議。其實,這是一種“情不情”,寶玉不但能鐘情于有情的人,如黛玉;甚至也能用情于無情的人。不管齡官、玉钏等女孩對自己多麼無情,寶玉卻始終是“俱有一癡情去體貼”她們。

寶玉和天上飛的燕子、河裡遊的魚說話,對着星星月亮長籲短歎、咕咕哝哝。這也是一種“情不情”。寶玉把自己喜怒哀樂的感情,移注、寄托到燕子、魚、星星、月亮等“不情”之物上,猶如莊周化蝶、知魚之樂。

10、“寶姐姐也算疼你了。明兒寶姐姐出閣,少不得是你跟去了。……我常常和襲人說,明兒不知那一個有福的消受你們主子奴才兩個呢。”

這是寶玉對莺兒說的話。莺兒,原名黃金莺,是寶钗的貼身丫鬟,深得寶钗喜歡和信任。

莺兒伶牙俐齒,能說會道。第八回,寶玉、寶钗互看互鑒“通靈寶玉”和金鎖,期間莺兒有兩處插話,一處是“我聽這兩句話,倒象和姑娘的項圈上的兩句話是一對兒”,另一處是“是個癞頭和尚送的,他說必須錾在金器上……”。這些看似“多嘴多舌”的插話,實是起到了推動情節、豐富内涵的作用。它不僅勾起了寶玉的好奇心,也讓讀者腦洞大開,盡情地去展開聯想和想象的能力。第二十回,賈環輸錢後耍賴,被莺兒奚落:“一個做爺的,還賴我們這幾個錢,連我也不放在眼裡。”這番奚落夠狠夠損的,不僅說賈環不像一個主子,而且不像一個“爺們”。

莺兒精于工藝,心靈手巧。第三十五回,莺兒為寶玉打絡子,她不僅會好多“花樣”:一炷香、朝天凳、象眼塊、方勝、連環、梅花、柳葉等;而且很會色彩搭配,如“大紅的須是黑絡子才好看的,或是石青的才壓的住顔色”等,表現出不俗的審美眼光、審美趣味。

第五十九回,莺兒與蕊官在柳堤上邊走邊編花籃,“随路見花便采一二枝,編出一個玲珑過梁的籃子。枝上自有本來翠葉滿布,将花放上,卻也别緻有趣”。黛玉眼光高端挑剔,收到花籃後也誇獎莺兒:“怪道人贊你的手巧,這頑意兒卻也别緻。”

在寶玉看來,寶姐姐的好自不待言,連丫鬟莺兒也是“嬌憨婉轉,語笑如癡”。結果是,寶玉“不勝其情”,說了一句很露骨的話,“我常常和襲人說,明兒不知那一個有福的消受你們主子奴才兩個呢”。不過,我們細細揣摩寶玉的心思,他雖然羨慕嫉妒,卻也似乎在暗示,他本人并不是那個有福消受這兩個“尤物”的人。

第三十六回

繡鴛鴦夢兆绛芸軒 識分定情悟梨香院

回目解釋:

①“繡鴛鴦”,襲人為寶玉繡鴛鴦,暗含“成雙配對”之意。

②“绛芸軒”,寶玉的居處。

③“分定”,命中注定。

④“梨香院”,齡官等女孩子習戲與居住的地方。

重點情節:

①“夢兆绛芸軒”的故事。 ②齡官和賈薔的故事。 ③“情悟梨香院”的故事。

經典語言及解說:

1、“好好的一個清淨潔白女兒,也學的釣名沽譽,入了國賊祿鬼之流。……真真有負天地鐘靈毓秀之德!”

這是寶玉說的話,反映了他對寶钗的評價。寶玉認為,寶钗由“好好的一個清淨潔白女兒”,“也學的釣名沽譽,入了國賊祿鬼之流”,變成了“有負天地鐘靈毓秀之德”的“濁物”。釣名沽譽:亦作“沽名釣譽”。沽,買。比喻用不正當的手段撈取名譽。國賊祿鬼:指不顧國家利益,一心鑽營名利的人。鐘靈毓秀:鐘,凝聚,集中;毓,養育。凝聚天地間的靈氣,孕育出優秀的人物。

寶玉為什麼會這樣評價寶钗呢?就是因為寶钗經常“見機導勸”,勸寶玉讀書仕進,立身揚名。第三十二回還有一處間接交代,湘雲勸寶玉多談仕途經濟,少在女孩堆裡攪和,寶玉稱她的話是“混賬話”,當即下了逐客令。湘雲很尴尬,襲人安慰她說:“上回寶姑娘也說過一回,他也不管人臉上過的去過不去,他就咳了一聲,拿起腳來走了。這裡寶姑娘的話也沒說完,見他走了,登時羞的臉通紅,說又不是,不說又不是。”正是因為寶钗一而再、再而三的規勸,讓寶玉非常反感,他的态度才如此偏激。

在對待功名的态度上,寶钗與湘雲、寶玉與黛玉分屬兩個不同的陣營。誰是誰非,見仁見智。筆者雖然欣賞寶、黛的叛逆精神,但是經常在想一個問題:寶、黛叛逆以後怎麼辦?他們靠什麼而活着?

2、“你們那裡知道襲人那孩子的好處?比我的寶玉強十倍!寶玉果然是有造化的,能夠得他長長遠遠的伏侍他一輩子,也就罷了。”

這是王夫人誇獎襲人的話。在王夫人眼裡,襲人有哪些“好處”呢?

外貌上,襲人“柔媚嬌俏”(第六回),“細挑身材,容長臉面”(第二十六回),“模樣雖比晴雯略次一等,然放在房裡,也算得一二等的了”(第七十八回)。由此可見,襲人的外貌不算出衆,但也不差,至少不是王夫人讨厭的那一種。性格上,襲人“溫柔和順”(第五回),對人和氣,少言寡語,處事穩重得體,做事細緻嚴謹。這種性格和王夫人的性格有相似之處,應該是王夫人喜歡的。襲人不僅在生活上悉心照顧寶玉,穿衣、吃飯、睡覺、上學,事無巨細,親力親為;而且經常督促、規勸寶玉要讀書上進,與姑娘們在一處厮鬧要有個“分寸禮節”等。襲人雖是個丫鬟,盡的卻是姐姐乃至母親的責任。這種責任感和忠誠度,才是王夫人最喜歡她的原因。

賈母、薛姨媽、鳳姐等也很喜歡襲人。賈母“素喜襲人心地純良,克盡職任,遂與了寶玉”。(第三回)薛姨媽誇獎襲人“行事大方,說話見人和氣裡頭帶着剛硬要強”(第三十六回)。鳳姐說她一向就看好襲人(第三十六回)。寶钗稱贊襲人“言語志量深可敬愛”(第二十一回)。黛玉戲稱襲人為“好嫂子”(第三十一回)。

有這麼多主子器重和欣賞,足見襲人在衆多丫鬟中是鶴立雞群、出類拔萃的。王夫人按照準姨娘的标準來對待襲人,也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3、“那就不好了,一則都年輕,二則老爺也不許,三則那寶玉見襲人是個丫頭,縱有放縱的事,倒能聽他的勸,如今作了跟前人,那襲人該勸的也不敢十分勸了。”

這是王夫人說的話。王夫人很喜歡襲人,鳳姐提議道:“既這麼樣,就開了臉,明放他在屋裡豈不好?”“開臉”,又稱絞面、絞臉,就是去除面部的汗毛,剪齊額發和鬓角。這是古代女子嫁人的标志之一。鳳姐的意思,就是舉行一個儀式,把寶玉和襲人的事情辦了,讓他們名正言順在一起。

王夫人否決了鳳姐的提議,她列舉了三條原因:一是寶玉還小,十四五歲,不宜早結婚;二是老爺反對,恐寶玉過早沉溺于兒女情長中,耽誤讀書;三是擔心襲人作了“跟前人”以後,寶玉再放縱起來,襲人不敢勸,寶玉不聽勸。“跟前人”,與“屋裡人”同義,即做妾。

王夫人這樣考慮和安排,合情合理。既沒有違背賈政的意願,又能讓襲人對自己更忠心,對寶玉更盡心。

4、“我從今以後倒要幹幾樣尅毒事了。抱怨給太太聽,我也不怕。糊塗油蒙了心,爛了舌頭,不得好死的下作東西,别作娘的春夢!……也不想一想是奴幾,也配使兩三個丫頭!”

這是王熙鳳說的話。先前,王夫人一連問了鳳姐三個問題:“如今趙姨娘周姨娘的月例多少?”“可都按數給他們?”“前兒我恍惚聽見有人抱怨,說短了一吊錢,是什麼原故?”鳳姐一一作了解釋,但是心裡很生氣。這個抱怨的人是誰?王夫人沒有明說,鳳姐卻很容易猜到是趙姨娘。

鳳姐和趙姨娘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第二十回,趙姨娘教訓賈環,鳳姐嚴正警告她:“他現是主子,不好,橫豎有教導他的人,與你什麼相幹?”暗示趙姨娘名分上是母親,實際上是“姨娘”,充其量隻能算半個主子。第二十五回,趙姨娘對鳳姐恨之入骨。她勾結馬道婆,使用巫蠱之術,欲置鳳姐和寶玉于死地。第三十六回,趙姨娘背後向王夫人抱怨,誣陷鳳姐貪污丫鬟的月錢,向鳳姐身上潑髒水。

鳳姐這一通罵,雖是指桑罵槐,卻是刻薄狠毒。“糊塗油蒙了心”,是罵趙姨娘糊塗,喪失良心,辨不清是非。“爛了舌頭”,是罵趙姨娘多嘴多舌,好搬弄是非。“不得好死的下作東西”,是罵趙姨娘卑鄙、下流,将來會死得很慘。“别作娘的春夢”,是罵趙姨娘不着調,不靠譜,有着不切實際的幻想、妄想。“也不想一想是奴幾,也配使兩三個丫頭”,是罵趙姨娘本身就是奴才出生,根本不配使喚丫頭。

至于鳳姐後來有沒有做幾件“尅毒”的事情,作者沒有寫,讀者也就無從知曉。不過,根據鳳姐心狠手辣、睚眦必報的性格,她對趙姨娘一定不會善罷甘休的。

5、“和尚道士的話如何信得?什麼是金玉姻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

這是寶玉睡夢中說的話,反映了他對“金玉姻緣”和“木石姻緣”的鮮明态度。“金玉姻緣”指寶玉和寶钗有婚姻的緣分,因為寶玉有通靈寶玉,寶钗有金鎖。“木石姻緣”指寶玉和黛玉有婚姻的緣分,因為寶玉前世是女娲補天剩下的一塊石頭,黛玉前世是三生石畔的一棵绛株草。

寶玉在睡夢中說:“和尚道士的話如何信得?什麼是金玉姻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一方面說明“金玉姻緣”的傳言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困擾,另一方面也表明他對“木石姻緣”的向往和追求。

寶钗聽了寶玉的夢話後,“不覺怔了”。“怔”,可以解釋為發呆、發愣;也可以解釋為驚懼、惶恐不安。筆者認為,寶钗是被寶玉的白日做夢,在夢中的大喊大叫吓到了;而不是為了寶玉的夢話而深感失望,因為寶钗自己也不看好“金玉姻緣”。

6、“從此以後我是太太的人了,我要走連你也不必告訴,隻回了太太就走。……難道作了強盜賊,我也跟着罷。再不然,還有一個死呢。……這一口氣不在,聽不見看不見就罷了。”

這是襲人對寶玉說的話。王夫人對襲人的厚待,讓寶玉喜不自禁。他笑着對襲人說:“我可看你回家去不去了!……從今以後,我可看誰來敢叫你去。”寶玉說這話是有原因的,第十九回,襲人說家人要贖她出去,寶玉就一直擔心襲人會離開。在寶玉心中,襲人不僅是照顧他生活的丫頭,而且還是戀人、姐姐和母親。一句話,寶玉離不開襲人。

其實,襲人并沒有打算離開寶玉。她是“故先用騙詞,以探其情,以壓其氣,然後好下箴規”(第十九回)。襲人用“走”甚至“死”來作為手段,就是為了敲打寶玉,不要總把我的勸告當作耳旁風。

襲人說“我是太太的人”,有人認為這是在炫耀,是小人得志。其實,襲人說的何嘗不是實情。王夫人提升了襲人的政治地位,從丫鬟到準姨娘。王夫人從自己的月例中拿出銀子給襲人,甚至比趙姨娘、周姨娘的月例還要多一吊錢。王夫人不止一次稱襲人為“我的兒”,說她比寶玉“強十倍”。王夫人如此厚待襲人,襲人自然對王夫人是感恩戴德、感激涕零。

7、“那些個須眉濁物,隻知道文死谏,武死戰,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節。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谏,他隻顧邀名,猛拚一死,将來棄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戰,猛拚一死,他隻顧圖汗馬之名,将來棄國于何地!所以這皆非正死。……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并不知大義。”

這是寶玉說的話。所謂“文死谏,武死戰”,就是文官為了勸谏君王而不惜犧牲生命,武将在疆場上為了國家而拼死力戰。這種忠君報國、舍生取義的思想,在封建社會裡一直被當作道德标杆來提倡和宣揚。

寶玉卻懷疑、否定和批判這種“死名死節”的行為,認為這些人算不上“大丈夫”,隻是“須眉濁物”。他們的所作所為不過是“邀名”“沽名”“圖汗馬之名”而已。他們隻在乎自己的榮譽和利益,而棄國君、國家利益于不顧。所以,即便他們“猛拚一死”,也“皆非正死”,“并不知大義”。

寶玉的這番宏論可謂驚世駭俗、離經叛道。“真真确确的非凡常可能道者”(蒙側批),是“千古不磨之論”(庚辰眉批)。

8、“我此時若果有造化,趁你們在,我就死了,再能夠你們哭我的眼淚流成大河,把我的屍首漂起來,送到那鴉雀不到的幽僻之處,随風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為人,就是我死的得時了。”

這是寶玉說的話。寶玉跟襲人談了自己最向往的死法,就是趁着大觀園的姐妹們都在,自己先死,然後由姐妹們的眼淚送到幽僻之處,随風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為人。第十九回也有類似的說法:“隻求你們同看着我,守着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飛灰,……等我化成一股輕煙,風一吹便散了的時候,你們也管不得我,我也顧不得你們了。”

作為“情種”,寶玉喜歡并享受着與黛玉、寶钗、湘雲、襲人、晴雯等姐妹們每天厮守在一起的生活。他總在擔心,或許哪一天,這些姐妹們會離開他嫁人。他無法想象、更無力承受姐妹們離開大觀園後留下的孤獨和寂寞。所以,他甯願趁她們都在的時候死去,然後可以獨享她們的眼淚。這就是寶玉所說的“死的得時”。這種死遠比獨自活着強。

所以,無論是化煙化塵,還是獨享眼淚,其實都是寶玉對不确定的未來恐懼的表現,與所謂博愛、平等沒有太大關系。

9、“昨夜說你們的眼淚單葬我,這就錯了。我竟不能全得了。從此後隻是各人各得眼淚罷了。”

這是寶玉說的話。寶玉一直以為,他是大觀園的中心,姐妹們都會寵溺于他,衷情于他,或為他高興,或為他悲傷。他甚至毫不懷疑,如果他死了,姐妹們的眼淚會流成大河,把他的屍首漂起來,送到幽僻之處。

但是,寶玉這種自戀、自信的感覺,在齡官這裡卻遭受到數次冷遇。寶玉想讓齡官唱《牡丹亭》,齡官“獨自倒在炕上,見他進來,文風不動”,完全沒有把寶二爺放在眼裡。寶玉挨着齡官身邊坐下,齡官趕緊起身躲避,一邊還正色說道:“嗓子啞了,前兒娘娘傳進我們去,我還沒唱呢!”公然拒絕寶二爺的請求,一點面子也不給。

相反,齡官對賈薔卻一往情深,曾用金簪在地上一連寫了幾十個“薔”字,被驟雨淋濕而不自知。這個殘酷的事實讓寶玉長歎,所有人的眼淚,“我竟不能全得了”,從此以後“各人各得眼淚罷了”。也讓寶玉頓悟,“人生情緣,各有分定”,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情緣,每個人的情緣都是命中注定的。

之前的寶玉以“愛博而心勞”著稱,之後的寶玉則是“任憑弱水三千,我隻取一瓢飲”。從泛愛到專一,從躁動到安甯,寶玉幡然醒悟,完成了感情上的蛻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