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nfc标簽和rfid的區别

nfc标簽和rfid的區别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2-12 03:51:29

nfc标簽和rfid的區别?[PConline資訊]這些年來,手機的功能随着發展越來越高端,NFC這項技術已經成了絕大部分手機的标配而我們也通過這項技術取代了門禁卡、公交卡甚至銀行卡不管走到哪裡,隻要事需要刷卡的地方基本都可以直接用手機代替傳統的卡片,給生活帶來了不小的便捷但是你真的了解什麼是NFC嗎?,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nfc标簽和rfid的區别?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nfc标簽和rfid的區别(也許你經常用手機來刷卡)1

nfc标簽和rfid的區别

[PConline資訊]這些年來,手機的功能随着發展越來越高端,NFC這項技術已經成了絕大部分手機的标配。而我們也通過這項技術取代了門禁卡、公交卡甚至銀行卡。不管走到哪裡,隻要事需要刷卡的地方基本都可以直接用手機代替傳統的卡片,給生活帶來了不小的便捷。但是你真的了解什麼是NFC嗎?

首先我們要明确NFC的概念。NFC全程為“NearFieldCommunicatio”,中文意思為“近場通訊”或者“近距離無線通信”,這是一種基于RFID的近距離高頻率無線電通信技術,由諾基亞、飛利浦和索尼三家共同制定的标準,在ISO18092、ECMA340和ETSITS102190框架下推動标準化,同時也兼容應用廣泛的ISO14443、Type-A、ISO15693以及Felica标準被解除是智能卡的基礎架構。

這裡的“近距離高頻無線電通信技術”裡面,近距離顧名思義,一般工作範圍隻有10厘米左右;高頻則代表工作頻率高,為13.56MHz;至于電磁波,就是利用變化電場和磁場所産生的電磁波,在此基礎上進行編碼等操作就可以傳遞信息,而在這裡又分為模拟通信和數字通信。

一般來說,這項技術的傳輸速率在106kbps、212kbps或424kbps這三個速率之中的其中一個,實際上這個傳輸的速率是非常慢的,即使目前看來傳輸速度非常慢的藍牙都有2Mbps的傳輸速率。

這項技術目前對我們來說,使用最多的地方就是刷公交卡和各種卡了。試着想一下,乘坐公交車/地鐵時,别人都是投币或者掃碼,而你掏出手機或者手環,輕輕一掃便進去了,在出門少帶一件裝備的同時還能感受到科技的樂趣。現如今的NFC公交卡已經基本普及開來,各種城市的一卡通基本上都可以使用。但是這項技術除了刷公交卡和模拟銀行卡進行支付等等,還能幹什麼呢?

其實這項技術還可以用在很多的地方,比如華為的MagicBook上面的“一碰傳”,就是利用了NFC的技術,用過的人都知道,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當然還有相機上面的NFC,碰一下就能連接WIFi;無線耳機上面的NFC碰一下就能連接成功……當然也可以用它來傳輸數據,但前提是要能忍受住這慢得出奇的速度。

在上面還有一個“RFID”,那麼什麼又是RFID呢?它和NF從又有什麼關系呢?RFID,全稱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中文名稱就是“射頻識别技術”。一般來說是“閱讀器”和“标簽”之間的通信,“閱讀器”可以理解為平時使用的讀卡器,而“标簽”自然就是卡了。

但是相比于NFC的“近距離高頻無線通信”,RFID就更厲害了,傳輸距離可從幾厘米一直到幾十米,頻率從幾百kHz到幾GHz。那“标簽”都有什麼特點呢,首先可以分為“有源”“無源”“半有源”幾類,“源”的意思便是電源,通常是紐扣電池。一般來說,有源卡傳輸距離比無源卡遠的多。

而在生活中其實很多東西都用到了RFID技術,比如說各種卡片,還有進入車庫的識别卡,隔着車窗都可以被識别到(當然也有些是用藍牙);還有一些圖書館的借閱管理也是使用RFID技術,在書脊或者前後封皮上粘貼一張無源卡的薄膜,這樣就可以很方便的借閱和管理了。當然這個很多超市也會采用,準确的說應該叫做EAS系統(ElectronicArticleSurveillance,中文名電子商品防竊(盜)系統),但也是利用了RFID技術作為基礎。

除了這些,我們所熟知的IC卡和ID卡就是利用這項技術實現的。我們首先來說說IC卡。IC卡的全名是“IntegratedCircuitCard”,直譯過來就是集成電路卡。顧名思義,就是卡片裡面有一塊集成電路。他是将一個微電子芯片嵌入符合ISO7816标準的卡基中,做成卡片形式。IC卡于讀卡器之間的通訊方式可以是接觸式,也可以是非接觸式。所謂的接觸式就是類似有些銀行卡和手機卡一樣,有一塊芯片直接裸露出來,必須要插到機器裡面才能正常讀寫;而非接觸式無需直接接觸機器便能正常讀寫,一般來說常見的飯卡等一些卡片都是非接觸式,畢竟使用時候更方便。

而ID卡全名為“IdentificationCard”,也就是身份識别卡。這類卡片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識别身份。原因很簡單,因為ID卡的容量有限,隻能存儲卡号。同時這種卡号理論上全球隻有這麼一個,換句話說就是隻要這種卡沒有加密,隻要通過一些專業的設備很輕松就能複制。

除此之外,需要注意還有一種東西叫做“HID卡”,雖然和ID卡相差了一個字母,但是之間卻有着非常大的區别。這玩意是由美國HID公司研發出來,本質上也是屬于一種低頻卡,頻率也是125kHz,但是它可以加密,因此安全性比一般的ID卡高了一些,因此收到了不少小區的青睐。但凡事有利有弊,這樣的後果便是兼容性不是很好,隻能使用對應的讀卡器。

當然,即使是ID卡,不同的卡片也有着非常明顯的區别,其中最明顯的區别便是外觀。常見的有藍色的鑰匙扣卡和薄卡,也有比較厚的卡。雖然外觀上區别很大,但是之間還是有相似點的,就是上面都是有一串數字。這些數字其實就是卡号。

一般來說,常用的編碼格式有曼徹斯特碼、ABA碼、維根碼等。其中曼徹斯特碼為16進制,ABA碼和維根碼都是10進制。這些數字又有着獨特的算法,隻依靠這些數字根本不足以推出ID卡裡面的所有信息,因此根據卡片上的數字複制卡片的可以洗洗睡了。

不管是ID卡還是IC卡,都可以做成非接觸式的,而這兩種讀取方式又有什麼區别呢?其實并沒有什麼區别,就好比手機的無線充電和有線充電一樣。不過非接觸式的卡片内部有着一圈線圈。如果說一不小心把非接觸式卡片搞裂開了,這張卡基本上也就廢掉了;但接觸式的卡片不同,隻要是芯片不壞就沒事。當然目前絕大多數的銀行卡既可以通過接觸式傳輸數據,也可以通過非接觸式傳輸。這樣以來即使是卡片裂開了也能取錢,隻不過不能刷卡了而已。

那麼很多人看到這兒,會很好奇怎麼分辨ID卡和IC卡呢?其實很簡單,有一個辦法就是打開手電筒,把卡片放在手電筒上,看線圈的位置和形狀。IC卡線圈一般是方形的,在卡的四周;而ID卡一般是橢圓形在四周或者是圓形在卡中間。如果方形和圓形線圈都有就說明是複合卡。不過還有一種最簡單的方式:往有NFC手機後面一貼,有反應的一般都是IC卡(不排除頻率不是13.56MHz的情況),如果沒反應,那麼就是ID卡或者是其它頻率的IC卡了。另外IC卡和ID卡都有厚卡薄卡和鑰匙扣卡片,千萬不能因為外觀就武斷地認為它是哪一種卡,不過若是白卡上有上面ID卡那種兩個字符串,大概率就是ID卡了。

不管是NFC還是RFID,對我們來說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更加便捷了。功能也越來越多,所提高的效率也越來越高。或許随着發展還會有傳輸速率更高,傳輸距離更遠的技術問世,我們辦公的效率會更高,或者能夠擺脫設備廠商的限制實現多設備無縫的交互,對使用體驗方面也會有更大的提升。總之随着科技的發展,這些技術給我們所帶來的幫助會非常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