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姜予恩
6月10日下午一點半,10歲的小彩新再次躺在了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造血幹細胞采集床上,手臂和腳都插上了管子,鮮紅的血液正往幹細胞采集儀輸送。從她小小的身體裡采集的“生命種子”,是能給父親延續生命的希望。
彩新手臂上的針頭
五年前,彩新的父親唐海濤被診斷為結外NK/T細胞淋巴瘤,經過了自體外周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後,7個月前病情再次複發。此時唐海濤的自體幹細胞已經不能再移植使用,骨髓庫裡也沒有找到與他匹配的幹細胞,父母年事已高不适合做捐獻者。萬幸的是,女兒彩新與父親匹配成功了。
由于唐海濤體重近180斤,所需的幹細胞數量相對較多,前一日已從小彩新身體裡采集的幹細胞數量不夠,這是第二次給彩新采集。從這個小姑娘的眼睛裡,看不到一絲恐懼,滿是堅定和勇敢,她笑着沖媽媽比了個“耶”,一心想着爸爸能夠趕快好起來。
即将進行二次造血幹細胞采集的彩新
父親病情複發
10歲女兒照亮“生命之光”
彩新一家是四川宜賓人,爸爸媽媽還有妹妹一家四口原本過着平淡幸福的生活。但五年前,爸爸唐海濤出現發高燒、喉管化膿、吃不下東西等症狀,來到位于泸州市的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就診後,被确診為結外NK/T細胞淋巴瘤(鼻型),這個消息像是晴天霹靂一般擊中了這個小家庭。年幼的彩新從未聽過這個病的名字也不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她隻知道爸爸生病了,原本強壯的爸爸逐漸開始消瘦,媽媽也少了一些笑容。
好在經過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後,唐海濤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治療花去了近三十萬,為了償還治病向親戚朋友借下的錢,唐海濤回到了工作崗位,在工地做現場管理,一個月能有五千元,媳婦張曉琳在營業廳上班一個月掙兩三千元,“一邊工作一邊還嘛,以為生活就回歸正軌了。”
彩新的爸爸唐海濤
但去年冬天,唐海濤的病情複發,一家人懷着忐忑不安的心再次來到了醫院。醫生告知張曉琳,唐海濤的自體造血幹細胞已不能再使用,隻能進行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然而造血幹細胞匹配成功的概率極低,在非親緣關系的供需者之間,配對相符率甚至隻有十萬分之一。
骨髓庫裡找不到與唐海濤匹配的造血幹細胞,父母已六十多歲不再适合做供給者,兄弟姐妹又匹配不上,這急壞了一家人。幸運的是,女兒彩新與爸爸的造血幹細胞匹配上了,這宛如黑暗裡照進了一束光,讓全家人看到了希望。
害怕采集造血幹細胞對女兒身體有影響,一家人進行了多次思想鬥争,醫生的科普打消了他們的顧慮,最終同意了讓女兒捐獻造血幹細胞救爸爸。“第一次告訴她時,她開心得不敢相信,三天兩頭問什麼時候可以采血。”張曉琳沒想到女兒會如此懂事,不禁紅了眼眶。
給彩新抽血檢查
要給爸爸做榜樣
“雖然痛但我不怕”
6月6日是彩新10歲生日,在媽媽的朋友圈裡,記錄下了彩新端着蛋糕的可愛模樣。小姑娘有着一雙大而明亮的眼睛,烏黑濃密的長發編着辮子,靈氣可人。
過完生日兩天後,彩新住進了醫院,為采集造血幹細胞做準備。6月9日,打完最後一針動員劑後,血液内科的醫護們開始給彩新進行采集。“不敢睡覺,她一直看着。”盡管打針從未喊過疼,但畢竟還是小孩子,媽媽看出了彩新心裡的不安和害怕,不斷鼓勵着她。
媽媽張曉琳和彩新
6月10日,醫生告知采集的幹細胞數量不夠,需要再次進行采集。采集一次需要5小時左右,看着女兒手臂上紮着的留置針和淤青,媽媽心疼得難受,但彩新反而安慰媽媽:“我很樂意,這沒有什麼。雖然會有一點害怕,也有一點痛,但是我要做爸爸的榜樣,我不要害怕,希望爸爸健健康康的。”
第二次躺上采集床,彩新更加勇敢了,眼睛裡透露着堅定。手臂上和腳上插着的管子将鮮紅的血液輸送進造血幹細胞采集儀器,這些“生命的種子”是給爸爸的希望,是全家人的希望。
正在進行造血幹細胞采集的彩新
強忍身體不适
“不想浪費一滴藥”
“這次的治療費用預估也要二十多萬,目前隻交了十萬。”說起治療費用,張曉琳語氣有些低沉,前一次治療欠下的債務還未還清,這一次後續的治療仍需花費大筆的錢,她把房子、車子全挂在了網上準備出售。房子賣出去了,一家幾口人住哪裡,這些問題都被張曉琳壓在了心裡。
女兒彩新的懂事讓她獲得了慰藉,但也更加心疼。第一次采集完造血幹細胞後,吃完藥的彩新身體有些不适應,流口水想吐,但怕浪費藥,她強忍着。爸爸打來視頻,她悄悄給媽媽說不要讓爸爸知道自己身體不舒服。聽說需要再采一次,打的一種針劑要8600元,彩新問媽媽是不是自己的原因讓媽媽又花費一次錢,媽媽向她解釋是爸爸體重太重,這才讓彩新放心。她安慰媽媽:“好事成雙,所以要采兩次,8600元數字吉利又好又順。”
爸爸唐海濤平時對孩子們的管教較為嚴格,但在彩新心中,爸爸是個好爸爸。喜歡吃的水果,剝了皮給爸爸端去,愛和爸爸出去玩。彩新拿媽媽的手機,悄悄發了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家人在雪地玩耍,爸爸抱着妹妹,一家人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等爸爸病好之後想讓他帶我們去玩,去哪裡都可以。”彩新說。
彩新一家四口
治療成功率達到70%—80%
捐獻造血幹細胞對身體無影響
據了解,結外NK/T細胞淋巴瘤鼻型屬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種少見類型,多數病例原發于鼻腔和咽喉部以上部位,少數病例原發于鼻外,如皮膚、胃腸道、肺等,極少數病例發病初期即表現為全身播散。其病理表現獨特,具有以血管為中心的多形性淋巴細胞浸潤,瘤細胞浸潤破壞血管繼而引起壞死等特點,多數病例存在EB病毒感染證據。
血液内科主任邢宏運檢查彩新身體狀況
近年來,應用自體或同種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結外 NK/T細胞淋巴瘤被逐漸應用于臨床。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聯合大劑量化療可以大幅度提高化學藥物對腫瘤細胞的殺傷作用。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的優勢在于移植物抗腫瘤效應較強,但移植相關風險高。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血液内科主任邢宏運表示,唐海濤的病情屬于複發難治的結外NK/T細胞淋巴瘤,經過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後,患者有70%—80%治愈概率。
同時,邢宏運介紹,不同于骨髓捐贈,造血幹細胞的采集利用的是粒細胞肌肉刺激動員劑,把造血幹細胞動員到外周血裡面,用機器過濾血即可,對捐獻者的健康不會有任何影響,也不會留有後遺症,大家不用有所顧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