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朝元老兩次托孤,三馬同槽以晉代魏。公元249年,魏國太傅司馬懿趁大将軍曹爽陪皇帝曹芳離開洛陽去高平陵掃墓之時,以“陰養的三千死士”發動政變,說服郭太後,進而控制京城,誅滅曹爽及其黨羽何晏、鄧飏、丁谧等人三族。此後,以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三人為首的司馬家族掌握了曹魏大權,兩年後,司馬懿病逝,将大權交給了司馬師,而不是司馬昭,這其中有什麼原因?下面根據《三國演義》、《晉書》和《三國志》中相關内容,結合自己的見解,簡要分析如下。
首先,司馬師是曹魏宗室有姻親,能有效緩和與曹魏宗室的緊張關系。
司馬師,字子元,是司馬懿與正妻張春華的長子,司馬昭的同母兄。他與曹魏宗室有姻親關系,曾經迎娶夏侯尚之女夏侯徽。夏侯尚是夏侯淵的侄兒,是曹操的夏侯本家,也是曹魏宗室。他與魏文帝曹丕關系密切,領荊州刺史,假節、都督南方諸軍事,曾奪取蜀漢上庸、平定三郡九縣、擊敗吳國諸葛瑾,因功封昌陵鄉侯。
司馬師與夏侯尚的女兒夏侯徽,婚後兩人關系應該還不錯,要不怎麼會有五個孩子,隻不過都是女兒。至于《晉書》記載的,夏侯徽知道司馬師不是曹魏的忠臣,被司馬師毒殺。這種說法并不可信,因為當時才公元234年,正是正當壯年的曹叡當政,司馬懿在前線與蜀漢丞相諸葛亮征戰,司馬家族怎麼可能生出不臣之心。距公元239年曹叡病逝有五年,距公元249年高平陵政變還有15年,當時司馬家族是不可能生出反叛之心的,現實情況也不允許,誰也想不到正值壯年的曹叡會一命嗚呼。《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
後無男,生五女。
因此,司馬懿選擇司馬師繼承自己的爵位,是因為司馬師不但是司馬家的掌權人,還是曹魏宗親,可以調和司馬家族與曹魏宗室的緊張關系。事實正是如此,在誅滅曹爽後,司馬懿利用司馬昭與夏侯玄的私人及姻親關系,将其征召回朝,兵不血刃傑出其軍權。
其次,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馬昭不同于司馬懿和司馬師,他是真的有狼子野心。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的初衷隻是為了自保,為了除掉已有反叛之心的曹爽,并不是為了取而代之。事實可以證明,司馬懿在誅滅曹爽集團後,并沒有廢立皇帝之心,仍然奉其為主。而司馬師掌權後,也沒有取而代之的欲望,即使在中書令李豐與皇後父光祿大夫張緝密謀反叛事件後,他隻是想到廢黜曹芳。司馬師本想立彭城王曹據為帝,但郭太後堅持立高貴鄉公曹髦為帝,他便放棄自己的想法,迎立曹髦到洛陽登基。
反觀司馬昭,在高貴鄉公曹髦和自己攤牌,率軍殺向司馬府時,默許自己的手下中護軍賈充和太子舍人成濟殺害了皇帝曹髦。這在古代是十惡不赦的弑君大罪,他卻明目張膽地幹了,還臉不紅心不跳。事後,他僅僅殺了小小的成濟來善後弑君這樣的大罪,安撫天下人之口。這樣的權臣,已經到了可以随意弑殺皇帝的地步,還有什麼事是不敢幹的嗎?
“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廢辱,今日當與卿(等)自出讨之。”
最後,司馬師與司馬昭才能不分上下,遇大事比司馬昭沉着冷靜。
在決定司馬家族命運的“高平陵之變”中,司馬師率領“陰養的三千死士”,占據京城各門,穩定局勢,是這次政變能否成功的關鍵力量。在政變前一天,司馬師從容安排各項事宜,安然入睡,而剛剛得知即将政變的司馬昭由于過度緊張,徹夜未眠。司馬師和司馬昭都受到司馬懿的器重,然而從政變前兩個兒子的表現中,他看到司馬師遇大事沉着冷靜,将大權交給司馬師更加合适,更加放心。
至于司馬師是嫡長子,司馬昭是嫡次子,古代立長不立幼,司馬懿才将大權交給司馬師。并不是沒有這種考慮,可是這并不是決定性因素。三國時期,像司馬家族、鐘家等門閥世家,為了家族的長盛不衰,繼承者并非必須是嫡子,像袁紹、鐘會等都是庶出,依然有很大的權勢。因此,司馬師隻是恰巧是嫡長子而已,主要還是看司馬師和司馬昭兩個人中誰的能力強,誰才能繼承權勢。
你是如何看待司馬師與司馬昭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了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曆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