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閩南送王船的風俗起源

閩南送王船的風俗起源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4-06 13:42:50

  1、送王船是送“代天巡狩”的王爺。關于王爺的傳說尚無定論,最早的可追溯到明初,最晚也到清代雍正年間。2004年同安區西柯鎮呂厝村送的是第148任王爺,依四年一次推算,已有500多年的曆史。此王爺并非代表“瘟神”,而是代替皇帝巡遊四方、賞善罰惡,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一般是三到四年舉行一次,通過擲筊在固定的農曆月份确定某一天舉行送王船儀式,制造一艘王船,或是用杉木制成,或是紙制,把王爺請上王船,載上柴、米、油、鹽以至各項生活用品等實物,在海邊焚燒。

  2、“送王船”(不能稱為“燒王船”,當地人很避免用“燒”這個字),是沿海漁港、漁村古已有之的傳統民俗,通過祭海神、悼海上遇難的英靈,祈求海上靖安和漁發利市。廈港漁家的“送王船”習俗,還糅合了王爺(鄭成功)信仰。據傳此俗源于台灣,清初漁家為緬懷鄭成功的豐功偉績,以王爺作為代天巡狩的神而奉祀,并造“王船”送之入海,雖不言明而心領神會。這一種民俗在“文革”期間中斷,1995年在去台廈門住民的倡議下,重新恢複三年一次的活動,規模一次比一次盛大熱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