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教育思想之一:德育----素質教育的重點。
孔子一生為培養治國人才而進行賢能教育。在“德、才”兩方面,把“德”放在第一位,以“仁”為出發點,提倡“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并把“仁義禮智信”作為五常。他認為“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2、孔子教育思想之二:勤奮好學、講究方法、注重實效。
(1)勤奮好學----治學的重要條件。
《論語》中有“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他十分注重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樂趣,對優秀者給予表揚,對怠惰者給予批評。
(2)學習方法----獲知之橋梁。
重視學習方法,是每個學生應有的學習态度。孔子為此曾多次表揚顔回。他主張“溫故而知新。”他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并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在學習時應當獨立思考,但思考必須以認真讀書為基礎,他指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孔子教育思想之三:治學嚴謹,抓住規律。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幾乎人人都知道孔子這句話,這是孔子做學問的态度----治學嚴謹、求實。他曾說:“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之;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意思是說,夏朝的禮,我能說出來,但是,它的後代杞國不足以作證明;殷朝的禮,我能說出來,但它的後代宋國不足以作證明。這是杞國、宋國資料和熟悉曆史的賢人不夠的原故。如果資料充足,那麼我就可以用來作證明了。這足以說明孔子治學嚴謹、紮實的态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