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千古奇書山海經有多可怕

千古奇書山海經有多可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20:54:08

千古奇書山海經有多可怕(古今第一奇書山海經揭秘之箕尾山)1

箕尾之山是《山海經》中南山一經的最後一座山,它的位置和南山一經第一座山招搖山的位置可以确定南山一經十座山的分布範圍。箕尾之山的相關信息是這樣的:又東三百五十裡曰箕尾之山,其尾踆于東海,多沙石。汸(fāng)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淯,其中多白玉。

千古奇書山海經有多可怕(古今第一奇書山海經揭秘之箕尾山)2

古代的東海包括現在的東海和黃海,北端與渤海以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間的最短連線為界,南端與南海以南澳島和台灣島南端鵝銮鼻之間的連線為界。南山一經的第一座山“臨于西海之上”,最後一座山“其尾踆于東海”(這是東海第一次在《山海經》中出現),這意味着南山一經的十座山都是臨近南海(現在的南海包括西海,即北部灣)和東海南端的山巒。臨近東海南端的主要山脈有三座,分别是博平嶺、玳瑁山和武夷山南段,那麼,究竟哪一做山是箕尾之山呢?筆者以為是武夷山南段,證據有二。

千古奇書山海經有多可怕(古今第一奇書山海經揭秘之箕尾山)3

其一,此處的踆讀zūn,意為蹲踞,一座山蹲踞于大海邊這個畫面可以讓人想到卧虎藏龍、虎踞龍蟠,而據相關專家所言,武夷山又名虎夷山,因商周時自江淮南遷人贛的古東夷虎方部落而得名,後為避唐高祖李淵之祖父李虎名諱,才改為武夷山。

千古奇書山海經有多可怕(古今第一奇書山海經揭秘之箕尾山)4

其二,武夷山南段岩層大部分為千枚岩和砂礫岩,岩性疏松,易被侵蝕,和箕尾山“多沙石”的特點相吻合。确定了箕尾之山就是武夷山南段,汸水和淯水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汸水即發源于武夷山南段的汀江,淯水即汀江所彙入的韓江,韓江的古稱可以作為另一個證據。

千古奇書山海經有多可怕(古今第一奇書山海經揭秘之箕尾山)5

韓江是我國東南沿海的重要河流之一,和浙江的錢塘江、瓯江、福建的閩江、九龍江可以并稱為“東南沿海五小龍”。韓江在最初的時候并不叫這個名字,而是稱為員水,但是如果您把此處的員讀作yuán可能就錯了,因為他還有兩個讀音,作人名時讀為yún,比如大家熟悉的伍子胥就姓伍名員字子胥;作姓氏時讀為yùn,是贠的另一種寫法,有一位著名歌唱家就叫贠恩鳳。筆者以為員在這裡很可能讀作和淯水的淯發音非常接近的yùn。既然寫到了古之員水今之韓江,就順便說一下韓江之所以叫韓江這個文壇佳話。公元819年,“欲為聖明除弊事”的韓愈上《谏迎佛骨》,惹怒當朝皇帝唐憲宗,被“夕貶潮陽路八千”,來到了當時還屬瘴疬之地的潮州。

千古奇書山海經有多可怕(古今第一奇書山海經揭秘之箕尾山)6

韓愈到潮州任職時,當地百姓正在遭受水災和鳄魚之苦,他一邊設法治理水患,一邊連夜寫下《祭鳄魚文》。第二天,韓愈親自帶人去員水岸邊設壇祭鳄,祭品擺放完畢,他對着江水大聲喊道:“鳄魚!鳄魚!韓某來此為官,期待造福百姓,爾等在此興風作浪,意欲何為,今限爾等七天之内,離此出海,如若不然,嚴懲不貸!”

千古奇書山海經有多可怕(古今第一奇書山海經揭秘之箕尾山)7

在韓愈的努力下,員水水患得以消除,水中的鳄魚自然就少了,甚至消失了,人們奔走相告,對韓愈充滿感激之情。韓愈随後又開設學校,興辦教育,大大提高了潮州地區的文化水平。

千古奇書山海經有多可怕(古今第一奇書山海經揭秘之箕尾山)8

為了紀念韓愈造福潮州這個盛事,潮州百姓把員水改稱“韓江”,把江對面的東山改稱“韓山”。這就是韓愈守潮江山改姓的曆史趣聞。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憶江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