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
在生活中也會面對很多的難題,身處于中國這樣一個人情社會中,怎樣可以優秀的解決問題又能給被人留下一個好印象,就成為一個有藝術性的話題。很多人都會苦于不會選擇好的解決方式,但是其實解決問題和傭兵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孫子兵法》中曾有這樣一句話,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這句話出自《孫子兵法-謀攻》主要的意思是指讓敵軍失去戰鬥的能力,從而讓自己的這一方面達到不耗費大量兵力就完勝的目的。現在多指,雙方軍隊不通過兵刃的交手,就可以讓敵對勢力屈服的意思。
這句話主要反映了中國古代在戰場上追求不戰而勝的兵法策略。一開始産生于春秋諸侯争的時期,因為當時群雄割據、戰亂頻繁,有的諸侯國會為保全自身而聯合一些其他的效果,從而形成聯盟制造戰略上或者政治上的優勢地位,可以用避免戰争的方式使其他的國家退兵。
這句話是《孫子》用兵策略中的理想追求的最高的境界,不僅對中國古代軍事思想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并且直到今天對中國和世界都 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現在的歐盟就是擺在眼前的例子,中國古代也有很多戰役中都是使用了這種軍事思想,得到了很大的成效。其中,最著名的應該就是諸葛亮使用的空城計了吧,不費一兵一卒就讓司馬懿退兵而走。
這個故事主要講述的是,在三國時期,諸葛亮因為傭兵的錯誤而失去了軍事要地--街亭。于是魏國的大将司馬懿就乘機率領着十幾萬的軍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攻打而來。
但是,當時諸葛亮身邊的武将都領兵在外,城中隻有2500名士兵,糧草也不夠,如果和司馬懿的十幾萬大軍直面相對的話那無異于以卵擊石。可是這是諸葛亮卻從容不迫,說自己使用計策就可以讓司馬懿退兵而走。
于是,諸葛亮讓手下的人把戰旗都收起來,隻留幾個士兵在外把手,并且不允許士兵随意走動。還把城門打開,在城門上派士兵裝扮成百姓的樣子,做日常的灑掃工作。而他自己身披鶴氅,帶上綸巾,隻領着兩個小書童,坐在城上燃香撫琴。
司馬懿的急行軍到達之後看到城門之處竟然是這樣一番景象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是好,就回去禀告司馬懿,起初司馬懿并不相信,但是親眼見證之後,非常疑惑但是又不敢輕舉妄動。
于是命令前軍後撤。司馬昭卻說有可能是因為諸葛亮城中無兵所以才故意做出這番樣子詐司馬懿的。
但是,司馬懿卻說,諸葛亮一生謹慎,從來不曾冒險,如今這樣一番常态一定是有詐,如果現在貿然進軍的話一定會被埋伏,還是撤兵比較妥當。
就這樣諸葛亮不費一兵一卒就成功逼退了司馬懿十幾萬大軍。這就是因為諸葛亮看清楚現在的形勢,成功地利用了司馬懿生性多疑的特點,從而達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其實就是用兵為下策,攻心才是妙計。
除此以外,在春秋時期趙括在戰争中也用過這樣的思想。在趙惠文王十九年的時候,趙惠文王命令趙括攻打齊國的麥秋。
但是,在這之前趙國就已經多次攻打麥秋,可是麥秋因為糧草充足,軍中将領有非常善用策略所以趙國一直攻城不下,趙惠文王很是生氣,給趙括下了死命令,說一個月一定要成功攻破城池。
趙奢認為應該強攻奪城,但是趙括卻認為時間緊急,一個月隻用強攻的話很難成功。但是趙奢沒有聽趙括的下屬執意強攻可是效果并不佳,趙括認為雖然強攻也是一種手段,但是戰争一起自己這一方一定也會損失慘重,而且城中的人憑借對地勢的熟悉經常晚上偷襲,如果這樣長期以往完成一個月破城的目的很難。
于是,趙括詢問了抓來的俘虜,詢問城中的情況,俘虜一開始并不交代,趙括卻沒有嚴刑拷打,反而是每天給他們飯吃并且以禮相待,還釋放他們讓他們帶糧食回去給家裡人吃。
就這樣沒幾天,俘虜中就有人和趙括交代了,說其實城中的糧食早就不夠了,百姓早就已經吃不上飯了,很多餓死的。
但是,在軍隊中還可以支撐幾個月之久。趙奢也認為強攻勝面不大,于是聽從了趙括的建議,把俘虜都放了回去,并且還給他們傍身的糧食。這些俘虜回去之後都在說趙軍的好處,說不僅沒有傷害他們反而還很客氣。
百姓一聽就非常亢奮了,當即就有人希望可以投降,城中暴動開始了。趙括他們也停止了攻城的腳步,反而是用機器把糧食抛入城中,其餘的也不多做了。
就這樣過了沒幾天,守城的齊軍派人把糧食都送了回來,并且說雙方可以交戰但是糧食就不要再投了,可是趙括他依舊隔幾天往城中投糧食,齊軍終于忍耐不住了,說要派代表來和趙軍決戰,但是趙奢聽從了趙括的勸阻并沒有應戰,而是依舊按兵不動,天天往城中投放糧食,就這樣沒有過了多久,麥丘的百姓殺了守城的将領投降了。
在聽從了趙括建議之後,趙軍沒有消耗一兵一卒就在一個月内成功地奪得了麥秋這座難啃的硬骨頭,成為了用兵史上的典範。其實趙括在這裡也是用了《孫子兵法》中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軍事思想,消耗最少的兵力讓對方屈服。
在我們現在這個和平年代,我們的生活之中其實很少能見到打仗的事情,但是我們在生活中面對的很多人、很多事都可以使用這種軍事思想,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尤其是自己處于劣勢地位的時候,不要總想着要硬上,而要多了解敵我雙方的狀況,攻心為上從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終目的。這才是為善之道。
END
我是吃羊文史,想帶你穿越5000年,領略中外文明。想要解鎖後續精彩内容,趕快點贊關注我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