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正在選擇專業的高考生,如果你是正在尋找工作職業人,是不是想知道,現在哪些職位最缺人?哪些職業需求最旺盛?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根據全國102個定點監測城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填報的人力資源市場招聘、求職數據,彙總形成《2022年第一季度全國招聘大于求職“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并于近日在官網公布。
排行榜顯示,排名前10的職業為:營銷員、餐廳服務員、商品營業員、車工、保安員、客戶服務管理員、快遞員、保潔員、家政服務員、包裝工。
随後排名11-20的職業是:焊工、市場營銷專業人員、機械制造工程技術人員、汽車生産線操作工、房地産經紀人、縫紉工、電工、呼叫中心服務員、養老護理員和前廳服務員。
“最缺工”的100個職業中,36個屬于“生産制造”,36個屬于“社會生産服務”,24個屬于“專業技術人員”,可以看出,一線服務人員處于非常緊缺的狀态,其中制造業的缺工最為嚴重。而且,相比機械廠來說,電子廠的招工需求更大,缺工程度也更大。
去機械廠,還是電子廠?從宏觀的數據看,我們知道制造業是如今“最缺工”的職業,但如果從微觀的選擇看,假設一個接受過職業培訓的年輕人,應該是進入機械廠,還是電子廠呢?
答案是電子廠。原因有三:
第一,電子廠一般是無塵、恒溫車間,冬暖夏涼,工作環境舒适,而機械廠的車間條件普遍比較差;
第二,電子廠女生多,男生進去了好找對象,而機械廠根本見不着幾個女生;
第三,機械行業的技術工藝已經穩定,而電子行業還處在高速發展當中,從長遠看,電子廠的發展空間更大。
同樣的邏輯也可以用于高考生的決策,如果也是機械和電子兩個專業擺在高考生面前,也應該選擇電子專業。
怎麼判斷行業的前景?憑什麼電子專業的前景就要比機械專業的更好?
這裡有一個非常樸素的判斷标準:看這個專業的技術天花闆,也就是術語說的“技術限制定律”。
所謂技術限制定律,就是一條專業的技術瓶頸,決定了這個行業的終極效率。比如,農業的“技術限制定律”就是春種夏長秋收冬藏,以年為周期。人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把農業生産變成以月為周期。
回過頭來看機械行業,它的“技術限制定律”是牛頓定律,在這個世界裡,物質的運動必須要受慣性、摩擦、重力的影響。為此,機械行業必須經過多年的打磨,才能把設備精度提高那麼一點點。
最後看電子行業,電學的限制是基爾霍夫定律,信息通訊的限制是3G、4G、5G等通訊協議;而軟件的運行規則則完全是由人為規定的。如果說機械行業是自然規律限制的必然王國,那電子信息行業更像是自由王國,天花闆很高,人可以自由發揮的空間要大得多。
舉個例子,機械表花巨大成本追求的精密度,什麼十級減速、用鑽石做軸眼等等,電子表用極低的成本輕輕松松就達到了,這就是自由王國對必然王國的降維打擊。
從這個角度看,電子化的新能源車打敗機械化的燃油車,也是一定會發生的未來。所以,判斷一個行業的前景,先看它的技術天花闆在哪裡。
決策能力與職業發展高度成正比一個行業的技術天花闆決定了其前景,但選擇行業隻是選擇賽道,針對個人而言,最關鍵的是自己處在行業中的什麼位置,如果僅僅處在行業金字塔的底部,哪怕選對了賽道也沒用。
而在人的職業發展中,決策能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個人的決策能力幾乎和他的職業發展高度成正比。背後邏輯也很好理解,職業發展本質上就是正确地做一個個決策。一個人的決策質量高,他就升得快,也意味着思考能力越強,思考能力本身就是越往上越需要的一種能力
關于決策能力,有4個主要因素:
第一個部分是自己 。簡單說就是對自我的認知。比如,對自己能力和個性的清晰認知,知道自己的能力長短闆和個性傾向,知道驅動自己的價值是什麼。
第二個部分是環境和機遇 。比如家庭因素是否支持自己的決策,社會經濟因素對自己的決策是否有利,以及助力或阻力因素有哪些?
第三個部分是教育與職業的資訊 。簡單說就是對勝任的知識技術的清晰明了程度。你可以通過看文本資料、參觀訪問、演講路演獲得這些資料。
第四部分是這個模型的核心,叫做生涯目标 。簡單說就是知道自己下一步的發展目标。
一個人決策能力強,往往意味着這個人在四個部分的認知能力都很強。對自我認知清楚,對環境因素分析到位,對需要的知識能通過渠道獲得,對自己下一步的生涯目标非常清晰。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榜,營銷員、餐廳服務員、商品營業員、車工、保安員等位列前10,借這個榜單,我們今天讨論了怎麼判斷一個行業的前景,以及個人決策能力和職業發展之間的關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