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11.22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譯文】
子路問:“聽到就去做嗎?”孔子說:“還有父親和兄長等長輩在,怎麼能聽到就去做呢?”冉有問:“聽到就去做嗎?”孔子說:“聽到就去做!” 公西華說:“仲由問是否聽到就去做,您說‘還有父親和兄長等長輩在’;冉求問是否聽到就去做,您卻說‘聽到就去做’。我有些胡塗了,大膽地來向您請教。”孔子說:“冉求做事退縮,所以我鼓勵他勇往直前;仲由做事冒進,所以我讓他謹慎些。”
【注釋】
(1)《集解》引鄭玄曰:“言冉有性謙退,子路務在勝尚人,各因其人之失而正之。”
(2)《朱注》:“兼人,謂勝人也。”并引張敬夫曰:“聞義固當勇為,然有父兄在,則有不可得而專者。若不禀命而行,則反傷于義矣。‘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則于所當為,不患其不能為矣;特患為之之意或過,而于所當禀命者有阙耳。若冉求之資禀失之弱,不患其不禀命也;患其于所當為者,逡巡畏縮而為之不勇耳。聖人一進之,一退之,所以約之于義理之中,而使之無過不及之患也。”
(3)《楊注》:“孔安國和朱熹都把‘兼人’解為‘勝人’,但子路雖勇,未必‘務在勝尚人’,反不如張敬夫把‘兼人’解為‘勇為’為适當。”
【解讀】
孔子是教育家,不但“知人”,而且“教人”。此章孔子講“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是很著名的聖人“因材施教”的例子。而“因材施教”的終極目标,又重在前面屢次所言之“中道”也。故唐文治說:“愚謂此即《中庸》‘執兩用中’之義。夫子教門弟子如此,則所以教天下之民而化其偏者,其道蓋不外是矣!”(《論語大義》)又王夫之說:“蓋聖人之教,初無差等,必無同異,能者從之耳。而以人治人之理,深知其得失之所由,以因材而調養之,則在用功之際有張弛焉。斯以為教思之無窮也。”(《四書訓義》)此以《周易》臨卦《大象》之“教思無窮”來評價孔子對子路和冉有的“調養”之功,大有深意,或可稍作申論。
臨卦為《周易》第十九卦,其下兌上坤,兌為澤,坤為地,有“澤上有地”之象,故名。其《大象》雲:“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朱子說:“地臨于澤,上臨下也。二者皆臨下之事:教之無窮者,兌也;容之無疆者,坤也。”(《周易本義》)趙汝楳則說:“澤之于地,有潤而無竭,故君子以教思無窮。地之于澤,有受而無阻,故君子以容保民無疆。”(《周易輯聞》)又劉沅說:“地大容澤,澤滿等地,大之義也。君子法之,教化斯民。至誠恻怛之心無窮,與兌澤同其淵深;含容保固斯民,無有疆域,與坤土同其博大。以是相臨,臨之至大者也。”(《周易恒解》)孔子于其弟子,有教無類,循循善誘,确有坤土容人之量,又有澤水潤物之功,而因材施教之術,更含“曲成萬物”(《系辭上》)之意,謂其“教思無窮”,絲毫不為過也。#閱讀海澱#
《論語易解》作者,孫福萬教授,1964年生于山東省臨清市,現為國家開放大學教授,中國成人教育學會、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學術委員。1986年山東大學哲學系本科畢業;1989年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長期從事哲學、教育學及遠程教育研究及教學工作,曾在英國、比利時、馬來西亞等國的多所大學或機構訪問或學習,并在本校負責哲學引論、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管理學、教育學等課程教學。著有《遠程教育哲學導論》、《敝帚集》,《遠程教育百詞辨析》、《遠程教育概論》和學術論文多篇。
孫·教授的《論語易解》是他潛心十年的力作,以《#周易#》精神逐章解讀《#論語#》,是一部比較全面而系統的以《易》解《語》,以《語》證《易》的學術性著作。書中提出了諸多新見解和新認識,對于弘揚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本書的重點在于對《論語》的解讀部分,書中大量彙集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對于研究者來說是一部很好的學術性參考資料。同時,對《周易》和《論語》的愛好者來說,也是一部很好的普及性讀物。好,我就說到這,隆重向您推薦孫福萬教授的《論語易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