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注入源頭活水推動高質量發展

注入源頭活水推動高質量發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1 20:16:49

來源:讀特

歲序常易,華章日新。

今天,是龍華區四周歲生日。2017年1月7日,深圳龍華正式挂牌設立行政區。市委市政府賦予龍華重任,要求龍華大力推進“中軸提升戰略”,着力發展高鐵經濟,構建高端服務和智能制造聚集高地,以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和基本公共服務為切入點,探索走出一條人口密集區域的城市管理治理新路子。

由新區升格為行政區,龍華區由此開啟了打造特區一體化先行區和示範區,着力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中軸新城的新征程。

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全面鋪開、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十三五”期間,從“新區”升級為“行政區”,龍華區走過第一個完整的五年規劃期,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改革發展成績單。

一年來,龍華區堅決扛起戰疫情和穩經濟重擔,織牢織密聯防聯控和群防群控“兩張網”,轉“危”為“機”推動全年各項經濟指标實現逆勢增長;以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标,提出“數字龍華”建設執政新理念;以人民為中心,推動龍華經濟社會民生等各項事業全面發展,交出了一份靓麗的先行示範區建設元年答卷……

擘畫“十四五”奮進藍圖,面對“雙區驅動”和疫情影響下全球産業鍊重構帶來的新機遇,龍華區委區政府解放思想,全面提速,前瞻布局“一圈一區三廊”區域發展格局,全面建設數字龍華,推動龍華各項事業發展邁上新台階,奮力打造數字經濟社會發展版圖新的增長極。

全區“一盤棋”,揮出“戰疫組合拳”

去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襲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争中,區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面臨一次大考。

地處深圳中軸的龍華區,實際管理人口超300萬,是全市的人口大區,以及大量外來務工人員輸入的産業大區。轄區内廣泛分布的城中村四通八達,工業企業數量龐大,華南地區最大的綜合交通樞紐深圳北站即坐落于此,人員流動十分頻繁,疫情防控形勢從一開始就面臨十二萬分挑戰。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龍華區以堅定的政治站位,履行好屬地管理責任,迅速建立起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由區委書記任總指揮,區長任常務副總指揮,十三個專項工作組落實戰時“一日一調度、一日一研判、一日一通報、一日一督導”的工作推進機制,“每日一主題、每日一督查、每日一報告”的督查督辦機制,所有區領導一線指揮、周密部署、多方協調、加速推動,各單位按照各自職能具體落實、密切配合。

全區“一盤棋”、上下“一條心”、協同大作戰,凝聚起防控疫情的強大合力。各街道堅持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嚴防嚴控、周密排查,管好每一個社區、小區、城中村、交通卡口和集中隔離點,站好每一個崗位,守好每一道關口,發揮重要的兜底作用;醫護人員、警察、社工義工等人員組成一線“三位一體”防疫力量……他們舍小家為大家,構築起堅實的抗疫防護牆,有力保障全區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揮舞“龍華戰疫組合拳”,龍華區各級各部門主動創新大膽實踐,推出諸多好方法好機制,為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支撐!

2.33平方公裡的轄區面積,近13萬人的管理服務人口,41個花園小區、4個城中村,社區人口密度大,流動人口多,老舊小區多……龍華街道景龍社區在此次疫情大考中,探索出“黨委 黨支部 管理處 義工”的社區治理模式,發揮了重要作用。疫情期間,社區迅速成立臨時黨支部,實現轄區所有花園小區黨組織全覆蓋,形成了房東自治、管理處協助、黨委全面兜底的聯防聯控體系,織密織牢社區疫情防控安全網。

随着疫情防控進入常态化階段,龍華抓好外防輸入和内防反彈兩個關鍵環節,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從“按住暫停”向“全面恢複”轉變,步入穩步回升軌道。如今,校園裡讀書聲琅琅,公園綠道遊人如織,重點項目施工現場如火如荼,工廠車間機器鳴生産忙……龍華城市活了起來,商圈火了起來,市民忙了起來,處處湧動着勃勃生機與澎湃活力。

2021年,新年伊始,面對多地出現散發病例的嚴峻情況,龍華區毫不松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就在剛剛過去的元旦假期,抗疫“戰鬥員”們仍然奮戰在一線,為福城街道健康驿站被隔離的317名隔離人員送上手寫賀卡和愛心水果作為新年禮物,給隔離人員送上溫暖和人文關懷。龍華區也将保持戰疫錘煉的精氣神,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乘勢而上,努力在新起點新征程上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

孕育深圳都市核心區,“五個城”打造龍華新IP

龍華區地處深圳中軸,多年來,從“特區後花園”到“城市副中心”,再到深圳都市核心區和深圳中心城區,伴随經濟社會各領域事業的跨越式發展,龍華的區域定位也在不斷轉變,科技創新産業轉型也在一步步深化。2020年,作為“中軸之城”,龍華區乘着“雙區”建設和綜合改革試點的東風,沿着深圳中軸軌道,率先發出“數字經濟”列車,接駁國際一流資源。

注入源頭活水推動高質量發展(趁四而上)1

龍華正以“數字”為媒,串聯起人、城、産融合,實現區域高質量發展。圖為北站中心公園夜景。

作為深圳的産業強區、智造新城,先行示範區建設一年來,龍華區堅持把創新作為城市發展主導戰略,着力打造“創新之城”。全區加速做實梅觀創新産業走廊,高标準編制實施産業與空間規劃,加速整合梅觀快速沿線的産業創新資源和土地資源,推動産業智能轉型和高端發展,厚植産業創新發展新優勢。

據統計,目前龍華區擁有規上工業企業1515家、占地面積1萬平方米以上工業園區653個;省市創新創業團隊24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750家、總量穩居全市第三;産業轉型升級考核連續兩年全市第一,實現質量效益“雙提升”,為龍華區加速推動更開放、更寬廣、輻射帶動力更強的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在創新動能的引領下,龍華區成為名副其實的“活力之城”,全年教育、醫療、文體支出分别增長34%、68%、38%。在越來越好的環境吸引下,新增商事主體5.48萬家,戶籍人口突破50萬人,人才總量超過78萬。推進文化惠民,線上線下文體活動精彩不斷,城市書房不斷增加,一批文體名家進駐龍華。

這裡已成為“生态之城”。2020年,龍華區集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探索打造“全域景觀”,持續拓展綠色生态空間,深化河流治理,加快公園和綠道建設,加快建成“産城融合、城在綠中、山水相融”的宜居宜業宜遊魅力龍華。龍華區榮獲“國家生态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号;環城綠道項目獲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最高獎;全國首家民法主題公園開園,公園總數增至150座;綠道總裡程約264公裡,城市綠化覆蓋率達43.03%;完成242個城中村綜合治理,全面消除23條黑臭水體,市容環境進一步美化;藍天之下,龍華PM2.5平均濃度降低至22.3微克/立方米,首次達到歐盟标準。全區實現生産、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為企業和群衆提供了良好的生産生活環境。

同時,龍華還是一座“奮鬥之城”。2020年,龍華區奮進的腳步不停,以銳意改革的姿态搭建奮鬥的階梯,打造奮鬥者圓夢舞台。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弘揚攻堅克難的工作作風。40件176項民生實事和1000餘件民生微實事基本完成。成立全市首個基層治理學院,創新基層黨課,推進“人文社區”建設,全面提升黨建工作水平。堅定不移推進依法治區,掃黑除惡保一方平安。文明創建邁出全新步伐,“八大行動”助力深圳蟬聯全國文明城市。百萬青工和志願者在此揮灑汗水,夢想照進現實。媒體融合全面深化,屢創新聞傳播創新範例。推進政務服務“六零行動”,實現429項事項“不見面審批”,連續三年摘得“金秤砣”獎。開展“脫貧攻堅百日沖刺”,推動對口幫扶地區如期脫貧。

注入源頭活水推動高質量發展(趁四而上)2

龍華區積極打造“奮鬥之城”,圖為福城街道章閣社區奮鬥者廣場。

做強數字經濟,引領龍華高質量發展

客人在線下單,智慧茶飲店裡的機械手臂1分鐘左右就可以做好一杯奶茶,還可以通過小巧的智能無人配送車迅速送到客人手中……漫步深圳北站彙隆大廈美團大數據中心科技展廳内,一批數字化的創新産品讓人耳目一新,由美團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知識圖譜等技術自主研發的大數據可視化系統,可謂生活服務性消費的“晴雨表”,更成為幫助企業和政府洞察市場環境的好幫手。

據統計,被定位為龍華總部大廈的彙隆中心,如今已經簽約入駐了9家精挑細選的優質企業,企業總年産值約有300億元。其中龍華區2020年度引進的美團科技,未來将在龍華打造大灣區智能制造、智能配送産業園,讓無人機送快遞等市民暢想中的未來生活場景盡快變成現實。

衆多科技創新巨頭争相落戶龍華,背後折射的正是龍華區的強大吸引力。

作為全球電子信息産業大區、智造強區,龍華區在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5G等智能制造領域産業基礎雄厚,打造具有灣區一流競争力的數字經濟發展高地,以“數字龍華”建設推動改革發展全面提速,龍華得天獨厚,正逢其時。

2020年,為了進一步提升區塊發展能級,加速數字經濟産業集聚發展,龍華區提出“建設數字龍華 打造數字經濟先行區”的發展理念,推出政策工具箱,在空間、人才、科技、金融、信息、項目、平台等七個方面,拿出系統化的硬招實招,構建資源整合、要素融通的數字經濟生态。未來将通過做強數字經濟,實現産值翻番,再造一個新龍華。

如何以數字經濟帶動産業升級,推進生活、生産、生态“三生融合”,全面打造數字龍華?龍華區牢牢把握“雙區”建設和綜合改革試點重大曆史機遇,構建“一圈一區三廊”區域發展格局,努力成為深圳經濟社會版圖新的增長極。

目前,龍華已經梳理整合出12個數字經濟産業區塊,覆蓋各類規上企業1700多家,産值營收超過5200億元。未來,龍華北部将以龍頭企業為帶動、專業化園區為支撐、區塊化發展為路徑,聚集細分領域,打造占地約60平方公裡、産值超萬億元的數字經濟圈,推動數字經濟集聚發展。在南部以北站新城、龍華商業中心、梅林關門戶區域三個片區為重點,以點帶面把約40平方公裡的南部區域,打造成深圳的中央活力區。同時,将依托梅觀快速,整合沿線産業創新資源和土地資源,推動産業智能轉型和高端發展,打造梅觀創新産業走廊;依托龍瀾-福龍大道,連接南山西麗湖國際科教城和光明科學城南北兩大基礎研究引擎,打造帶動深莞制造業創新升級的龍瀾智造走廊。

打響“民生大會戰”,塑造民生幸福标杆城區

如今,龍華的道路變寬了,水更清了,好學校越建越多,看病越來越方便,城中村華麗蝶變,平安龍華、法治龍華建設讓大家更有安全感……一年來,瞄準“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衆扶”,龍華區将全區八成以上财政預算用于民生事業,一件接着一件辦,一個個關乎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短闆,得到有效的補全,各項民生福祉協同并進。

注入源頭活水推動高質量發展(趁四而上)3

全長135公裡的環城綠道,猶如一條“翡翠項鍊”,串起沿途的森林郊野公園、城市公園、水庫湖泊。圖為環城綠道陽台山段。

龍華教育發展、學位建設領跑全市。去年12月,龍華區百所幼兒園轉型為公辦園,進一步促進園所環境優化升級、師資隊伍不斷提升、園所管理逐步規範、幼兒身心全面發展,提供更多優質學位,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而在過去一年中,龍華區多措并舉、不遺餘力增加學位供給,新改擴建與挖潛增容并重,全力解決教育學位缺口,新改擴建學校9所,借址辦學3所,提供學位近1.5萬個,大大緩解了學位緊張的狀況。

該區醫療衛生事業邁上新台階。龍華區共有66家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平均每個社區1.32家,基本形成十分鐘就醫圈。市新華醫院、市第二兒童醫院、區綜合醫院、區人民醫院、區中心醫院等6家在建醫院項目也正在加快推進。此外,龍華區大力引進高層次醫學團隊17個,包括5個深圳市“醫療衛生三名工程”高層次醫學團隊,12個龍華區引進高層次醫學團隊,為轄區的醫療環境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住有宜居方面,2020年龍華區通過城市更新共籌集保障性住房13455套,建築面積約67.3萬平方米,任務完成率達604%,為全市第一。

龍華區“1 6 N”智慧養老服務網、社區居家養老聯動服務體系和養老志願服務體系,建成“一網兩體系”養老服務格局;建立區、街道、社區、小區、家庭五級養老服務設施網絡,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全區6個長者飯堂、56個助餐點,長者助餐實現街道、社區全覆蓋。

一年來,公共交通建設提速,深圳地鐵6号線、4号線北延段相繼通車,觀瀾地區結束“無地鐵時代”,隻需40分鐘,即可抵達福田中心區,提升了觀瀾的交通樞紐格局。在高鐵和地鐵的帶動下,龍華與香港、廣州形成“半小時生活圈”,一個由高鐵、地鐵、城際線、中小運量軌道交通線網和“九橫九縱”骨幹路網組成的現代化城市交通體系形成。

在數字龍華建設的大背景下,龍華區還把全周期管理的理念,貫穿于城區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強化人的體驗、城的融合、産的協同,推進全過程全要素數字化,努力讓城區運轉更聰明、更智慧,打造充滿活力、安全、可持續且健康的人性化城市,塑造具有全球辨識度的未來城市IP。

過往皆序章,未來都可期。2021,奮鬥龍華!動起來、跑起來、燃起來!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的曆史交彙點、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新起點,按照“十四五”規劃宏偉藍圖,龍華區定将堅定信心、不斷奮進,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不負使命,再譜新篇,以更加優異的成績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見習編輯 連博

(作者:深圳特區報記者 楊明銘 方慕冰 通訊員 賴志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