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蜉蝣為什麼要比喻愛情

蜉蝣為什麼要比喻愛情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25 08:02:29

  1、蜉蝣不知道白天和黑夜,在黎明和黃昏死去,哀歎愛情短暫。蜉蝣是一種壽命很短的動物,隻能活一夜。 這是一種比喻,比喻“愛情”很短暫,就像新生的蜉蝣,生于夜晚,死于第二天早晨。一個人的愛就像蜉蝣,而蜉蝣的生命極其短暫,短暫,所以這句話意味着愛是瞬間的,不能永遠持續下去。

  2、蜉蝣目(英文:mayfly,學名:Ephemeroptera)通稱蜉蝣,具有古老而特殊的形狀,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蟲。和蜻蜓目可同分為古翅次綱,他們的翅不能折疊。蜉蝣目昆蟲體形細長柔軟,體長通常為3-27mm,觸角短,複眼發達,中胸較大,前翅發達,後翅退化,腹部末端有一對很長的尾須,部分種類還有中央尾絲,稚蟲水生,成蟲不取食,壽命很短,最短僅一天而已。蜉蝣成蟲不進食,蛻皮後,它們的消化道内充滿了空氣—最後一次蛻皮之前,中腸魚端愈合起來,形成一個封閉的臘腸狀的氣球。裡面全是是空氣,使得幼蟲能輕易浮到水面上來。蜉蝣幼蟲生活在各種各樣的淡水栖息地,大部分存在于溫度适中、不斷流動的活水中,少數可在鹹水中生存,有一種甚至在陸地上生存,成蟲生活一般在飛行中度過。除南極洲,北極高緯度地區和部分海洋島嶼外,全世界均有分布。

  3、簡介:蜉蝣是一類原始而美麗的昆蟲,起源于石炭紀,距今至少已有2億年的曆史,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蟲。主要分布在熱帶至溫帶,全世界已知約30-50種,我國已知約36種。蜉蝣體形細長,體璧柔軟。複眼發達,單眼3個。觸角短,剛毛狀。口器咀嚼式,但上、下颚退化,沒有咀嚼能力。翅膜質,翅脈網狀。前翅很大、三角形。後翅退化,明顯小于前翅。翅脈原始,休息時翅豎立在背後面。雄蟲前足延長,用于在飛行中抓住雌蟲,以利于交配。腹部末端兩側着生1對長的絲狀尾須,一些種類還有1根長的中尾絲。蜉蝣成蟲常在溪流、灘湖附近活動。根據其對水域的适應與要求,可用于檢測水域的類型和污染程度。一生經曆卵、稚蟲、亞成蟲和成蟲4個時期,是昆蟲中唯一有2個具翅成蟲期(亞成蟲與成蟲)的類群。蜉蝣變為亞成蟲後還要脫皮成為成蟲,而亞成蟲形似成蟲,但體表、翅、足具微毛,色暗,翅不透明或半透明,前足和尾須短,不如成蟲活躍,這種特殊的發育過程被稱為“原變态”。蜉蝣的生活在各種各樣的淡水栖息地,濾食水中藻類及顆粒食物,或是捕食水生無脊椎動物。水生的稚蟲要在數星期至1年,或更長的時間内經曆10~50次的蛻皮才能進入蜉蝣特有的陸生、有翅、亞成蟲階段。亞成蟲随後經過蛻皮,變成成熟的成蟲。亞成蟲及成蟲不飲不食,壽命極短,隻能存活數小時,多則幾天,它們幾乎将所有的精力都用于交配,故有“朝生暮死”之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