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青綠畫法
大青綠山水色彩豔麗濃厚,雍容華貴。是一種根據賦彩原理把自然現象“典型、抽象、誇張”地予以色彩的表現方法。畫法工細,勾多皴少,是以礦物性顔料為主要色彩的山水畫。大青綠多為工筆或工寫兼之之作,大多在熟宣或絹上作畫。現已被許多畫家嘗試用生宣來創作。
步驟一:
先用鉛筆或淡墨在熟宣等紙上打好初稿,再用墨線勾勒好畫稿景色。用筆線條有力飽滿,自然輕松。
步驟二:
用赭石分染樹幹與建築物,山石用赭石染下部,再用草綠色打底,或先赭石後汁綠并用之着底。遠山可用赭石染出上深下淡的效果,再用朱砂或朱磦染山頂。
步驟三:
等畫稿幹後,用石綠、石青,在明部位多用石綠,暗部位多用石青。染色要均勻,不可一次完成。要逐遍加染,以防出現火氣、呆滞效果。上色要果斷利索,不能來回塗抹。要使山石染出質感與厚度的效果。最後用墨以輕重濃淡結合勾勒出來山體主要部位。在山石暗部再略加皴擦以增強山的立體與厚度。待畫面幹後點苔完成作品。
小青綠畫法
小青綠是介于大青綠與淺绛山水之間的設色畫法,與大青綠相比,用墨、用線、皴擦都要多,而非透明色使用較少,染色也較淡薄一些。着色過程與大青綠山水基本相同。
步驟一:
在生宣或半生宣紙上用墨先勾勒出山峰、丘壑的形态趨勢。注意對象的主次分明,并皴擦成形。用筆流暢自然,線條要有抑揚頓挫且有力。添加樹木、建築物注意其形态與山峰的相互呼應。用淡墨烘染山體與雲層的湧動走勢,要有靈動的感覺。
步驟二:
待墨稿幹後,用赭石分染樹幹和山體下部,用墨青或花青染松針,用石綠或汁綠染樹葉。再用石綠從上而下分染山峰,染色要薄及均勻。
步驟三:
一遍效果不佳可染第二遍,視效果而定。用墨青或花青染雲層、峰頂。用石青染山頂和山體陰暗部。
金碧畫法
金碧山水是在大青綠山水畫的基礎上,在山峰、丘壑、建築物等紋理較明顯的輪廓線上複勾勒泥金,或加點苔、皴擦呈現的一種畫法。由于添加了金色運用,金碧山水給人以一種金碧輝煌、光彩熠熠的視覺效果和感覺,具有較強的華麗感和裝飾性。
步驟一:
金碧山水畫法與大青綠山水畫法基本相同,用墨勾皴山石的輪廓及陰暗、添加樹木和建築物。用淡墨暈染山體和景物。待墨稿幹後用赭石分染樹幹和建築物。用赭石染山體下部,石綠從上而下染山體,層層加染。用石青分别罩染峰頂和山石陰陽部位。遠山用赭石打底,再染朱砂或朱磦。
步驟二:
在山體、景物紋理較明顯的輪廓線條上複勾勒泥金線條,用筆遒勁、流暢,也可用泥金皴擦和點苔,使畫面更具華麗感。
沒骨畫法
沒骨山水法是中國山水畫中唯一不用墨汁的一種畫法。重彩沒骨山水的出現豐富了不同群體的多元化審美需要。其用色典雅莊重,造型古樸。
先用赭石或濃石綠勾勒山體外形并皴擦(與水墨勾勒用筆基本相同),要注意用筆用色輕松有力。再勾勒樹木、景點。用濃石綠勾畫樹葉,注意樹木造型要生動。畫稿完畢後用赭石或石綠染樹幹,用色要淡,一遍效果不佳可染第二遍。用赭石或汁綠打底染樹葉,紅樹可染朱砂或朱磦。用草綠勾畫松針,待幹後再用濃花青或濃石青複添點加,注意疏密、大小、枯濕相間。
沒骨樹畫法
山石用赭石染下部,用三綠或草綠從山石上部染下,上重下輕。待幹後用頭綠染山石上部。要注意山石的前後、遠近,近深遠淡,層層加染,視效果而定。
沒骨山石畫法
彩墨畫法
彩墨山水也稱大寫意青綠山水,這種畫法不拘于景物的真實性,是畫家臆想自由抒發情懷的一種寫意繪畫形式。由于對自然物象表現有着高度凝練的特點,所以對技法有一定要求。彩墨山水畫大緻分為三種畫法。
彩墨融合法
步驟一:
先用筆蘸墨勾皴出山石的主景輪廓并有意識保留一些空白,然後用一支較大的兼毫筆吸滿先淡後濃的墨。順勢扁按在景色空出的部位,按山形輪廓行筆。再用另一支筆蘸上石青或石綠(根據需要蘸色)在上導墨色交接處接筆,使其自行滲融,互相融合,産生不确定的臆想效果。
步驟二:
再根據需要用筆蘸上石綠、草綠或石青,用破筆或散筆法豎點,使其有樹林、雜木、草叢之感。待畫稿幹後再用墨,濃淡結合勾皴山壑、坡石等景物。
潑墨潑彩法
步驟一:
潑墨潑彩法是把色和墨倒在紙上的畫法,也可色墨相融倒在紙上。運用這種方法作畫,色和墨在紙上變化較大,往往不按畫者意圖運行滲溢。這就要求畫者憑長期的作畫經驗處理好構圖章法,使其效果達到自身的想法和要求。在作畫時可用一些廢棄宣紙或吸水性較好的紙張吸幹不需要滲溢的部分,也可用電吹風吹幹固定表現效果好的部分。
步驟二:
待彩墨幹後,再根據山體形态添加樹枝和建築物,把畫面充實完善。
先墨後彩法
步驟一:
先用筆蘸墨,濃淡結合勾皴出山壑形态,用筆以線條、塊面結合的方法,再勾畫樹木、景點。在畫好的山體上尤以在塊面處用濃石青(石綠)覆蓋,使色蓋墨,趁濕再上石綠(石青)使之相互滲化。
步驟二:
待畫幹後再用赭石或花青分染山石、景點、樹木等,使畫作完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