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生活的主角,每個人都是時代的主角。今天我們關注的主角,是他們——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1
——生命是父母給的,但為我延續生命的,卻是一個素昧平生的陌生人……
——今後他身體裡流淌的每一滴血,都是我的造血幹細胞造的。
一位4歲的男孩,一位90後兵哥哥,他們的人生軌迹本無任何交集,卻因為造血幹細胞的捐獻,緊緊聯系在一起。
1992年出生的朱春嶽是南京某部隊保障部門診部軍醫。2016年他在參加一次無償獻血活動中了解到,捐獻造血幹細胞可以挽救包括白血病、紅斑狼瘡、地中海貧血等多種血液系統疾病。
朱嶽春感到特别有意義,于是留了血樣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
2021年11月8日,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打來電話說,有一位2017年出生患有血液系統疾病的小男孩和他配型成功了,相合度100%。朱春嶽一口答應。
2022年1月11日,朱春嶽成功進行造血幹細胞采集,成為南京市第114位、栖霞區第17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2
每次捐獻,背後都有個動人的故事。
00後小夥曾志勤突然辭職,每天跑步10公裡,隻為讓自己的身體指标合格,盡快為一位陌生的血液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民警田木森向單位請假半個月住院,捐獻造血幹細胞,妻子得知原因後也決定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捐獻志願者。
湖南嶽陽小夥李洲,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了一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也讓他與照顧他的護士何青相識相知結為夫妻。
人們常說,“除去生死無大事”。捐血獻髓的意義,顯然并不止于“生死”二字——
茫茫人海中,一個人救了另一個人,成就一段奇妙的緣分,用愛點燃新的希望。
3
暗紅的血液從輸血管流進血細胞分離機,機器内的馬達高速轉動,血液中的造血幹細胞被迅速分離後,血液再回流體内……
這是采集造血幹細胞的場景。
沒錯,不是一些人誤以為的,捐獻要進行骨髓穿刺!
另外,造血幹細胞可再生,不是用一點少一點!
“捐血獻髓隻是一件于己無害卻救人一命的普通好事。”一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說。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對此都了解。不少人對造血幹細胞捐獻依然有顧慮,比如擔心捐獻會損害自己身體。
而對捐獻過程較為了解,更能理性看待志願行動的醫護人員,在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人群中,占比很大。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華骨髓庫庫容總計3035473人份,捐獻造血幹細胞例數總計12582例(含境外367例),2021年全年捐獻造血幹細胞例數總計1898例。
也就是說,有300多萬人登記成為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隻有一萬多人成功捐獻。為什麼?
配對成功本身很難,是客觀原因。人們對血液科學知識或捐獻常識了解不多,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用行動告訴我們,捐血獻髓是“平民百姓都能做到的好事”,而不是自我犧牲的“壯舉”。
18至45周歲,隻要您身體健康,符合獻血條件,有獻血經曆,家人同意,都可以申請成為志願者,深思熟慮加入骨髓庫,義無反顧捐獻造血幹細胞!
4
“大學生沒病總往醫院跑,4個月後真相大白”,這是最近網上關注度很高的一則新聞。
照片中的小夥子,就是新聞中提到的大學生。真相是,他成為全國第12582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為一名5歲的血液病患兒送去了生的希望。
也許有人會問“圖啥?”
答案或許在照片中的那八個字吧——
生命之托,重于泰山!
監 制:朱永磊 安傳香
策 劃:李潔瓊
文 案:李 童
視頻制作:馮文雅
審 校:陳競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