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用奮鬥的汗水書寫青春

用奮鬥的汗水書寫青春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16 15:15:57

用奮鬥的汗水書寫青春?今年五四青年節前,一封的回信,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站建造青年團隊的思緒帶回到9年前,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用奮鬥的汗水書寫青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用奮鬥的汗水書寫青春(用奮鬥譜寫不悔青春)1

用奮鬥的汗水書寫青春

今年五四青年節前,一封的回信,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站建造青年團隊的思緒帶回到9年前。

2013年5月4日,來到北京航天城,參加“實現中國夢、青春勇擔當”主題團日活動,聆聽廣大青年與祖國共奮進的青春感受。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站系統總指揮王翔當時是現場的一名青年代表。他至今記得,的重要講話成為那場活動的鮮明主線:“我們同青年朋友們到航天城來,就是要實地感受載人航天精神,激勵包括廣大青年在内的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彼時,航天科技“神舟”團隊平均年齡33歲,名為“天宮”的中國空間站還隻是一張藍圖。9年過去,中國空間站已拉開建造的大幕。

“9年來,我們始終牢記的諄諄囑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奮鬥——我們航天青年就是要不斷為中國空間站建造任務、為建設航天強國拼搏奮戰。”王翔說。

銘記的日子

2013年5月4日是讓韋玮終生銘記的日子。

那天,這名“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九院13所平台系統研究室型号主任設計師,與航天五院一名青年代表在通信衛星實物展位前,一起向彙報相關技術成果。那一年,韋玮37歲。

參觀後,來到會議室,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在座談會上,當聽到“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時,韋玮感到格外親切和自豪,“這讓我更加深信投身航天事業是我青春無悔的選擇”。

這次主題團日活動讓韋玮心潮澎湃,他把的期望當作奮鬥方向,用立足崗位拼搏奮鬥去落實的重要講話精神。

黨的十八大以來,一大批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航天重大工程相繼實施,給廣大航天青年提供了廣闊的事業發展舞台和前所未有的曆史機遇。

慣性導航系統是航天的基礎和核心技術之一。9年來,韋玮紮根慣性技術領域,刻苦鑽研,很快成長為型号主任設計師、某型慣性系統的技術帶頭人。

在座談會上說:“要不怕困難、攻堅克難,勇于到條件艱苦的基層、國家建設的一線、項目攻關的前沿,經受鍛煉,增長才幹。”

9年來,韋玮多次深入基層,深入京外生産廠、總裝廠、大漠戈壁部隊等地調研、攻關、試驗。他向一線工人師傅學習精湛專業技術和寶貴經驗,以及嚴謹的作風和甘于奉獻的精神。

“在工程實踐中我的業務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有效解決了大量技術難題。”韋玮說。特别是擔任某慣性系統技術負責人期間,他參加飛行試驗等重大任務20餘次,火線解決了大量急、難、險、重問題。發射場捷報頻傳,飛行結果屢創新高。

身份的變化

9年前,嫦娥三号探測器着陸在月球虹灣地區,玉兔号月球車行走的車轍印在了月球表面。當時43歲的孫澤洲是嫦娥三号探測器系統的總設計師。

“正是‘讓五星紅旗展現在月球上’的必勝信念,激勵我們大膽創新、全力攻關,突破了導航控制和月面移動等一系列關鍵技術,我們用成功兌現了莊嚴的承諾。”孫澤洲說。

9年過去,繼嫦娥三号落月之後,來自中國的嫦娥四号,實現了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着陸和巡視勘察;天問一号探測器則攜手祝融号火星車,成功實現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孫澤洲的身份,也在嫦娥三号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的基礎上,增加了嫦娥四号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天問一号火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身份的變化,折射了國家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緻精神上‘缺鈣’。”座談會上,一語道破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在孫澤洲看來,中國航天事業正是在堅定的理想信念鼓舞和支持下發展起來的:在航天事業初創時期,以錢學森為代表的第一代航天人白手起家,正是自力更生的堅定信念,使他們在摸索中艱難前行,實現了“兩彈一星”零的突破;在航天事業成長時期,以孫家棟為代表的航天英才延續輝煌,正是憑着建設航天大國的堅定信念,實現了國人飛天攬月的夢想,讓我國跻身于世界航天大國之列;如今,航天事業正處于難得的戰略機遇期,航天強國的夢想也離人們越來越近,艱巨的曆史使命激勵着航天青年。

“光榮的航天文化孕育着我們,老一輩的航天精神鼓舞着我們,絕佳的成長環境滋養着我們。對我們這一代航天青年來說,建設航天強國就是我們的遠大理想,是我們的畢生追求。”孫澤洲說。

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号探測器成功着陸火星,五星紅旗在火星上熠熠生輝,這也是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通過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的環繞、着陸和巡視探測。

孫澤洲說,相比美國從掠飛、環繞、着陸到巡視逐步實施,天問一号探測器方案充分體現了高效率、高效益的創新,也是中國航天人敢為人先、搶占科技制高點的生動實踐。

“作為航天青年,我們必須始終保持面對艱險迎難而上、面對挫折百折不撓、面對難關勇于勝利、面對挑戰敢為人先的優秀品質,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意志,實現我國航天技術領域的新突破、新跨越,兌現‘用成功報效祖國,用卓越鑄就輝煌’的铮铮誓言。”孫澤洲說。

不悔的青春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803所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負責人苗儉也參加了9年前的主題團日活動。作為銑工和加工中心操作工雙工種高級技師,苗儉從事的工作涉及彈箭星船器等多種産品,這些産品零組件的加工,精度要求高、任務急、難度大,容不得一點誤差。其中不少技術沒有國外成熟技術和經驗可以引進,隻有不斷開拓創新。

在一個重要部件的設計工裝中,有個零件叫作“翼闆”,需要銑工在不鏽鋼材料上完成5條圓弧筋闆的加工。今天,用數控加工是比較容易做到的,但在當時,要靠銑床通過近20次的裝夾、定位才能完成。

苗儉通過反複琢磨、試驗,最終讓高精度複合變曲面不鏽鋼翼闆的五點動平衡重量誤差,從兩克減小到1克,産品合格率從10%提高到100%。

9年過去了,看着車間裡忙碌流轉的自動化物流車、有序起落的機械臂,以及逐漸建成的柔性生産線,苗儉感慨萬千:“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為技能成才、技能報國提供了翅膀,我也将盡己所能傳承弘揚工匠精神,争取更大作為。”

9年過去,曾經參加座談會的王敏也從一名航天青年,成長為東方紅三号增強型平台及亞太6E衛星兩個項目的總師。

王敏在工作中深刻感悟到,沒有任何一項成功,是可以輕輕松松得來的。他在新平台開發過程中,遇到最大的關卡是電推進應用技術的突破:當時擺在團隊面前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承認失敗、放棄夢想,另一個是銳意創新,戰勝眼前的困難。

“廣大青年要有敢為人先的銳氣,勇于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敢于上下求索、開拓進取,樹立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壯志……”在座談時的重要講話,再一次在王敏的耳畔響起。

王敏選擇了後者。經過不懈努力,他所在團隊最終掌握了電推進系統設計的知識和技術,在多個航天器研制型号中得到廣泛應用,鑄就了高性能航天器的堅實基礎。

一晃9年,今年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王敏所在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站建造青年團隊給寫信。5月2日給他們回信,向航天戰線全體青年緻以節日的祝賀,并向他們提出殷切期望。

收到的回信後不久,這群航天青年再一次用成功向祖國報告:6月5日,神舟十四号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中國空間站迎來新一批“太空出差三人組”。神舟團隊又一次用成功續寫了矢志航天報國、建設航天強國的不悔青春。

責任編輯:孫慶玲

來源:中國青年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