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幸福留言卡”,一場幸福留言傳遞,預想中很溫馨的一場儀式,卻被母女倆同時拒絕,這是為什麼呢?
今年1月,廣東的陳阿姨到中華遺囑庫登記保管遺囑。她還為女兒鄭小娟(化名)寫下一張幸福留言卡,注明半年後提取。如今,到提取時間了。考慮到陳阿姨尚健在,中華遺囑庫廣東第一登記中心的工作人員打算為母女舉辦一場“幸福留言”傳遞儀式。沒想到,這個美好的願望被母女兩人同時拒絕,兩人還都滿懷委屈,着實令人意外。
1
媽媽留言給女兒盼多探望
72歲的陳阿姨和老伴鄭叔叔共有兩個孩子,除了鄭小娟還有一個兒子。陳阿姨退休前為管理人員,鄭叔叔為老師,兩人經過多年打拼,在廣州市海珠區購買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
2014年,鄭叔叔不幸病逝,陳阿姨将房子過戶到自己名下。半年後,陳阿姨考慮到身體情況和之前過戶經曆,更重要的是,陳阿姨的一位遠房侄子婚變,讓她想到自己的女兒,因此下定決心立遺囑,“我那個侄子結婚剛3年就離婚了,年輕人說離就離,太不穩定了。”
立完遺囑,陳阿姨還給女兒寫下飽含愛意的留言:“你性格脾氣不好,改一時改不來,慢慢改,多善待老媽。”她說,女兒在大學工作,上班比較忙,陪伴媽媽時間非常少,這是她最不滿的地方。自從鄭叔叔過世,陳阿姨住進養老院。“女兒每周都來看我一次,而且每次來,都帶我喜歡的東西。但是她要麼待半小時,要麼陪我吃頓飯就走了。我看養老院其他老人的孩子,每次都陪父母聊好久。”陳阿姨有點委屈。她手頭的那套房子,是打算留給女兒的,“雖然娟娟平時不聽我的話,但手心手背都是肉。”她還希望能換家好點的養老院,但女兒一直拖着,遲遲不辦。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
女兒:我就是媽媽的仆人
中華遺囑庫工作人員聯系了陳阿姨的女兒鄭小娟,并跟她表達了母親的想法。但鄭小娟也是一肚子委屈,“我媽媽非常幹練、要強,她認為對的事情,絕不容許别人解釋。在她眼裡,我就是個仆人,她花錢雇的我。其實她哪裡懂得,我是她女兒,不要天天拿着錢和房子說事,好像我就是鑽錢眼裡了。”鄭小娟說着,委屈地哭起來。
“其實我覺得我對媽媽挺好的。不僅每周我都會去看她,我們家每個月都有一次家庭聚會,都會接媽媽出來一起玩。你看我今天一早,一直在接媽媽的電話,按她的要求,把下午需要開藥的單子弄出來,然後下午還要去醫院。如果我不愛她,我怎麼會做這些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鄭小娟告訴工作人員,她和弟弟已經開始幫母親物色養老院了。“媽媽就是心急,她認為要辦的事情,恨不得我們馬上辦到,但她不知道我們需要綜合考慮,還要親自去養老院考察才能最後決定。”
當中華遺囑庫工作人員詢問,是否願意接受母親親手傳遞的“幸福留言卡”時,鄭小娟婉言拒絕了,“媽媽的心意我都懂,但她不太能理解我。”
3
心理咨詢師:愛要說出口
中華遺囑庫心理咨詢師宋柳瑩參與陳阿姨母女溝通全過程。她感到,這對母女都很為對方着想,但缺乏正确的溝通方式。
“比如說女兒雖然很關心媽媽,但卻不願意當面跟媽媽說一句我愛你。而陳阿姨呢,她認為通過房産和金錢的給予,就是對女兒最大的愛。但刀子嘴豆腐心的她,也不願意在女兒面前說句軟話。後來當我們跟她說了女兒的所做作為,她也承認,女兒很辛苦對她很好,但這些話,她們母女不願意當面互相說。”
中華遺囑庫廣東第一登記中心主任王紅說,在中華遺囑庫,經常會碰到類似陳阿姨母女的情況,因為缺乏有效溝通而導緻家庭不睦,“有些家庭的不和睦根源不在錢,而在一口氣。”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心理專家邵然說,陳阿姨和女兒之間的問題,一方面是溝通,另一方面,這對母女可能存在“愛無能”,也就是缺乏愛的能力,彼此很愛,但不會愛,不會表達愛。
她說,陳阿姨認為,愛女兒的方式就是給房子,而鄭小娟認為,愛媽媽的方式,就是幫着開藥以及安排生活。現實的物質并不能滿足人們對情感的渴望,她們都希望對方理解自己,換位思考體諒自己,但誰都沒有從自己開始,“這也從另一角度,看到家庭教養方式‘女承母業’,某種程度上,女兒反而成了另一個自己的母親,她們都在傳承自己不喜歡的那種表達愛的方式,隻是都沒有覺察到。這在心理學中這叫強迫性重複,因此她們才會一邊深愛,一邊深深傷害,所有做法總是與所願背道而馳。”
“愛的前提是尊重和理解,在學會愛之前,先學會尊重和理解,可能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我真心希望有類似問題的家庭,好好從這個故事中反省。”邵然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