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怕上火,喝王老吉!你有沒有一邊聽着王老吉的廣告語,一邊喝着加多寶呢?這兩種涼茶除了名字,長得差不多,味道也差不多,着實讓人分不清楚。涼茶天花闆到底是王老吉還是加多寶呢?他們相愛相殺,在彼此的故事裡從未缺席,不禁讓人感歎:“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王老吉和加多寶的十年拉鋸戰!
王老吉最早誕生于清朝道光年間,當年瘟疫泛濫,王澤邦熬制涼茶救人,還開了一家王老吉涼茶店,配方代代相傳。王澤邦去世之後,他的兩個兒子分别在着一樣的涼茶配方分别去了香港和内地,各自獨立運營。前往香港的兒子,成立了一個叫做香港王老吉國際的公司,仗着原先王老吉的秘方,開始把涼茶産業推向國際。
1956年,留在廣州的王家和當地政府合辦了一個制藥廠,這個制藥廠原先叫“羊城藥廠”,也就是後來的廣藥集團。1992年的時候,廣藥集團拿到了王老吉的注冊商标。其間廣藥一直對王老吉藥方進行研究改進,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所以廣藥拿到這個注冊商标合情合理。
後來香港鴻道集團的主席陳鴻道看到了涼茶的商機,就想着把廣東涼茶發揚光大。于是他買下了香港王老吉手裡的秘方,跑到廣州和廣藥集團合作,和他們簽訂了授權合同。合同簽約于1995年,2000年再度續簽,有效期十年。
圖片來源于網路
之後陳鴻道投資成立加多寶公司,開始批量生産紅色易拉罐罐裝涼茶,不僅首創了紅罐王老吉,還強化了“預防上火”的屬性,不僅打破了先前涼茶“治病”的屬性,還打破了涼茶原有的地域局限性,憑借一個“怕上火,喝王老吉”廣告,一夜之間火遍大江南北。
但真正讓王老吉走紅全國的是2008年的汶川發生地震,加多寶集團向地震災區捐款一億元,在社會上掀起一場争相購買紅罐王老吉的熱潮。2009年,王老吉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160億元,碾壓可口可樂,成為中國飲料的第一品牌。
2010年王老吉市場高達估值1080個億,王老吉火了,廣藥就開始眼紅了。廣藥這邊不想續簽合同了,他們想要自己做,可是陳弘道卻不願意,不顧廣藥的警告,仍大批量生産王老吉并投入市場。
圖片來源于網絡
2011年,廣藥直接把加多寶告上了法庭,并表示要把王老吉的商标收回來。于是第一場商标之戰開始了。陳鴻道接到了律師函,面對法院的幹涉,陳弘道内心十分不甘,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品牌名聲好不容易打出來了,現在卻要拱手讓人了。更令人無奈的是,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陳鴻道都不占理,官司輸定了。
為了挽回損失,陳弘道選擇繼續砸錢,要快速實現“去王老吉化”。于是,在打官司的間隙,陳鴻道對王老吉的包裝進行了改造,前面印王老吉,後面印上加多寶,廣告詞也在原先基礎上加了一行王老吉,紅罐涼茶改名為加多寶後接着賣。等到官司打完,已經到了2012年了。
法院判決出來了,加多寶敗訴,廣藥集團擁有王老吉商标,陳洪道不能再使用“王老吉”這三個字了。不過此時加多寶人脈已經樹立,于是把廣告詞一改,改成了“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加多寶”,然後接着賣。加多寶熟悉的廣告一下子讓消費者明白了過來,原來是王老吉改名叫加多寶了。然後加多寶借着王老吉的名氣迅速占領了内地市場。
圖片來源于網絡
廣藥集團看到加多寶比自己王老吉賣得還多,十分不開心,覺得自己辛辛苦苦打的官司白打了。于是廣藥集團想要再次把加多寶告上法庭,不過這次加多寶學聰明了,在廣藥告他之前,他就把王老吉三個字抹掉了,現在瓶子上隻有一個加多寶,這下,廣藥想告也告不成了。
然後廣藥又盯上了加多寶的廣告,當時加多寶的廣告語是“連續七年榮獲中國飲料第一罐”,這個廣告語讓廣藥認為加多寶是在借着王老吉的名聲誤導消費者,說他們是一家的。于是廣藥又把加多寶告了,結果還是加多寶敗訴,并且還被罰了300萬。
後來,廣藥集團每告一次,加多寶就敗訴一次,最後實在沒辦法了,隻能把香港王室搬出來,打上正宗老字号的名頭,這才勉強扳回一局。而之後廣藥又以紅色罐子使用權的名義告了加多寶,最終廣藥勝訴,加多寶需賠償1.5億元。于是,加多寶一邊被迫推出金罐裝的涼茶,一邊不服上訴,經過幾年的上訴,2017年才終于判決雙方都可以使用紅罐,但不能互相侵犯利益。
圖片來源于網絡
可惜這個結果已經沒有意義了,殘酷的競争與價格戰讓所有的參與者舉步維艱,漫長的口水戰又消耗了涼茶行業的聲譽與好感,加上這時期開始流行起奶茶、咖啡、果茶等時尚飲品,屬于涼茶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喜歡就關注我們吧!一起探索更多品牌故事!
本文為知識分享,如有侵權請留言
本期大佬說品牌就結束啦!
在品牌的路上大佬說品牌一直都在!
我們下次再見啦!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