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論語學而篇第7章

論語學而篇第7章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11:15:48

從6月1日起,我發起了共讀《論語》100天的活動,更好地幫助提升自己,和解決他人的問題。

論語學而篇第7章(論語學而篇第8章解讀)1

我将每章的領讀内容,同步到頭條号,方便對《論語》感興趣的小夥伴,進行閱讀和學習。今天領讀的是《學而篇》的第一章,參考的是傅佩榮老師的《細說論語》。

簡單介紹下傅佩榮老師:

傅佩榮老師是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 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專攻宗教哲學。曾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孟子的智慧》,鳳凰衛視主講《國學的天空》,東方衛視主講《老莊的智慧》,山東衛視“新杏壇”任首席主講人。

傅佩榮老師曾說,如果要選一本書,每年閱讀,他會選擇《論語》,常讀常新,每次閱讀都會有不同的體會,這也是孔子說的“溫故而知新”。

的确,人生每一個階段來閱讀《論語》,都會有不同的啟發,收獲也不一樣。

第八章【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論語學而篇第7章(論語學而篇第8章解讀)2

【傅佩榮譯文】

孔子說:“君子言行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多方學習就不會流于固陋。以忠信為做人處事的原則,不與志趣不相似的人交往。有了過錯,不怕去改正。”

【傅佩榮解讀】

以靈活的智慧來面對人生的挑戰

“學則不固”,是指博學多聞就不會頑固而不知變通。孔子教學的目的之一,是希望學生能以靈活的智慧來面對人生的挑戰。有些人很頑固,學得不夠多,卻誤以為自己所學的就是一切,而永遠看不到另一面。人生有許多價值觀念需要且知且行,一步一步地實踐,同一個概念在不同的年齡也會有不同的含義。

孔子的意思是鼓勵人尋找益友,因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與益友來往,可以不斷提升自己。

“過則勿憚改”,這倒是很難做到的。大凡人一有過錯,就會拼命掩飾、找借口。其實知錯能改,才能不斷成長。

論語學而篇第7章(論語學而篇第8章解讀)3

【學習心得】

這句話,跟我們的生活是比較貼近的,對于我們的學習和交友,有非常具體的指導,我們可以直接踐行這句話。

“君子不重,則不威”,君子言行不莊重就沒有威嚴,我們對于自己的行為要更謹慎,更莊重,不能太随意,因為你的一言一行都是你個人品牌的體現,都會影響别人對你的印象。

001 終身學習,終身成長

在第7章,我們也剛好講到“終身學習,終身成長”這個話題,結合“學則不固”,我們繼續來探讨下這個話題。

“學則不固”,多方學習就不會流于固陋。傅佩榮講到,以靈活的智慧面對人生的挑戰。當你不斷學習,博采衆長,就不會固守成規,是與時俱進的。

時代是在不斷發展的,社會也是在不斷進步,科技在不斷創新,如果一直是固守成規,是很難跟上時代的發展的,所以,要不斷學習,就像孔子講的“要學而時習之”,要“學則不固”。

002 升級圈子,結交比自己優秀的人

孔子說“無友不如己者”,不是說不要去結交不如自己的朋友,而是不與志趣不相似的人交往。

我們結交朋友,首先是要志趣相投,價值觀一緻,才能共同成長。

同時,也要多去結交一些比自己優秀的人,升級自己的朋友圈。

搭建人脈,是每個人都需要掌握的一項技能。因為很多事情都是需要合作共赢的,不能靠自己一個人單打獨鬥。

我們在【個人競争力塑造研究所】裡也分享了很多如何搭建人脈,如何解釋優質資源,如何擴大弱關系的内容。大家一定要重視這個優質的圈子。

003 不要害怕犯錯,人生是叠代的過程

“過,則勿憚改”,有了過錯,不怕去改正。人生不可能不犯錯,犯了錯,也不要害怕,要及時去改正,不斷叠代。很多人害怕犯錯,所以不敢去嘗試。比如說,想要寫作,卻不敢動筆寫,怕自己寫得不夠好。

人生沒有失敗,隻有經曆。不要用“失敗”這個詞來形容一些我們所謂的“沒有達成目标”的事情。這些都是我們人生寶貴的經曆,也是讓我們人生不斷叠代成長的經驗。

人生是不斷叠代和優化的過程,若因害怕犯錯,害怕做不好而不行動,那你就沒有進步的可能,成長就太慢了。

以上就是今天的領讀内容,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朗讀下這一章。

【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如果你也喜歡讀《論語》,可以繼續查看關于其他章節的解讀,也歡迎你在評論區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