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至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隴西成紀,是唐高祖李淵和窦皇後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去雁門關營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後,李世民官居尚書令、右武候大将軍,受封為秦國公,後晉封為秦王。他先後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唐高祖李淵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年号貞觀。李世民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對内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谏,厲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了中國曆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公元649年7月10日(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駕崩于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号太宗,葬于昭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