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深入市中心城區調研重點項目建設

深入市中心城區調研重點項目建設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5 20:02:22

深入市中心城區調研重點項目建設(全力謀項目拼進度抓落實保目标)1

追“高”逐“新”勇争一流

——訪市政府黨組成員、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康連星

作為全市創新創業“策源地”、項目建設“主戰場”和經濟發展“主引擎”,南陽高新區将如何在“拼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2月22日,記者采訪了市政府黨組成員、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康連星。

康連星表示,高新區将緊緊圍繞現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錨定市委“一二三六十”工作布局,縱深推進“一三五一”戰略,傾力打造副中心城市産業高地,為南陽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鎖定一個目标。圍繞“争創國家高新區50強”總目标,以“在全市打頭陣、在全省站前排、在全國争一流”為方向,持續做大總量、做強質量、做優變量,力争2023年生産總值增長10%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以上,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增長13%以上,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7%以上,在中心城區崛起中跑出更快“高新速度”、彰顯更多“高新作為”。

聚焦三個中心。堅持項目為王、招商為要、創新為先,以源源不斷的大項目好項目,蓄後勁、強支撐、創優勢。聚焦招大引強。圍繞“數字光電、防爆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四大産業闆塊,力争全年招引億元以上産業項目100個以上,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10個,20億元以上項目5個,100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1個。聚焦項目建設。計劃實施省市重點項目83個,總投資412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200億元。圍繞項目全生命周期加強服務保障,倒排工期、挂圖作戰。聚焦創新驅動。持續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行動、科技型中小企業“春筍”計劃,實施創新平台建優提升工程,确保新培育省級以上創新平台6家,市級以上創新平台6家,市級新型研發機構2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100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300家,全年發布科技成果80項以上,争創國家創新型特色園區、河南省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區。

實現五個突破。強鍊成群大突破。堅持“工業立區、興工強區”,堅持先進制造業主攻方向,在延鍊強鍊補鍊育鍊上下功夫,打造數字光電、防爆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四大千億級産業集群,推動産業體系不斷完善,産業鍊現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專業園區發展更加鞏固,骨幹企業支撐作用明顯增強,為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擴區提質大突破。堅持規劃先行,加快推進合作共建區建設,精準導入項目鍊、資金鍊、産業鍊。同時,有序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力争吸引大體量大塊頭産業項目落戶園區。要素保障大突破。圍繞四大産業闆塊,強化物理空間保障,保持動态儲備産業用地3000畝以上,新開工标準化廠房20萬平方米以上,做到“土地等項目、廠房等項目”。強化資金保障,用好中關村協同創新投資基金、光電産業發展基金,健全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鍊條,大力開展上市服務。城市更新大突破。加快推進城市更新提質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年實施城市更新項目2個、城中村改造項目4個、棚戶區改造項目4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25個,新開工安置房套數6200套。民生穩定大突破。加快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辦好省、市重點民生實事,深入推進污染防治“十大專項行動”,加快推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現代化,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強化一個保障。深化開展“觀念能力作風提升年”活動,帶動黨員幹部持續轉變觀念、提升能力、改進作風,确保落實工作高标準、落實過程高效率、落實效果争第一。

拉高标杆挑大梁當先鋒作表率

——訪内鄉縣委書記張智廣

今年是南陽“建強副中心、奔向新輝煌”的攻堅突破之年,内鄉如何在全市經濟發展中挑大梁、當先鋒、作表率?2月22日,記者采訪了内鄉縣委書記張智廣。

張智廣表示,内鄉縣拉高标杆、奮勇争先,認真落實保十争十一的目标要求,鉚足幹勁、上緊發條,千方百計抓項目、擴投資、促消費,努力為全市保八争九目标作出内鄉貢獻。1月份,内鄉縣通過省級審批四上企業14家、其中工業企業4家,規上工業産值完成17.2億元、增速為30.9%,工業用電量0.9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3%;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增速分别達到20%、28%,多項經濟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内鄉有信心、有決心拼出“開門紅”、跑出“全年勝”,努力向市委、市政府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揚優搶新興産業。一手抓裝備制造、農副産品深加工、綠色印刷包裝、多能互補一體化等優勢主導産業提質增效,一手抓新能源、生命健康、合成生物等戰新産業布局落子,加快推動投資90億元的牧原新能源光伏組件和玻璃制造項目、投資30億元的千紅肝素鈉全産業鍊項目、投資10.5億元的氨基酸合成項目落地建設,搶占産業發展新賽道。

大幹快上拼項目。緊盯牧原肉食綜合體二期、南陽電廠二期、聯邦動保等重大項目,全面落實“八快兩提”工作要求,做好全生命周期服務,力争99個省市重點項目早投産、早達效。成立縣處級領導牽頭的68個項目專班,優化調度機制,每周一調度省、市重點及“三個一批”項目,每周三依次分類調度工業、城建交通、農業、社會事業項目,以倒逼機制推進重點項目“加速跑”。

全力以赴抓招商。組織舉辦一次牧原供應商大會、一次畜牧裝備機械行業大會等“五個一”招商活動,派出5支招商隊伍,全力招大引強。目前,新簽約超億元項目16個、超10億元項目7個,提前完成市定一季度目标。

精準發力擴消費。以縣衙曆史文化街區為中心,積極推動“夜間經濟”,加快打造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形成内鄉消費新商圈。縣财政投入100萬元,組織開展“惠享菊潭·新春巨惠”活動,發放1.12億元金融街購房消費券,努力實現消費市場、房地産市場“雙促進”的目标。

提質賦能促更新。加快推進牧原職業學院、菊潭東客運站等38項工程建設,強力推動城區“斷頭路”打通、亮化綠化升級、“三違”整治等專項行動,推動城市有機更新、快速提質。

用心用情優服務。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進一步提高土地、金融、能源等要素保障水平,加快建設無審批城市,全力打造“六最”營商環境。調整充實牧原新能源、牧原小鎮等工作專班,成立土地、林地等5個保障小組,全力保障牧原系項目建設。縣财政拿出6000餘萬元獎勵企業,全面兌現工業企業獎補資金和流動資金貸款貼息。制定了存貸款規模超1000億元的計劃,全年力争新增貸款140億元,支持企業做大做強。

極限盡責提效能。深入開展“觀念能力作風提升年”活動,完善責任落實督辦體系、目标任務落實體系、嚴格考核獎懲體系,引領帶動各級黨員幹部盡力到最大極限、努力到無能為力、奮鬥到創造奇迹,推動各項工作創一流、争第一,為建設現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多作貢獻、作大貢獻。

全力以赴拼出“突破躍升”

——訪新野縣委書記趙紅亮

新野縣是全省第三批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針對全市保八争九發展目标,新野縣如何當示範、作表率?2月22日,記者采訪了新野縣委書記趙紅亮。

趙紅亮表示,新野縣對标全市保八争九目标,确定了全縣生産總值增長9%以上的目标,全力以赴拼上去,拼出高質量、拼出加速度、拼出好成績、拼出大跨越,以“八個突破躍升”在南陽建設現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中走在前、挑大梁、當示範。

工業強縣上實現突破躍升。堅持“産業立縣、興工強縣”,充分發揮開發區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的作用,力争2023年紡織服裝産業實現産值150億元,光電電子信息産業實現産值50億元,玩具制造産業實現産值30億元,食品加工産業實現産值60億元,高水平打造全省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确保開發區進入全省第一方陣。

項目招商上實現突破躍升。重抓重推新謀劃總投資600億元的90個省市重點項目,壓茬推進“三個一批”項目,嚴格落實“八快兩提”要求,健全重大項目縣處級幹部分包、首席服務員、周例會、一線工作法等制度,以項目建設大突破帶動經濟發展大跨越。強力實施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認真落實“二分之一”工作法,大力發揚“六皮”精神,盡銳出戰招大商,确保招商引資工作進入全市第一方陣。

營商環境上實現突破躍升。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号工程”,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抓好“萬人助萬企”“企業服務日”“暢聊早餐會”等活動,打造“六最”營商環境,确保全市第一方陣、全省前二十名,争創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創新示範縣。

城市更新上實現突破躍升。堅持以文化城、以綠蔭城、以水靓城、擁河發展,高标準推進河西新區規劃建設,高品位扮靓白河、三裡河城市生态景觀軸,強力推進城市更新“十大行動”和“1050”專項攻堅行動,創建全省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争創國家園林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全國文明城市。

鄉村振興上實現突破躍升。加快推進鄉村産業振興,培育壯大肉牛、蔬菜、花生等特色産業,建設現代農業強縣。紮實推進鄉村建設行動,穩妥推進合村并居、合村并鎮、合村并城,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積極創建全省鄉村建設示範縣和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

社會治理上實現突破躍升。持續深化黨建引領全科網格化治理,以“三不四零”創建為抓手,完善“三理室”、行業調解委員會等機制,推廣“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線上運用機制,打造基層社會治理的“新野樣闆”,争創省級法治政府建設示範縣、全國信訪工作示範縣、平安中國建設示範縣。

民生改善上實現突破躍升。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壯”,持續提升城鄉環衛、公交、教育、醫療、用氣、供水、養老等一體化水平,争創義務教育發展優質均衡縣,打造全省乃至全國知名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統籌抓好柴米油鹽醬醋茶、衣食住行教醫保等各項民生實事,不斷提高人民群衆的幸福感。

作風效能上實現突破躍升。深入開展“觀念能力作風提升年”活動,紮實開展“走出去、學先進、創一流”活動,自覺踐行“二十四字”幹部行為準則,認真執行“13710”工作制度,逢一必争、逢冠必奪、逢旗必扛,加快形成幹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幹、群衆敢首創的生動局面。

做好要素保障 服務經濟發展

——訪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秦正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作為自然資源要素保障部門,如何圍繞市委保八争九經濟發展目标如期實現開展工作?2月22日,記者采訪了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秦正。

秦正表示,我市提出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增長保八争九的目标,是站位加快副中心城市建設的科學謀劃,催人奮進。自然資源要素保障部門将堅決扛起服務全市經濟平穩發展的政治責任,全心全力做好要素保障,着重做好四方面工作,确保發展目标如期實現。

履職盡責保底線。嚴守耕地保護政治責任。全面落實縣市區政府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标責任,堅決守牢耕地保護紅線。以長牙齒的硬措施堅決遏制違法違規占用耕地。對違法違規占用耕地現象實行“零容忍”,強力推進衛片執法、耕保督察、農村亂占耕地建房、違建别墅整治活動,在規定的時間内完成存量違法整改,堅決遏制新增違法。建立耕地保護長效機制,壓實鄉、村基層組織責任,将耕地保護責任真正落實到位,落實好一網兩長制度,立足早發現、早制止,從根本上遏制違法違規占用耕地現象。以嚴格有效的硬措施,嚴守耕地保護紅線,确保發展安全。

全力以赴保發展。大幹快上服務用地報批。精準梳理全市社會民生、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和“三個一批”項目,專人專班強化用地保障,跟班跟辦對接報批進度,推進各類項目用地快批複、快落地。大抓落實保障土地供應。加快建立土地收儲引導資金池,破解土地收儲難題,建立“報批一批、征遷一批、收儲一批、供應一批”的動态保障機制,實現全市動态儲備産業用地10000畝,讓土地等項目、拿地即開工成為常态。大力挖潛提升用地效率。用活用好“增存挂鈎”機制,實現存量用地“應收盡收、應儲盡儲、應供盡供”。保證重點項目用地應保盡保,高效保障。

科學規劃促提升。加快國土空間規劃編制。6月底前全面完成《南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報批工作,9月底前完成縣鄉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審批,年底村級規劃編制基本完成。做精各類專項規劃。9月底前完成《南陽市中心城區道路交通規劃》等27項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做細城市設計規劃。加大詳細規劃、城市設計的編制力度,完成《南陽市中心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完成《獨山片區城市設計》等6項重點片區城市設計工作。2023年,全市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為綱領、控制性詳細規劃全覆蓋、專項規劃齊全的規劃體系基本構建完成。

全心全意優服務。樹牢服務意識,服務好發展大局,服務好企業需求,成立拼發展拼經濟規劃土地服務保障專班,主動對接各縣市區和項目單位,及時收集要素保障需求,及時研究解決問題,以主動超前的服務,将問題難點解決在項目初期,提升保障效率和質量。持續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持續對土地報批、土地收儲、土地供應、規劃審批等環節進行全流程改進,在壓縮時間、優化流程、并聯辦理、事中事後監管等方面持續發力,加快推進工業項目備案制改革,繼續深化落實“标準地 承諾制”“彈性年期出讓”“拿地即開工、交房即交證”等惠企惠民政策。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幹部職工觀念能力作風提升,推進“四減一造兩提”工作提升,以踏踏實實、優質高效的保障服務,推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升。

發揮文旅優勢 推動消費複蘇

——訪市文廣旅局黨組書記、局長任永亮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市文廣旅局準備怎麼幹?2月22日,記者采訪了市文廣旅局黨組書記、局長任永亮。

任永亮表示,2023年是南陽建設現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關鍵之年,市文廣旅局将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全面落實市委“一二三六十”工作布局,用優良的作風保障,帶動全系統和行業單位以拼搏精神推動文旅康養融合發展行動落地落實,持續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标準化、均等化,推動藝術精品創作,加強文化遺産研究闡釋和活化利用,不斷增強人民群衆文化獲得感、生活幸福感;緊盯拼經濟、拼發展,全面拼出新氣象,持續用力,以釘釘子的勁頭,一個接一個打硬仗。破解難題,補齊短闆,發揮文旅推動消費的優勢,抓住市場複蘇的有利契機,大建項目,大抓活動,吸引遊客,推動南陽由文化旅遊資源大市向文化旅遊産業強市轉變。堅持“盤活存量,創造唯一”,全力打造“一城兩帶五區”的文旅發展新格局,叫響“南陽,一個值得三顧的地方”城市品牌,助力南陽“建強副中心、奔向新輝煌”。

招商引資要有大突破。緊盯華僑城、首望體驗、華強方特等頭部企業,争取建成一個大型主題樂園。加強與河南省文旅集團、西安曲江等單位合作,通過參股、收購、租賃、承包等形式參與大景區和重點文化旅遊項目建設。加強與宋城集團、攜程網等運營企業溝通對接,注意挖掘人才,招引管理團隊,提升現有景區管理運營水平,實現産業升級叠代。

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項目建設對經濟發展有拉動作用、對文旅産業有支撐作用。今年将謀劃一批“建設條件好、發展前景廣、投資回報大”的優質文旅項目,全年計劃開工34個項目,完成投資51.84億元。重點督導推進黃山考古遺址公園、桐柏縣大别山研學基地、鎮平縣南陽遮山生态文旅綜合體(南陽市野生動物園)等十個重大項目。

宣傳活動要有大聲勢。抓住“春賞月季”時機,開展引客入宛活動,對通過大巴車團隊、自駕遊團隊、高鐵團隊、旅遊專列、旅遊包機團隊等形式組織外地遊客來宛旅遊的旅行社,給予一定獎勵。今年月季花會期間,團隊遊力争突破10萬人。圍繞“南陽,一個值得三顧的地方”城市品牌開展宣傳活動,做到“月月有活動、縣縣有特色”,舉辦一些高規格的賽事活動,如中國詩歌節、中國豫劇節、中醫藥康養高層論壇等,組織南水北調沿線城市聯合互動,招引外地百家旅行社來宛踩線,外出到客源地市場實地推介,持續提升南陽關注度,叫響南陽旅遊。

核心産品要成拳頭。做精康養旅遊,開展中醫、中藥、中醫服務進景區活動,推動景區創建康養旅遊示範基地。做優鄉村旅遊産品,加大鄉村康養旅遊示範村的創建力度,持續開展“非遺點亮鄉村”活動,出台民宿南陽标準,開展民宿評星定級,扶持民宿快速發展。做精研學旅遊,以“學文化、知南陽、愛家鄉”為主題,打造研學旅行“南陽課本”,推出“家國渠首”等研學線路,建設“研學遊”基地。實施“後備箱工程”,聚焦“好吃好玩好用好帶”,統一标識(logo)設計,标準化生産、規範化包裝,打造“南陽禮物”,讓南陽旅遊産品有文化、有味道、有特色,從而使文旅融合走得更深、更實。

市文廣旅局決心以務實的作風、紮實的成果、精心的組織,推動南陽文旅産業高質量發展,賦能現代化副中心城市建設。

抓創新增動能 育主體強支撐

——訪市科技局局長王輝

為高質量建設副中心城市提供科技支撐,科技部門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圍繞如何加強科技創新,實現保八争九發展目标,2月21日,記者采訪了市科技局局長王輝。

王輝表示,全市科技系統将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圍繞“5 N”産業集群和制造業發展“553”工程,着力推進科技體制改革,積極構建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态,重點抓好創新平台建設、創新主體培育、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人才隊伍引育、科技成果轉化、區域協調創新、優化營商環境等工作,提升全市的科技創新水平。今年預期目标: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不低于19%,新建省市級創新平台50家、高新技術企業100家,實施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40項,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130億元。

加強創新平台建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推進生物基運輸燃料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戰略重組,加快南陽張衡實驗室、張仲景實驗室、南水北調元宇宙研究中心建設,不斷完善條件,實現規範運行。

壯大創新主體,構建完善的科技創新體系。建立“微成長、小升高、高變強”的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機制,全年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6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3000家以上。推動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力争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和研發活動覆蓋率達到80%以上。大力支持南陽師院“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流域生态安全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與高層次人才團隊開展聯合科研攻關。

加強科技攻關,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戰。圍繞裝備制造、光電信息、綠色食品、生物産業等優勢産業,組織實施10個以上重大科技專項,着力在綠色環保印刷版材、微納光學功能薄膜、高效阻隔膜等方面開展系統研究、集成研究,力争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大力支持牧原集團圍繞“合成生物”領域開展科技創新,打造合成生物産業研發和成果轉化基地。

培育科技人才團隊,凝聚一流創新人才。以“5 N”産業集群為重點,大力引進一批高層次創新人才團隊,建成一批院士工作站和中原學者工作站。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在發達地區建立“人才飛地”,不斷引進高素質人才和高水平智力。實施科技特派員工程,選派200名以上科技特派員,推動科技創新賦能鄉村振興。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催生發展新動能。加強與中科院、清華大學、西湖大學、鄭州大學等産學研合作,建立科技成果轉化新機制,推動更多成果沿途轉化。加快培育一批專業化技術轉移人才隊伍和技術轉移示範機構。支持南陽高新區建設省級技術轉移轉化示範區。積極引進國内外一流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在我市設立或共建中試基地、科技成果轉化中心。

加強協同創新,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深化南陽國家高新區改革,積極構建區域聯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協同創新發展格局。支持鄧州市、唐河縣、方城縣創建省級高新區。搶抓省科技廳制定出台支持南陽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政策機遇,推動一批國家級、省級重大創新項目在我市落地。

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創新創業活躍度。聚焦打造“六最”營商環境,着力構建一流創新生态,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力争實現“争三搶一”目标。全面落實科技創新政策清單,加快營造“熱帶雨林”式的創新生态。探索多元化科技投入機制,建立支持科創主體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編輯:王冕 審核:黃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