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厚植廉潔文化土壤?《韓詩外傳》記載:“孔子遊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貢、顔淵從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賦,小子願者何?’”登高賦詩是中國文人的傳統大抵居高望遠,感天地之闊大,心胸激蕩,人的思慮也會放遠,曆史的、人生的感歎就油然而生,特别是人生之志,往往于此時抒發,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上高厚植廉潔文化土壤?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韓詩外傳》記載:“孔子遊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貢、顔淵從。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賦,小子願者何?’”登高賦詩是中國文人的傳統。大抵居高望遠,感天地之闊大,心胸激蕩,人的思慮也會放遠,曆史的、人生的感歎就油然而生,特别是人生之志,往往于此時抒發。
建安十二年(207年),為掃除袁紹殘餘、平定東北,曹操北上征伐烏桓,并最終取得了勝利。這次勝利鞏固了曹操的後方,讓曹操看到了揮戈南向、統一天下的前景。得勝回師的曹操,途中登上了碣石山,詠出了《觀滄海》。其詩曰:“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躊躇滿志的曹操,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心情像滄海一樣難以平靜,于是将自己的情感融彙到詩歌裡,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現出來。眼前的滄海波濤洶湧、吞吐日月,神奇壯闊,我們可以從中讀出詩人闊大的胸襟、宏偉的抱負。
八百多年後的王安石,則用一首小詩表達了一位改革家革陳除弊、無畏艱險的勇氣和自信。詩曰:“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的這首詩叫《登飛來峰》。飛來峰位于杭州,又名靈鹫峰,相傳印度僧人慧理來杭州,看到此峰,驚奇地說:“此乃天竺國靈鹫山之小嶺,不知何以飛來?”此峰因此得名。王安石在浙江鄞縣知縣任滿回江西臨川故裡,途經杭州時,寫下此詩。據載,王安石在鄞縣任上即大膽改革,政績斐然,為自己後來的變法積累了相當經驗。彼時的王安石,隻有三十歲,正值壯年,心懷匡時壯志,胸有治國良策,登飛來峰,正好一抒胸臆。
王安石對實現自己的理想有信心也有準備。他堅定地說:“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不畏”透露的是對一切阻礙的無畏,“自緣”表現的是對自己的滿滿信心。西漢人常把浮雲比喻為奸邪小人,如《新語·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賢,猶浮雲之障日也。”唐朝詩人李白就曾發出“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的感慨。王安石的詩似乎是對李白的詩穿越時空的呼應,所不同的是王安石沒有李白的那份愁。
由此又令人想到了八百多年後的譚嗣同。十八歲那年,譚嗣同來到了潼關,登上城樓,寫下四句詩:“終古高雲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不解平。”在他的眼裡,潼關城蒼茫雄渾、馬矯健自由、河不願受束縛、山盡全力高聳,而他自己則奮發昂揚、傲岸不羁,要沖決一切羅網。
後來,譚嗣同一路朝着自己的理想去,參加了維新變法。變法失敗,他以英勇就義的決絕最後一次表明自己的态度。他身陷囹圄,精神卻已經站到了巍峨昆侖之巅,他在獄中題詩:“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中華民族從不乏仁人志士,他們站在峰頂,使得莽莽山河永存浩然之氣。(蘭林強)
(蘭州檢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