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2 04:58:04

黃河,在山東流經九市

蜿蜒千裡,奔騰入海

潤澤着山東大地

誕育了數不盡的瑰寶

五彩斑斓的四時風物

光輝燦爛的思想文化

散落如珠的非遺項目

……

今天一起

沿着黃河賞非遺

探尋黃河沿岸的非遺寶藏 !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1

菏澤·曹州面人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2

面人,也稱“面塑”“江米人”

是以食用面粉、糯米粉為主要原料的

一種傳統造型藝術

曹州面人曆史悠久

相傳源流可溯及堯舜時代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3

據考證

近代“曹州面人”形成于清鹹豐年間

藝人王清原、郭湘雲

與郝勝、楊白四合作

把米塑與“花供”結合起來

摻入各種顔料

捏出的面人好看、挺實

在色彩和造型上趨于細膩

形成了今天的“面人”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4

組圖來源:山東旅遊商品

曹州面人來源于生活

鄉土氣息濃郁

造型豐富,簡練生動

形象逼真傳神

比例和諧,工寫結合

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5

濟甯·曲阜楷木雕刻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6

曲阜楷木雕刻

迄今已有2400餘年的曆史

史載孔子門人子貢為楷雕創始人

他用楷木雕刻的

其師孔子、師母元官式的兩尊圓雕坐像

已成千古傳世之寶

現存于孔子博物院内

孔林中的“子貢手植楷”

就是其珍貴的曆史遺迹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7

曲阜楷木雕刻

經曆代藝人們的辛苦創造

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取法正宗,形神兼備

刀法古樸簡約,渾厚精細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8

組圖來源:濟甯市文化館

楷雕技法分

圓雕、浮雕、透雕和镂空雕

制作工藝計有十幾道之多

産品也發展為孔子像、各種人物

花鳥走獸、文具等近百個品種

具有重要的曆史價值、文化價值

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9

泰安·泰山皮影戲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10

泰山皮影戲

有600多年的悠久曆史

享有 “國寶泰山文化活化石”

“中華絕技”等美譽

又稱人子戲、挑影子

因其影人、道具是用驢皮制成

故又通稱驢皮影

聽其唱,觀其形

無一不透着泰山文化的深厚古樸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11

經過曆代傳承

泰山皮影不僅保留了傳統的

表演技藝、雕刻方法和口傳劇本

還有許多新發展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12

來源:慧遊泰山

泰山皮影第六代傳承人範正安老先生

繼承改進了一種表演方法

需要表演者在同一時間

“腦裡想着詞兒、嘴裡唱着曲兒、

手裡舞着人兒、腳下踩着錘兒”

這就是“十不閑”皮影戲

即“皮影獨角戲”

也是當今中國皮影表演

罕見的一種絕技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13

聊城·東昌葫蘆雕刻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14

東昌葫蘆雕刻工藝

流傳在山東省聊城市

其用料考究,刻工純熟,線條流暢

圖案豐富,制作精良

呈現出鮮明的地域特色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15

東昌葫蘆雕刻

始終保持着一種純正的

中國傳統民族文化風格

初看粗犷大氣

具有魯西穩妥豪放之風

細看則線畫細膩

因形而變,形圖合一,如墨如工

質樸而不失雅緻

穩重而不失天真

因而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16

組圖來源:文旅聊城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17

濟南·鼓子秧歌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18

鼓子秧歌

是山東三大秧歌之一

中華民族民間舞蹈藝術的瑰寶

原叫“跑秧歌”“跑十五”等

具有濃郁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特色

被譽為中國北方漢民族

男性傳統舞蹈的代表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19

組圖來源:濟南都市頻道

鼓子秧歌場圖豐富多彩

路線變化錯綜複雜

簡單者需幾十人

複雜者需百人方能完成

如“牛鼻鉗”“勾心梅”“一街二門”

“三碰頂”“單葫蘆”“跑四門”

“六六大順”“裡四外八”“八條街”等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20

德州·木刻刀筆書畫

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21

來源:德州日報

木刻刀筆書畫

是以木為紙,以刀代筆

以民間木刻技法表現中國書畫風韻

借鑒漆畫、重彩岩畫、國畫技法上色

經選材準備、書畫稿勾線描摹、

翻闆、镌刻、描繪上色、

封面等幾個步驟精制而成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22

創作時入收利落

行刀穩健,層層疊刻

“刀味”與“木味”完美融合

或精巧别緻,或厚重大方

給人以驚豔的感覺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23

組圖來源:德州文化旅遊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24

濱州·濱州剪紙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25

剪紙文化從農耕文明孕育而來

誕生于黃河流經之地

——濱城區的濱州剪紙

既得益于齊魯文化的滋養

又受惠于黃河文明的哺育

渾然天成、活潑靈動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26

來源: 濱州市濱城區文化和旅遊局

濱州民間剪紙

分單色、分色、套色幾種

其中單色最多,技法簡單

多以剪刀和刻刀相結合的方式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27

來源:濱州文旅局

當地人以豐富多彩的造型

雅俗共賞的内容

表達對自然四時、生活勞作的感悟

也将當地人民的習俗和文化

凝結其中,代代相傳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28

淄博·魯派内畫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29

明末清初,鼻煙盒的制作

逐漸精美細緻

充滿了東方韻味

如今,鼻煙壺作為一個

精緻的藝術品流傳下來

繪制的技藝即是魯派内畫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30

魯派内畫

與京派、冀派、粵派内畫

在業内并稱為中國内畫四大流派

藝術家作畫時需用特制的行筆

伸入口小如豆的壺内反向作畫

手工繪出細緻入微的風景或人物

格調典雅、筆觸精妙

可謂“方寸之間繪大千世界”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31

組圖來源:掌中淄博

魯派内畫作品多以

曆史典故、神話傳說、

傳統題材進行創作

并繪制百虎、百駿、百獸等題材作品

作品粗犷豪邁,風格潑辣

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32

東營·廣饒齊筆

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33

來源:廣饒發布

齊筆傳統制作工藝發源于廣饒縣南部

因該地區屬齊國樂安

故所産毛筆稱曰“齊筆”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34

來源: 大衆報業·魯中晨報

齊筆生産曆史悠久

有自己獨特的制作工藝

從選料到成品

經過浸,拔,梳,并,連,

剔,修,刻字等百餘道工序

經過齊筆藝人的精心制作

使齊筆豐盈尖銳,豐碩圓滿

修削整齊,軟硬适度

健勁有力,美觀耐用,剛柔相濟

形成獨有的實用性和藝術性

山東黃河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沿黃賞非遺山東這些寶藏非遺藏不住了)35

來源: 東營市文化館

-EN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