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滿足人們味蕾的食品可謂是琳琅滿目,日益增多。但同時,食品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食品安全事件也時有發生。作為普通大衆,怎樣吃的安全吃的放心,也成為了我們嘴巴上的頭等大事。小編今天就帶大家看一看食品配料表的玄機吧!
一、防腐劑
在食品配料表中我們經常會看到苯甲酸鈉、山梨酸鉀、脫氫乙酸(鈉)三種成分,其中苯甲酸鈉、山梨酸鉀兩種成分被廣泛應用,苯甲酸鈉過量食用會對肝髒産生危害,甚至緻癌;山梨酸鉀屬于低毒,比苯甲酸鈉相對安全,過量會導緻肝腎功能受損。脫氫乙酸(鈉)主要應用在面包、糕點、腌菜中,該成分低毒,長期過量攝入可能引起肝、腎和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傷,表現為肝腎功能性減弱,驚厥、顫抖等,還可能會引起體重的減少和慢性肺水腫。
二、甜味劑
常見配料表中的甜味劑有:糖精鈉、甜蜜素、安賽蜜、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它們被廣泛應用在餅千、飲料、罐頭、調味料、蜜餞、糖果等食品中。糖精鈉食用過量短時間内大量食用會造成急性大出血、多髒器損害等,引發惡性中毒;有緻癌性。甜蜜素對人體的肝髒和神經系統造成危害,特别是對代謝排毒的能力較弱的老人、孕婦、小孩危害更明顯。安賽蜜是相對安全的一種甜味劑。阿斯巴甜長期大量攝入會增加患腦癌、偏頭痛和其他疾病的風險。三氯蔗糖也是一種相對安全性極高的甜味劑。
三、酸味劑
常見的酸味劑是檸檬酸,常用于飲料,果醬,雪糕,罐頭等食品中,相對安全。
四、着色劑
常見于配料表中的着色劑有胭脂紅等各種帶顔色的添加劑和焦糖色。胭脂紅等各種帶顔色的添加劑常應用在果醬、糖果、飲料涼果等食品中,在各種帶顔色的添加劑中人工合成色素有一定的緻癌性。焦糖色常用于調味料、啤酒、黃酒、可樂、巧克力等食品中,是相對安全的食品添加劑。
五、鮮味劑
食品配料中的常見的鮮味劑有谷氨酸鈉(味精)、酵母提取物、5'-肌苷酸鈉、5'-鳥苷酸鈉、5'-呈味核苷酸二鈉等。以上幾種鮮味劑被廣泛應用在各種食品中,鮮味劑就是一種改善食品風味的化學成分,這種成分不能随便用量,必須要嚴格按照國家的标準去添加。過量使用增味劑會對身體有害,如大劑量食用增味劑可以導緻頭痛、惡心、嘔吐,甚至能夠損傷肝、腎。
六、增稠劑
常用于食品中的增稠劑是黃原膠等帶“膠”字的食用膠,廣泛應用于果凍,雪糕,糖果,糖漿,流體調味料,肉制品中,大量食用增稠劑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七、乳化劑
食品中常見的乳化劑是單、雙、三甘油脂肪酸酯,廣泛應用于牛奶、奶油、雪糕、面包、糖果、巧克力、糕點等食品中,過量食用會對人體的腸道菌群有影響,還可能會引起肝髒的問題。
八、抗氧化劑
常見于食品配料表中的抗氧化劑有: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特丁基對苯二酚(TBHQ)、維生素C等。其中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特丁基對苯二酚(TBHQ)在油脂和含油食品,餅幹中應用較多,它們的毒副作用較大,對人體肝、脾、肺等均有不利影響。而維生素C常用于飲料、罐頭食品中,是無毒安全的抗氧化劑。
九、護色劑
常見的護色劑是亞硝酸鈉,常用于肉制品中,屬高毒性添加劑,有緻癌風險。
十、漂白劑
常見的漂白劑是二氧化硫和亞硫酸鹽。常用于啤酒、澱粉和澱粉糖、蜜餞、幹蔬菜和蔬菜制品等食品中。過量攝入容易産生過敏,可能會引發呼吸困難、腹瀉、嘔吐等症狀,影響人體營養吸收,嚴重危害人體的消化系統健康。
今後我們在挑選食品時,要先看食品配料表,這也是我們健康飲食的第一道防線,但凡含有我們看不懂的食品成分或者含有多種添加劑的食品,我們一定要三思而後選!健康飲食,從我做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