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大體上對水仙的叢味進行了一個粗略的讨論。
關于水仙的味道,一直是争論的焦點。
我經常也在網絡上看到許多關于水仙的介紹和描述。
衆說紛纭,而且各有各的依據。
我先說說自己喝茶的感受吧,最開始接觸岩茶的時候,因為原料的問題,喝到的正岩茶很少很少,所以這個好茶的口感體系沒法建立起來。
經過不斷的找尋,終于找到了正岩的岩茶。
随着接觸的多了,于是自身對于正岩茶的感受,就逐步明顯了。
一款性價比很高的老叢水仙
水仙這個茶,在沒有接觸之前,總是聽到各種描述,什麼木質叢香等等。
在我第一次喝到之後,那一瞬間,确确實實能感受到“年份”這個詞,是如何在口感上體現的。
我第一次喝到的正岩水仙就是H老師做出的慧苑坑高叢水仙。
湯水十分的稠滑,幹茶經過熱氣激發的味道,讓人會有一種感覺——漫步在自然生态環境都非常好的茶園之中,周遭的茶樹經過風吹、雨淋、日曬,散發出的純天然的味道。
這種味道,是清新的,是讓人舒适的。
我當時的第一感覺:這就是人們口中所述的“叢香”。
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個争論在于:青苔味。
這個描述,多數武夷山當地的茶農會用它來形容品質好的水仙。
但是網絡上一些資深茶客對于這個詞語,不太接受,總認為這個詞偏于貶義。
關于這個詞,我也大概問了很多茶農,為何用這個詞來形容。
因為在一般人的印象之中,青苔所在之處,一般都比較陰濕;并且,大多數的北方人,印象中青苔一詞的含義确實是偏于貶義的。
水仙茶樹,身上布滿了青苔
經過了解,尤其是看到一些生長在較為陰涼環境中的水仙茶樹,它的身上都布滿了苔藓,或者稱作苔衣。
于是乎,最早當地用來形容水仙的味道,用青苔一詞,大概率是想表達茶樹的生長環境是非常好的,從而内質豐富,制出來的茶非常好喝。
這個理解是我和當地幾十個茶農交談中,我得出的結論。
我第一口的正岩水仙——慧苑高叢
還有一個形容茶湯的詞語,很多人在使用的時候,不準确。
很多茶友給我反饋水仙的感受,用“粘稠”來形容茶湯。
并且,在很多茶評視頻中,我都看到這個詞被大量使用。
從“粘稠”一詞的本意上來講,指的是液态物體,流動受到阻力;那麼,一款好的水仙,怎麼可能湯水是“粘稠”的呢?如果是粘稠的狀态,人們怎麼能喝得下去呢?
所以,我覺得從詞語使用更加貼切與規範化的角度,應該使用“稠滑”一詞,來形容水仙的茶湯帶給人的體感。
使用粘稠這個詞,容易給人造成誤解。
這兩天的一個短的系列,和大家一起讨論了關于武夷岩茶——水仙的一些特點,主要是圍繞着它的叢味。
随着對水仙的接觸逐漸增多,感受逐漸清晰,以後還會不定期和大家繼續聊一聊水仙這個茶帶給我們的感受和驚喜。
正岩水仙的三個品種
苗工,結構設計工程師,對好茶有執念,故通過此公衆号與各位茶友溝通交流。
茶友交流——lsxmyx2007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