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裡的故事很淺顯?公元前298年趙王封弟弟趙勝為平原君平原君養了很多幕僚,門下的食客有幾千人其中有個叫公孫龍的,巧舌如簧,很善于辯論,平原君尊他為座上賓,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資治通鑒裡的故事很淺顯?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公元前298年趙王封弟弟趙勝為平原君。平原君養了很多幕僚,門下的食客有幾千人。其中有個叫公孫龍的,巧舌如簧,很善于辯論,平原君尊他為座上賓。
孔穿從魯國來到趙國,跟公孫龍辯論"奴婢有三個耳朵"的觀點,孔穿被公孫龍辯解得無言以對。第二天孔穿去見平原君時說起來了辯論的事,他對平原君說,公孫龍的辯解很精巧,他幾乎能讓奴婢真的長出三個耳朵來。論證兩個耳朵很容易,而且也是屬事實,論證三個耳朵很困難,而且是虛假的,平原君你會怎麼選擇呢?平原君也啞口無言。第二天,平原君就跟對公孫龍說,你跟孔穿的辯論雖然言辭勝過孔穿,但畢竟他說的是事實啊,最後你肯定占不了上風的,事實勝于雄辯嘛。
後來有個叫鄒衍的路過趙國,平原君想讓他和公孫龍辯論"白馬非馬"的觀點。鄒衍說,不行,辯論是抒發自己的意旨,讓别人理解自己的觀點,而不是通過混淆概念,讓人困惑迷惘,這會妨害治學的根本道理。咄咄逼人,糾纏不休,總要别人認輸才肯住口的作法,有失君子風度,我鄒衍是絕不參加的。在座的人聽罷都齊聲叫好。從此,公孫龍便受到了冷落。
口才好是好事,是優勢,但用錯了方向,就會變好事為壞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