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藍色多瑙河,編輯:小市妹
螢石網絡過會科創闆,這家以智能視頻硬件為入口,雲服務收入表現亮眼的物聯網公司,會成為C端消費市場的海康威視嗎?
【瞄準C端】
彼得林奇在“十三條選股準則”中提到要關注從母公司分拆出來的子公司上市的機會。
理由是,分拆出去的子公司往往有着十分良好的資産負債表,且它的管理人員能夠自由地大展手腳,創造性的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而且分拆公司的股票經常被作為紅利或股息配送給母公司的股東,不受機構投資者的重視,因此成了散戶尋找大牛股的風水寶地。
“螢石”最早誕生于2013年,是海康威視旗下的一個安全智能生活平台,次年該平台發布了“螢石雲APP”,形成“智能硬件 物聯網服務”的業務雛形,并于2015年開始公司化運營。
在海康威視的财報中,螢石網絡通常與“海康機器人”等其他七個子業務一塊被視為創新業務。但不同的是,螢石網絡具有明顯的C端屬性。
海康威視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安防大廠,其客戶主要為政府機構以及大中型企業等。自2015年起,由政府投資拉動的安防訂單支出開始放緩,加上AI技術對傳統硬件安防市場的沖擊,海康威視的當務之急是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比如,瞄準C端智能家居消費市場。
海康威視對螢石網絡的初步規劃是“利用公司強大的視頻核心技術,從智能家居切入到消費級物聯網領域”。
而螢石網絡自公司化獨立後發展步伐十分穩健。其智能産品一路從“智能攝像機”拓展到“智能鎖”、“智能窗簾機”、“智能陪護機器人”等四大矩陣,“螢石雲”服務亦不斷向外開放,吸引了衆多企業客戶的參與。2019年,形成了“1 4 N”的業務布局。
其中,“1”代表雲平台服務,“4”代表以智能家居攝像機、智能入戶、智能控制、智能服務機器人四大自營産品,“N”代表智能新風、智能淨水、智能手環、兒童手表等其他智能家居産品。
▲來源:海康威視2020年年報
與之相伴的是公司業績水漲船高,螢石營收從2017年的10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42.4億元,4年翻了4倍;淨利潤從2017年的剛剛盈利到2021年的4.5億元,完成了創業早期的資本積累。
不過,螢石的故事遠沒有講完,憑借海康威視的強大技術賦能,以及本次上市獲得的資本支撐,公司有望向科創闆兌現一個物聯網平台級公司的願景。
【不止硬件】
因為繼承了海康威視的技術基因,螢石網絡被一些市場人士認為其僅僅是一家智能硬件公司。
對此我們有不同的看法。
螢石網絡收入雖然以智能硬件銷售為主,但“雲平台服務”的收入占比不容忽視。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螢石網絡的雲平台服務收入分别為2.6億元、4.2億元、5.4億元,分别占同期公司整體收入的11.1%、13.5%、12.8%。
“服務收入”為何如此重要?
小米就是一個樣闆,參考資本市場對小米的估值邏輯:“硬件”與“互聯網服務”分開單獨估值。其中以智能手機,物聯網硬件業務形成的利潤被賦予硬件公司的估值,而互聯網服務業務形成的利潤享受互聯網公司的估值。
這也是雷軍堅持小米是“蘋果 騰訊”的底氣所在。
某種意義上講,螢石網絡的雲服務業務與小米的互聯網業務有異曲同工的作用,即能提升公司估值。
事實上,從利潤貢獻的角度看,這一邏輯也站得住腳。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螢石網絡“雲服務業務”的毛利率分别為69.65%、79.03%、74.28%,相較之下硬件産品的毛利率分别為25.57%、27.99%、29.39%,前者是後者的兩倍多。
而結果是,螢石網絡雲服務業務在營收占比不到15%的情況下,貢獻了公司近三成的毛利潤。
這種硬件與服務“雙軌運行”的盈利結構,在估值上會将螢石網絡從單純做智能硬件的公司中區分開來。
而螢石的雲服務業務是否具備持續性,也是影響其估值的關鍵因素。
根據招股書,螢石網絡的雲服務收入主要來自兩部分:
其一,針對普通消費者用戶提供的多媒體服務、消息服務、AI服務等家居場景的付費增值服務;
其二,針對企業級客戶提供的設備接入和運維保障等基礎服務,以及全棧式開放雲平台服務;
第一部分收入與螢石網絡的智能硬件銷售數量相關,用戶隻有購買了相關智能硬件,才能根據需求進行二次增值服務消費。
第二部分收入與螢石雲平台上的入駐企業數量有關,目前,螢石雲服務已經為相關企業開放了IoT開放平台、軟件開放平台、算法開放平台等。
也就是說,螢石雲服務未來收入擴張的持續性取決于公司“智能硬件與物聯雲平台”協同打造的生态效應。
而這一生态效應已經初具規模。截至2021年末,螢石物聯雲平台用戶數量突破9500萬,月活用戶突破3500萬,“螢石雲視頻”是月活用戶數量位居行業前二的應用,同時雲服務開放平台境内外注冊行業客戶超過20萬。
這意味着,螢石的物聯雲服務收入增長剛剛進入快車道,離天花闆還非常遙遠。
【兩大引擎】
從當前的融資金額與發行股本可推算,螢石網絡發行市值将超過186億元,是2021年淨利潤的41.5倍,與同類公司相比這一估值并不低。
那麼,螢石網絡靠什麼來消化這一估值?
我們認為,不論是智能硬件業務,還是雲服務業務,螢石網絡均處在一個相對良性的發展階段。
首先,在智能硬件方面,螢石網絡所在的家居安防市場不僅規模非常大,而且還處于低滲透率階段。
根據數據公司Statista分析,2020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達到276億美元,其中家居安防市場規模超過66億美元,而到2028年至少超過百億美元。
而我國智能攝像機、智能門鎖、智能控制、服務機器人等領域相對于發達國家均處在低滲透階段。艾瑞咨詢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智能鎖滲透率僅為約5%,同期韓國滲透率達到80%;同期,我國智能攝像機滲透率僅在10%左右,而美國、英國、德國的滲透率都超過33%。
滲透率提升是驅動企業規模擴大的關鍵途徑,螢石網絡将在很長一段時間内受益于這一推力。
其次,物聯網雲平台方面,螢石雲視頻不僅以“智能視頻”為切口打造了一個差異化的物聯網平台,而且目前市場地位非常靠前。
國内排名靠前的物聯網平台有小米的“米家”及華為的“OceanConnect”等,但螢石網絡與上述同行不同的是“螢石雲視頻”是以視頻終端為入口構建起來的物聯網平台。
相對于米家以“智能音箱”語音内容為切口打造的物聯網生态,視頻在傳輸、儲存、AI計算等方面的有更高的要求,用戶其對雲服務的需求也要高于其他入口構建的物聯網平台。
這一特點使得螢石網絡的雲服務更具有需求剛性。
根據艾瑞咨詢的數據,截至2020年12月末,中國生活領域物聯網設備接入數量達到約11億台,螢石物聯雲平台接入設備數占國内同類物聯網雲平台比例約為9%,排名相對較低。
但公司視頻類設備接入數占國内同類物聯網雲平台比例超過30%,處于第一梯隊。
“領先的視覺物聯網平台”這一定位,為螢石網絡在未來物聯網平台的競争中建立了足夠高的差異化壁壘。
上述兩大優勢将是驅動螢石網絡邁向國内頭部物聯網平台公司的雙引擎。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内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台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采納本文而産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