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宗室包括曹氏和夏侯氏,比較傑出者被稱之為“八虎騎”指的是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純,曹洪,曹休,夏侯尚,曹真八大虎将,其中前五人和曹操同輩是曹魏宗室第一代,五人中又以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這四大名将最為出名。然而曹操給予四人的待遇和地位貌似有所不同,如果真要排個名的話應該是夏侯惇,曹仁,曹洪,最後才是夏侯淵。
這麼說其實是有根據的:公元207年,曹操已經擊敗袁氏勢力基本上平定和統一了北方,所以曹操對麾下衆将來了一次規模較大的封賞,宗室這邊夏侯惇為高安鄉侯(夏侯惇這個爵位很早就有了),食邑2500戶;曹洪為國明亭侯,食邑1100戶;曹仁封爵都亭侯(食邑多少不清楚,估計不如曹洪的1100戶,因為都亭侯比亭侯略低一級),不久升為安平亭侯,在曹操去世前曹仁食邑達到1500戶。
三人都封侯了,唯獨夏侯淵一人沒有封侯!一直到212年他才被封為博昌亭侯,食邑應該是500戶,216年曹操拜夏侯淵為征西将軍鎮守漢中,并增封食邑300戶,加之前所封共800戶。這樣一對比,216年的時候差不多十年過去了,夏侯淵的食邑還差夏侯惇曹仁和曹洪不少,那麼曹魏宗室四大名将,為何夏侯淵的地位和待遇最低?可能有三大原因,我們分析一下。
第一,可能和年齡有關,四人中夏侯惇是夏侯淵族兄肯定大過夏侯淵,曹仁223年死的時候56歲,夏侯淵219年漢中之戰被黃忠斬殺的時候多少歲不清楚,不過應該是略小于曹仁;曹洪多少歲也不清楚,但是從207年唯獨夏侯淵沒有封侯來看,年齡上的差距可能真的是一個原因:因為對于曹操來說,外姓大将主要看能力,但是自己兄弟的話(四人都是曹操族弟,其中夏侯惇和曹操同一個祖父關系最密切,其餘三人是同一個曾祖父關系稍微遠一點),總要先照顧年齡大一點的吧,不可能年齡小的反而跑到大的前面去。
第二,可能和能力有關,四人中綜合能力最強的應該是攻守俱備的曹仁,其次是眼睛受傷退居二線在曹操出征時總覽後方軍事的夏侯惇,至于曹洪和夏侯淵能力差不多,《三國志-夏侯淵傳》曾有記載:太祖常戒曰:“為将當有怯弱時,不可但恃勇也。将當以勇為本,行之以智計;但知任勇,一匹夫敵耳。”也就是說在曹操心目中夏侯淵隻是個逞匹夫之勇的猛将而已;不僅曹操是這樣認為,就連對手劉備的觀點也是差不多,在黃忠斬殺了夏侯淵之後,劉備還覺得很可惜,大概說了這麼一句話:殺夏侯淵不如殺張郃,明顯的是沒把夏侯淵放眼裡。
第三,既然夏侯淵年齡和曹洪誰大不好判定,能力兩人又差不多,那麼為何207年夏侯淵未封侯而曹洪封爵國明亭侯甚至比曹仁還高?撇開夏侯惇和曹仁不提,單單比較夏侯淵和曹洪你會發現有幾點夏侯淵明顯不如曹洪:首先,曹洪家裡很有錢,是曹操前期最大的金主之一,曹操前期在物力财力甚至人力上得到曹洪很多幫助,曹洪雖然為人吝啬,但是幫助曹操那真是沒話說可以說是傾全力而為;其次,雖說夏侯淵也曾替曹操頂罪入獄,但是比起曹洪兩次在危急關頭救了曹操的性命還是頗有不如(一次是曹操追擊董卓時在荥陽中了徐榮埋伏,一次是潼關之戰被馬超追殺)。
通過分析不難理解同為曹操族弟的曹魏宗室四大名将,為何偏偏是夏侯淵的地位和待遇最低的原因所在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