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師範類專業認證工作最新要求

師範類專業認證工作最新要求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25 23:47:02

專業要建立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以及基礎教育機構、教育行政部門等利益相關方參與的社會評價機制,對培養目标的達成度進行定期評價。這意味着來自畢業生的反饋成為師範類專業辦學質量的重要評判指标之一。

為規範引導師範類專業建設,建立健全教師教育質量保障體系,不斷提高教師培養質量,教育部于2017年10月印發了《普通高等學校師範類專業認證實施辦法(暫行)》,由此正式拉開了在全國範圍内實施師範類專業認證的序幕。

2018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門在聯合印發的《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年)》中又提出“教師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構建行動”,再次強調将“出台《普通高等學校師範類專業認證标準》,啟動開展師範類專業認證,将認證結果作為師範類專業準入、質量評價和教師資格認定的重要依據,并向社會公布”。

師範專業建設進入認證時代。

“産出導向”貫穿認證全過程

“學生中心、産出導向、持續改進”是師範類專業認證的三大基本理念,貫穿于認證全過程。其中“産出導向”,即強調以師範生的學習效果為導向,對照師範畢業生核心能力素質要求,評價師範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在認證标準中這體現在将更多地關注畢業生在接受專業教育後學到了什麼、能做什麼,是否能滿足基礎教育改革發展需求。以上也正是認證自評報告需要展示的重要内容。

表1數據顯示,在2017屆本科師範類院校從事“中小學教育”職業類畢業生中,98%的人認為在校期間素養獲得提升。具體來看,“人生的樂觀态度”(67%),“積極努力、追求上進”(66%)獲得提升比例相對較高,這是畢業生具有積極、正确價值觀的一種體現。但同時也需要注意到,畢業生在“遵紀守法”(46%)、“樂于助人”(44%),尤其是“人文美學”(38%)、“勤儉樸素”(36%)等方面的素養提升明顯不足。

以上數據也是一個提醒,師範類人才培養中有關人文底蘊、愛心助人等方面的教育需要進一步加強,這樣當他們走上教師崗位後能夠通過言傳身教,讓這些優秀的品質影響到更多學生。

基本工作能力角度

●學會教學

[教學能力] 在教育實踐中,能夠依據所教學科課程标準,針對小學生身心發展和認知特點,運用學科教學知識和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設計、實施和評價,獲得教學體驗,具備教學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教學能力和一定的教學研究能力。

●學會發展

[學會反思] 具有終身學習與專業發展意識。了解國内外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動态,能夠适應時代和教育發展需求,進行學習和職業生涯規劃。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創新意識,運用批判性思維方法,學會分析和解決教育教學問題。

[溝通合作] 理解學習共同體的作用,具有團隊協作精神,掌握溝通合作技能,具有小組互助和合作學習體驗。

數據顯示,2017屆本科師範類院校從事“中小學教育”職業類畢業生的基本工作能力滿足度為87%。

表2是畢業生認為重要度較高的5項基本工作能力及滿足度。具體來看,“指導他人”能力的滿足度為88%,體現出畢業生具備一定的教學基本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學生具有較好的終身學習意識和能力的“積極學習”“學習方法”的滿足度分别為87%、86%。

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有效的口頭溝通”(86%)能力的滿足度相對略低,說明為更好地滿足教師崗位需求,畢業生在溝通合作培養方面仍需繼續強化。

師範類專業認證工作最新要求(師範類專業如何通關認證)1

可量化的“産出”既是結果也是依據

其實,可以量化的“學習效果”既是人才培養質量的反映,也可以成為認證标準達成與否的依據。

例如“培養目标”中要求人才培養要面向國家、地區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和教師隊伍建設重大戰略需求,此時反映畢業生是否能學以緻用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以及其主要從事的職業與行業、主要就業城市都可以成為目标達成與否的數據支撐。

再如“學生發展”指标項中的“學業監測”,要求專業要建立形成性評價機制,監測師範生的學習進展情況,保證師範生在畢業時達到畢業要求。此時,學生在校期間德育、基本工作能力、職業素養、職業發展能力等方面的增值情況,也可以成為學生在校期間學習進展的體現。

簡而言之,當“産出導向”的理念貫穿于高校對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之中,評價的結果自然成為專業培養是否“達标”的有力支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