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過“小年三十” 小年過完過大年:
昆明人有兩個“三十晚上”,“大三十晚上”就是除夕,而這“小三十晚上”就是北方稱作的辭竈,又叫做“送竈君”、“南糖節”,一般人喊做“過小三十晚上”,時間是農曆臘月二十三的晚上。送的對象是竈君,像供在廚房竈頭,像上書“東廚司命定福府君”,每天飯前都要敬三柱香;
2、貼唐詩:
汪曾祺先生曾用清新的筆調描寫他在昆明過春節的親身經曆:昆明較小的店鋪的門面大都是這樣,下半截是磚牆,上半截是一排四至八扇木闆,早起開門卸下木闆,收市後上上。過年不卸闆,闆外貼萬年紅紙,上寫唐詩各一首,此風别處未見。初一上街閑逛,沿街讀唐詩,亦有趣;
3、買水仙花,一室清香:
鋪松毛是昆明特有的年俗,據說源于彜族兄弟對松樹的崇拜。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昆明物質相對匮乏的背景下,過年過節較難找到人多使用的桌椅闆凳,地上鋪滿青松毛,全家便可席地而坐,聚在一起吃年夜飯;
4、吃長菜:
長菜,是老昆明年飯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寓意長吃常有,長長久久。老昆明人愛吃的長菜是将大年三十吃不完的菜煮一大鍋,一直吃到正月十五,菜發酸了就加許多辣椒進去。長菜不能用刀切碎,要一根根完整的煮,如蒜苗、青菜等等,都要完整的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