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有拓-耿老師,關注成長教育以及播音與編導藝考的教育工作者!“老師,今天我明明發揮不錯,”播音腔“的發聲字正腔圓,樸實明朗。為什麼還是被面試老師刷了?”
是的,這位同學播音發聲不管從哪個角度都非常符合“播音腔”的标準。但為什麼還是被刷呢?
不管聲音如何,沉醉于聲音形式的呈現,造成播音創作能力不成熟,才是這位同學被刷的根本原因。
在過往的學生當中,普遍特别關注聲音的呈現,而沒有深刻認識播音是集文字學、語言學、發聲學以及形體學于一體的藝術創作形式。
考試當中,命題與考試恰恰則是從這些根本作為評判依據。
另一方面,“播音腔”作為播音主持表達的一種基本格式,我們更應從内容感情上的表達着手,正确熟悉運用内容表達技巧,而不是拼命的拿腔拿調,更要做到聲情并茂。
至于有這方面問題的同學,不妨參考以下内容:
正确認識“播音腔”如果說到相貌、形體以及氣質是對人第一印象評價的标準,那麼在看不到這些因素下,聲音的好與壞作為評價的第二标準,我是非常贊同。正如,我們收聽電台節目,一個節目的好壞印象判斷,我們無法從主持人外在了解得到,但主持人的聲音我們卻可以作為判斷“我們是否讓聲音作為引導我們收聽該節目的引線”的依據。
之所以我們會長期收聽,就因為聲音的好聽嗎?
當然不是,而是節目内容以及主持人聲“情”并茂的個人播音藝術風格的呈現。
“播音腔”也正是“好聽”的原因或出于個人對于聲音愛好,被好一些傳媒藝考生和播音愛好者盲目地生搬硬套,不管不顧地模仿或作為追求某種審美的标準。
這樣,不但缺少内容本身的思想與感情,更缺少的個人藝術風格的呈現。
因此,請謹記。
“播音腔”一詞更應作為警示之用,特别警示那種東施效颦(讀音:PIN)或者畫虎不成反類犬,容易出現以上問題的學生身上。
正确認識“朗誦”稿件朗誦作為播音傳媒藝考常用考題,更能表達為何單憑聲音是不可為之事。
要朗誦好一個作品,就需要對作品反複推敲,反複琢磨,做到感受角色、感受環境、将作品的思想、感情以及背景通過你深入的理解,配以抑揚頓挫的聲音傳達到聽衆心裡,讓文内情景再現于腦海之中。
讓文字平面在聽衆腦海中成為立體畫面,這才是朗誦藝術所追求的目标。
然而,播音主持就是朗誦的操手,單憑聲音的控制缺乏感情,最後,好可能造成表達意義扭曲,你與聽衆接受程度不對等,甚至影響内容傳達意義。
要牢記情動于衷而形于聲的準則,忌諱無動于衷地矯揉造作、裝腔作勢。
普通聽衆也能聽出其中含義,更何況專業的老師?
對于這個号,在我的想法裡,是打造一個關于播音與編導藝考(簡稱傳媒藝考)以及成長教育的交流平台,與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藝術的父母相識相知。為了能達到這個想法,每天我都會用心去呈現更多精彩的内容,也盡我所能,成就想法的每一小步。因此,關于本文,如果覺得對你有啟發或幫助,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或私信我,給我更多反饋。,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